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月 10 日 ,《譚談交通》主持人譚喬發布微博稱:
驚聞《譚談交通》被全面下線并可能面臨數千萬的巨額賠償。
隨后 ," 譚談交通全面下架 "" 譚喬自曝或面臨牢獄之災 " 成為熱搜話題。
網友們對《譚談交通》的下架,表示無法理解。
畢竟這不僅僅是一檔普法欄目,作為主持人的譚喬,也早已不再是交警這樣的一個身份。
作者丨小熊貓
2020 年底,一段《譚談交通》中的 " 二仙橋大爺 " 被用作 B 站鬼畜區素材,十幾條二次創作的作品迅速成為 B 站上的熱門視頻。
短時間內,這條視頻在 B 站上的播放量已破千萬。
很快 " 二仙橋大爺 " 破圈,被年輕人熟知。

這段視頻是《譚談交通》的主持人譚喬上傳的,譚喬的 B 站賬號也很快漲了上百萬粉
視頻中,作為交警的譚喬,看到大爺騎著電瓶車拖著長鋼管行駛在快車道上,譚喬想引導他,告訴他電動車不能走機動車道。
于是問他:" 你該走哪條道?"
大爺說:" 去二仙橋,走成華大道。"
譚喬又多次引導,希望得到不走機動車道的回答。
但大爺回答始終如一:" 去二仙橋,走成華大道。"
這期視頻,點開總讓人忍不住想笑。
這種讓人想笑的段子,在《譚談交通》中很常見。
而這一切的效果,都是節目的主持人——譚喬的功勞。

成為交警,對于譚喬來說是一個偶然。
譚喬出生在成都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修汽車的,母親是商場里的售貨員,他們對譚喬的要求不高,養活自己,健康快樂就行。
成為一名交警之前,譚喬一直是一名臨時工。他曾經擺過地攤;在印刷廠碼過字釘;在通訊器材一條街,搗騰傳呼機、裝電話、收優惠券;也在工地刷過涂料。
父母就說,不能一輩子當臨時工。恰好 18 歲那年年底,遇到部隊招兵,就去當了兵。
剛進部隊,譚喬每天背幾匹七孔磚,二十多分鐘跑完五公里,累得半死。

為了能多休息,他主動申請去喂豬。不過由于不懂怎么養豬,就私下問農村來的兵,怎么弄豬草怎么喂。
結果,因為粗心,幾頭小豬順著下水道,全掉糞坑里淹死了。
在部隊里,譚喬認識了后來的演員王迅。
退伍后,譚喬進了工廠,搞通訊基建,長期在外出差。父母心疼,覺得工作也不穩定。于是寫信告訴他,成都這邊考警察,回來試一下吧。
那是 1995 年的夏天,譚喬拿著報名表去面試,考官問他為什么要來當警察,他給考官唱了一首《一分錢》,"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邊 ......"
這種幽默感和與人打交道的方式,似乎是譚喬與生俱來的。
他身上有小老百姓的市井氣息,是典型的成都市民性格,這或許也是后來《譚談交通》走紅的原因。
交警譚喬在基層歷練了十年,每天都是在馬路上,和駕駛員打交道。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2005 年,一通電話,改變了譚喬的人生。
當時,為了宣傳《道路交通安全法》,電視臺聯合交管局做一檔普法節目,找了交警隊很多試鏡,都不滿意。
眼看節目就要黃了,一個同事想到了譚喬,覺得他上鏡又幽默,就推薦說要不讓譚喬試試?

當時,譚喬臉比較瘦,穿上警服,戴上警帽,確實適合出鏡。但導演更看重譚喬的性格," 不是很端的警察,比較邪,還有點痞氣 ",這恰好是節目需要的。

就這樣,譚喬成為了《譚談交通》的主持人。
這檔節目內容不長,一般就 5 分鐘,套路也很簡單:1 分鐘尋找目標(交通違法者),3 分鐘拉家常,最后 1 分鐘普及交通法。
本來枯燥說教的節目,卻因為譚喬幽默有趣、接地氣而變得不可代替。

譚喬同時做交警和主持人,每次攔下交通違章人員,用他獨特的帶有成都方言的普通話耐心講解。

看《譚談交通》,能從中咂摸出人情味、煙火氣。
在這個節目里,沒有提前準備好的劇本,譚喬也不知道面對的是什么樣的人和故事。
有人在行駛的轎車后備箱里打麻將。

有人被譚喬攔下后,扔下摩托車以及車后座的妻子就跑了。
一位大哥邊騎電動車邊看書,他苦心學習的文章標題叫《誘發一夜情的四大心理根源》,被譚喬攔下后,他大方地分享了自己的學習成果。

除了這些有些搞笑、離譜的事件之外,《譚談交通》里還有一些令人沉重、充滿溫情的故事。
有一位大爺因為嚴重超載,車上還拉著一人一狗被抓到。

譚喬把他攔下來,拉到一旁,聊家常一樣問一下對方的情況。
這位大爺,父母雙亡,兄長早逝,妻子難產而亡,只剩車上的殘疾弟弟和一條老狗陪著。

盡管如此,這位大爺依然說要 " 往前看 ", 像極了余華筆下的 " 福貴 ",被網友稱為 " 現實版《活著》"。
還有一位非法營運的男子,被譚喬攔下后,說自己女兒生病了,譚喬見過許多謊言,以為他也在為了逃避懲罰撒謊,去醫院看了看,才知道這位男士的女兒真的得了尿毒癥,已經透析一年多了。
每次遇到這種情況,譚喬都會給幾百塊錢聊表心意,當著人的面,他總說這是之前某位好心人留下的善款,讓他捐給有需要的人,其實這個不存在的好心人,就是譚喬自己。

一檔法制節目卻讓人看著嘻嘻哈哈的,極具人情味,在市民中收獲了很好的口碑,所以一拍就是十幾年。
譚喬每天琢磨這事,在節目里改編歌曲,《吉祥三寶》《最炫民族風》《小蘋果》《愛情買賣》,什么火改編什么,人送外號 " 馬路百靈鳥 "," 道路上的金嗓子 "。

譚喬的節目做得很好看,不像個宣傳節目,倒像個綜藝節目。
自 2005 年開播后,就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甚至,有些網友覺得,在這里誕生了很多碾壓春晚小品的幽默作品。

2018 年,《譚談交通》突然停播。
這么好的節目,突然停播,背后真正的原因是譚喬自己出了問題。
《譚談交通》的熱播,讓譚喬火了,同時也讓他陷入了抑郁狀態。
譚喬因為節目走紅,收獲了一波粉絲,有段時間他的微博粉絲甚至超過了王迅。
他倆一起出門,被認出來的反而是他而不是王迅。

譚喬火了之后,面臨的第一個壓力就是身份認同。
他是一名警察,同時也在電視臺上班。警察隊伍里,把他看作是另類;電視臺那邊卻把他當警察,最后的結果是,他兩邊都兼顧卻兩邊都不討好。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幾年,他想請單位同事吃飯。自己準備了兩大桌好酒好菜,最后只來了 7 個人,并且是匆匆吃完就走了。
畢竟,錄節目這 13 年,他時間相對自由,和同事們并不熟悉。待遇卻跟同事們一樣,還享受了那么多人的喜愛,同事心里難免有意見。

而在電視臺那里,有幾次譚喬和別人搭檔演小品,臺里的人都有報酬,除了譚喬,別人叫他去交警隊領報酬。
更讓譚喬不舒服的是,臺里有主播生日,都會出一個畫冊展示出來,也唯獨沒有譚喬。
他心理不平衡了,覺得自己的身份沒有被認同。
曾經,中央電視臺向譚喬拋來橄欖枝:
條件相當誘惑:月薪 3 萬,外加分配房子。
而北京電視臺更是直接開出月薪 6 萬的高薪。
面對這樣的誘惑,譚喬動心了也猶豫過,最終依然留在自己的崗位上,盡管他也缺錢。
在曾經的一次采訪中,譚喬爆料了自己的工資收入:
"1476,這就是我 8 月份的收入。
再看看 7 月份,4900,然后還有一個加班的,好像有 300 塊錢。反正加到一起就這么多。"

盡管自己工資不高,但有時候執法遇到有困難的群眾,他總會忍不住掏出幾百塊給別人。
也正因如此,譚喬給觀眾樹立了 " 譚警官 " 這個英雄形象。
但他也是一個普通人,也有欲望、有脾氣和自己的弱點。
他在路邊停個車買個菜,別人拍下來說譚警官亂停車;他搭公交不敢坐下來,怕被人說譚警官不讓座;他所在的小區房價較高,別人就說譚警官住豪宅;他受邀參加朋友的活動,有人就說譚警官接商演去了 ……
久而久之,他抑郁了。

2015 年,事業上的瓶頸和婚姻的破裂,讓譚喬整個人的狀態都越來越差。
這個能說會道的男人變得異常沉默。
譚喬沒有告訴過任何人:自己曾經想過去死。
2018 年,他確診抑郁癥。
譚喬決定,不再做《譚談交通》。不再是紅人的譚喬,也體驗了一把人走茶涼。
雖然節目停播了,但《譚談交通》依然受歡迎。
譚喬把曾經的《譚談交通》視頻分享到 B 站等平臺,吸引了大量粉絲,很快他本人就成為了 " 網紅 "。
然而,人紅是非多。
7 月 10 日,譚喬發布微博稱,《譚談交通》欄目視頻被下線,并可能面臨千萬賠償,引發關注。
原因是,成都游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聲稱擁有《譚談交通》的版權。
而譚喬可能涉嫌侵權行為。

盡管這一案件目前還不明朗。
但眾多平臺都已經下架了《譚談交通》。許多網友也希望譚喬能夠挺過這一關。

《譚談交通》停播后,譚喬曾經對里面采訪過的人物進行了回訪。
在網友的幫助之下,譚喬找到了當年的 " 福貴大爺 "。
如今," 福貴大爺 " 再婚了,孩子都五歲了。
并且,這些年他靠做木工和撿垃圾存的錢蓋了新房。
小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譚喬覺得," 福貴大爺 " 代表著社會上的一群人,那是一群堅強的、有擔當的人。
每當自己情緒不好時,譚喬就想想 " 福貴大爺 ",去看透一些世態,去走出一段陰霾,并且在心底記住大爺那句樸素的道理:
生活嘛,往前看。

參考資料:
[ 1 ] 、嗶哩嗶哩:《搖擺的譚喬,戛然而止的 < 譚談交通 >》
[ 2 ] 、一日一度:《停播的 < 譚談交通 >,抑郁的譚喬》
[ 3 ] 、視覺志:《這個愛笑的成都男神,抑郁了 ……》
[ 4 ] 、人物:《防火,防盜,防譚喬》
[ 5 ] 、萬小刀:《真是好手段!》
[ 6 ] 、圖源:豆瓣、微博、網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