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
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平臺
已陸續上線 IP 屬地顯示功能
有傳言稱
這會泄露用戶隱私
留下安全隱患
是真的嗎?
IP 屬地不等于 IP 地址
不需要手機授權敏感權限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于 6 月 27 日發布《互聯網用戶賬號信息管理規定》,自 2022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
為減少冒充熱點事件當事人、惡意造謠、蹭流量等不良行為,微博已于今年 3 月份上線展示用戶 IP 屬地功能。
微博有關負責人認為,IP 屬地不等于 IP 地址,公開的 IP 屬地信息僅展示為省(自治區、直轄市)或國家(地區)。單從境內賬號展示的地域信息維度來看,某一省級地域內的用戶數量龐大,難以直接通過該信息識別到或關聯到特定的自然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左曉棟介紹,IP 屬地顯示的位置與使用手機時調用的位置信息其實并不是一回事。
前者是接入互聯網時被分配的 IP 地址,互聯網通信協議決定了信息接收方必須知道這個 IP 地址,這個過程并不需要用戶授權和打開手機敏感權限;后者則靠 GPS 定位或基站定位,屬于敏感權限,需要用戶明確授權。
用非法手段更改 IP 屬地
存在風險
隨著 IP 屬地顯示功能的推出,有人動起了歪腦筋,用非法手段變換真實 IP 歸屬地騙人。
奇安信行業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裴智勇表示,購買和使用改 IP 屬地的軟件或服務,很難得到法律的保護,消費者一旦與商家發生糾紛,往往很難維權。同時,非正規途徑獲取的軟件,安全性大多無法保障。
其實,很多所謂的改 IP 屬地軟件,就是一個木馬程序,目的是操控用戶的手機或竊取信息。此外,有些是詐騙套路,商家會誘騙用戶不斷充值,購買新套餐,一旦想退錢,還可能會陷入各種各樣的退款陷阱,被騙更多的錢。
對此
專家提醒
用戶應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文明使用互聯網
不要嘗試
通過非法手段改自己的 IP 屬地
避免成為犯罪分子的目標
來源:新華網、經濟日報
(編輯 陳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