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現代快報社評以《阿芬的幸運,并非所有 " 陽過 " 者的幸運》為題,關注了女子阿芬在上海求職的坎坷經歷,也指向了 " 歷史有陽 " 受歧視的現實困境。
話音未落,媒體就有新報道反映了滯留上海虹橋火車站其他人的遭遇。令人不安的是,其間歧視的影子也時有浮現。例如,同樣困在虹橋車站的肖宏偉稱碰到過歧視新冠康復者的企業," 去找過以前工作過的保安公司,保安隊長知道我進過方艙,就委婉地說他們不缺人。"
另有媒體報道說,進過方艙的陳健如今早已治愈出院,但是無論在求職群里,還是面試現場,找工作時不少企業都要求查驗近兩個月的核酸檢測記錄,并對 " 陽過 " 人員拒絕招錄。
當然,變化也是有的—— 7 月 12 日晚,陳健在接受天目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這兩天去找工作時也感覺到了變化,沒有用人單位問他是否 " 陽過 " 和進過方艙。
這個變化當然顯示出一種正常的氛圍。然而,公眾想看到的不是偶然性的變化,而是必然性的局面。
在法律法規的支持下," 歷史有陽 " 者擁有普遍的、正式的、不容質疑的就業權利。讓他們免于被歧視,不應該是 " 隨機抽獎 "" 恩賜 " 的結果。由此展開的思索是,如何遏制歧視 " 歷史有陽 " 者的任性,有力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對此,昨天的現代快報社評直言:政府部門應有對歧視性做法進行懲處的辦法和決心。
事實上,如果沒有強有力的糾錯機制,沒有讓歧視者膽寒的 " 違法成本核算 ",某些習慣于戴著有色眼鏡的個體和單位,就不可能自覺讓歧視手段 " 下線 " ——事實一再證實某些習慣性做法的荒誕與執拗。
令人振奮的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 13 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力穩崗拓崗的政策舉措,確保就業大局穩定。會議指出,保障勞動者平等就業權利。嚴禁在就業上歧視曾經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的康復者,對此類歧視現象發現一起嚴肅處理一起。
" 發現一起嚴肅處理一起 ",是對 " 任性歧視 " 的斷然喝止,是對群眾不平則鳴的強力撐腰,是對治理亂象決心的堅定強調。有了這一原則性要求的保駕護航,群眾找工作就會順暢得多,面對 " 潛規則 " 就更有底氣了。
當前,就業是頭等民生大事、穩經濟大盤重要支撐。
當此之時,促進就業還來不及,怎么能自我設置障礙,拖 " 就業長城 " 的后腿呢?各行各業著眼就業大局,圍繞民生需求,真誠、扎實地消解就業難點和痛點,為就業者提供更良善、更包容的就業環境,才是題中應有之義。
現代快報評論員 戴之深
(編輯 蘇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