前段時間,我們三易生活曾在相關內容中指出,在當今這個手機行業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頭部大廠明顯在技術投入上愈發積極的情況下,一些 " 曾經闊過 "、但如今已經沒落的品牌,似乎又開始做起了 " 山寨機 " 的生意。

樂視 Y1 Pro、金立 G13Pro、酷比 X60Pro、紐曼 P80Pro,在我們看到這些令人大跌眼鏡的機型時,除了感嘆世事無常以及相關企業如今的 " 墮落 " 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么他們都長得都這么像?

可能有的朋友會說," 這還不簡單,山寨機沒有自己的外觀設計,自然是什么火就抄什么。你看現在 iPhone 賣得多好,那還不都去抄一樣的外觀?"
其實,要說 " 山寨機沒有自己的外觀設計 " 這點沒有錯,但要真的以為山寨機相互之間的 " 撞臉 " 是來自于抄襲,就真的是把事情想簡單了。

什么叫抄襲?別人做好的答案,拿來照著抄寫一遍才能叫做 " 抄襲 "。換句話說,抄襲雖然可恥、但至少也得有一個 " 自己做 " 的動作在里面。比如車圈曾經很出名的某 " 皮尺部 ",人家至少是車型什么火,就照著什么外觀自己模仿一遍。俗歸俗,但真要深究起來,至少這個廠商也是自己量了尺寸、畫了圖紙的。
然而對于手機行業的這些 " 山寨機 " 來說,很多時候他們其實是連 " 抄襲 " 的工作都不需要去做的。打個比方,就好比考試作弊,別人可能靠的是偷窺、抄襲,但這些廠商干的事情,則是直接上交了事先準備好的試卷。只不過這許許多多份試卷,寫的都是一字不差的答案而已,所以才會給人以 " 抄襲 " 的錯覺。
而為這些山寨機廠商提供 " 已寫好的試卷 " 的,其實才是造成山寨機普遍 " 撞臉 " 的真正幕后推手,也就是那些 "Turnkey 方案商 "。

當年的老式山寨機廠商,甚至比現在的 " 同行 " 更有創意、有追求
何謂 "Turnkey"?這其實是源自房地產行業的一個術語。簡單來說,就是所謂 " 精裝修房、交鑰匙即入住 " 的意思。在手機行業,也有一些上游廠商,他們不僅可以提供設計好的現成芯片,還能連帶著把配套的電路板、外圍配件一并設計好,甚至還能聯合代工廠,直接打造出現成的產品來 " 交付 " 給終端手機廠商。
也就是說,手機廠商根本不需要參與到產品的任何研發過程中,只需要一手交錢、一手在已經定型的產品上打上自己的 LOGO,立刻就能以 " 新品 " 的名義拿到市場上去賣。這種 " 一手交錢、一手貼牌 " 的 Turnkey 商業模式,才是山寨機注定 " 撞臉 " 的真正原因。

當然,有些朋友可能已經注意到,在手機的這種 Turnkey 商業模式當中,被 " 打包 " 出售的并不僅僅只有產品的外觀設計,很多時候還會包括硬件方案,甚至是操作系統與軟件服務。而這實際上也就提供給了我們一個相對更 " 靠譜 ",識別某些品牌山寨機是否 " 同宗同源 " 的方法。
沒錯,光看外觀 " 長得像 " 是不夠的,但如果發現某品牌的手機不光外觀極為相似,而且 SoC 型號、攝像頭參數都完全一致(地差),甚至就連搭載的系統服務都一模一樣的話。那么不用懷疑,它們肯定全都是出自同一個 Turnkey 方案之手。同時這也意味著,相關芯片廠商、軟件廠商也很有可能卷入了這一并不算光彩的產業鏈中,成為了山寨機背后的實際 " 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