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6 月
23 歲的傈僳族姑娘余燕恰
第二臨床醫學院順利畢業
她毅然選擇回到家鄉怒江州
成為怒江州人民醫院的
一名醫務人員

余燕恰的畢業照
余燕恰家住在云南省怒江州
福貢縣馬吉鄉布臘村
2007 年以前
村民過怒江只能依靠溜索
余燕恰要到江對面的學校上學
也不例外
一天,余燕恰身穿粉紅色上衣
背著書包獨自坐溜索上學
恰好被記者拍到
當時,余燕恰只有 8 歲
剛上小學一年級
她每天要坐溜索過江兩次
" 耳邊是呼嘯的風聲
身下是洶涌咆哮的江水
還有我劇烈的心跳聲 "

余燕恰幼時坐溜索過江被媒體拍到
看到年幼的余燕恰
每天獨自坐溜索過江
現場記者深受觸動
于是發起向社會募捐
2008 年 3 月
布臘小學前的江邊建起愛心橋
大家讓余燕恰第一個過橋
沒想到
人生第一次見到橋的余燕恰
走到橋中央之后
望著橋下洶涌的江水
反而害怕得停步不前
最后是被攙扶著走完全程
橋建好了
余燕恰的命運也隨之改變
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
她去了昆明、北京 ……
第一次看到了怒江之外的精彩世界
" 好像原本漆黑的道路上
多了一盞盞明燈
我學習更加努力了 "
2018 年,余燕恰考上昆明醫科大學
成為村里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孩子

余燕恰幼時在江邊的溜索樁旁
在余燕恰的升學過程中
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也在怒江兩岸如火如荼地展開
余燕恰的家從半山腰搬到江邊
還蓋起了新房
怒江峽谷用來過江的溜索
于 2016 年全部被橋梁取代
沿怒江而建的公路順利通車
曾經閉塞的怒江峽谷日新月異
" 在以前的日子里
我遇到了太多為我‘打燈’的人
我非常感激他們 "
國家和社會各界的關心幫助
余燕恰都銘記在心
從進入大學那一刻起她就立志
學有所成、回饋家鄉

余燕恰在家門口新建的大橋前
找工作時
她一直在等待家鄉的醫院招考
其他地方一概沒考慮過
學校老師被余燕恰這份執著感動
在促就業專項行動中
專門帶了她的簡歷
向用人單位重點推薦
最終,余燕恰
成功被怒江州人民醫院錄用
" 在未來的日子里
我一定不會辜負學校的培養
努力用自己所學的知識
為家鄉衛生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
9 月,余燕恰將走上工作崗位
對于未來,她充滿期待
來源:人民網云南頻道,記者:符皓
(編輯 蘇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