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黄色小视频,国产人妖乱国产精品人妖,国产性天天综合网,台湾佬中文娱乐久久久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前沿科技 3年前 (2022) 虛像
10 0 0

今年是 Sony Xperia 1 系列的第 4 個年頭,從初代以「地表首款 4K OLED 手機」身份的降臨,至今嚴格遵循著 1 系的設計基準,3 年多的迭代,這一代 Xperia 1 IV 更接近我心里的終極體。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初代 Xperia 1 帶來地表首款 4K OLED 面板外,還回歸了熟悉的「索尼式」設計;經過二代直邊回歸、三代優化,如今第四代進一步簡化機身線條,撫平了邊緣的溫潤感。

如果你對 Sony Xperia 的產品線有所了解,會知道它在國內有兩個產品序列線,一條是較大尺寸的標準旗艦 Xperia 1 系列,另一條小尺寸旗艦 Xperia 5 系列 —— 本人其實是 Xperia 5 系列的用戶,手上的 Xperia 5 II 機身就是溫潤的設計, 6.1 英寸配 21:9 的屏幕,尺寸不大不小,對我來說非常舒服。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而 Xperia 1 IV 這次用兩片純平的康寧大猩猩 Victus 玻璃,讓 Xperia 1 系列重回如 Xperia Z 時代的凌厲感 —— 如果你只是把它看作是 iPhone 12/13 化,那么不妨看看金屬中框兩邊緣與正反玻璃銜接凹式切割的處理,與較窄長的機身配合,倒是讓整個機身的視覺顯得輕盈了不少 —— 手感上彌補了雙面純平玻璃面板加平直中框帶來的手感的犧牲,實際手感雖不如 Xperia 5 系,但要比 iPhone 12/13 要好不少,視覺上也更具層次。

這一代 Xperia 1 的色系并不復雜,夜煙黑、冰霧白和暮霞紫,三色的基底都比較低調,并沒有刻意玩弄色彩,煙、霧、暮道出了它背部的 AG 磨砂質感,白色冷中帶銀、紫色暗中藏騷,手中的黑色則墨中映點綠,與黑色噴砂的金屬中框搭配,一體性頗強。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如果指尖與軀殼的初次觸碰是觸動后的初次愉悅,那么雙眸與屏幕的對望交互才是靈魂交流的開始。

高亮即正途

這絕對是如今市面上一塊最能兼顧顯示畫面精度、色彩精準度、亮度平衡的 OLED 手機屏幕 —— 這里的定語并不是它頭銜能成立的「限制前提」,而是它每一項的技能疊加,畢竟這是一塊如今市面上絕無僅有的 4K OLED 手機屏。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Xperia 1 系列作為如今市面上唯一搭載 21:9 4K 分辨率顯示面板的手機,它的每一代都在進步,而我恰好很榮幸地見證了它的進步。

初代 Xperia 1 首次將 4K 分辨率帶來了手機 OLED 面板,索尼雖為它冠以 HDR 的名號,但糟糕的亮度,讓它在晴天戶外使用也較為吃力;到了 Xperia 1 II 才將亮度提了上去,基本滿足 HDR 顯示的亮度需求,但高刷新率顯示缺位;Xperia 1 III,索尼終于補上了高刷新率顯示,但亮度卻被時代甩開;而這一代 Xperia 1 IV,索尼直接把這塊 4K HDR OLED 屏幕的亮度給滿上了。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借 @WHYLAB 實驗室的數據,Xperia 1 IV 的手動最高亮度來到 664.59nits,要高于 400+ ~ 500+ nits 的絕大多數旗艦,而全局激發亮度能來到 973.76nits,這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三星外賣的普通 2k E5 基材 OLED 最高亮度,接近如今在售 OLED 面板的天花板。

一句話總結:市售的絕大多數旗艦手機屏幕顯示亮度可不一定有它高;亮度比它高的,分辨率、像素密度可比不過它 —— 這一代 Xperia 1 IV 的屏幕終于做到一塊 4K HDR 120fps OLED 面板本該有的水平。

索尼眼中不同的「影像」

影像一向是索尼的基因,雖說索尼在系統軟件上總差那么點意思,但它在影像軟件方面可一點都不會怠慢,正如每一代 Xperia 1 在影像軟件方面都會有新搞作:

初代 Xperia 1,索尼首推了 Cinema Pro 電影大師 app,提供接近電影錄像機的拍攝體驗;

二代 Xperia 1 II,一同帶來了接近索尼相機操作邏輯和體驗的 Camera Pro 攝影大師,同時保留了普通相機 app;

三代 Xperia 1 III,索尼改進了 Camera Pro 的邏輯,且將普通相機并入了 Camera Pro,解決了前代雙相機 app 的割裂體驗。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這一代 Xperia 1 IV,電影大師和攝影大師依然存在,索尼還為其開發了 Video Pro 視頻大師 app,體驗接近索尼「Vlog 向」相機的視頻拍攝能力,甚至還支持藍牙遙控器、監控屏輸出、直播推流等 Sony ZV 系相機的視頻功能。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硬件呢?

Xperia 1 IV 繼續其后置 1200 萬像素的三攝系統,外加一個 3D iToF 傳感器 —— 主攝端繼續是等效 24mm 的廣角鏡頭,用的是一枚 1/1.7 英寸 IMX557 傳感器;超廣角端等效 16mm,配合一枚 1/2.5 英寸的 IMX563;而它的潛望式長焦端就厲害了,從上一代的「70mm + 105mm 雙焦距」長焦升級為「85mm~125mm 無極可變焦段」,這也是目前手機上唯一一顆光學變焦的長焦鏡頭,不過這需要更復雜的光學鏡片結構做支撐,而且傳感器也由上一代 1/2.9 英寸的 IMX663 改用了尺寸更小的 1/3.5 英寸 IMX650。

別看 85mm~125mm 的范圍很大,以 22mm 廣角主攝像為基準 1 的話,這顆長焦攝像頭的放大倍率為 3.5 倍 ~ 5.2 倍;但其實若要以 85mm 端為基準,125mm 的放大倍率其實不到兩倍,只有大概 1.5 的放大倍率,就像這樣: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同一場景下 85mm 與 125mm 的取景范圍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同一場景下 85mm 與 125mm 的取景范圍

再回到廣角主攝吧,它讓我最滿意的是色彩表現。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在大部分場景里,Xperia 1 IV 都基本是忠于肉眼所見的色彩,不過于濃艷,也并不寡淡,有一個比較玄乎的描述:「有恰到好處的氛圍感」,不像一些手機品牌追求絕對的第一眼觀感,也不像索尼自家以往一些相機容易出現偏色的問題。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曝光的處理也并不極端,一般不會將暗處的細節處理得很明顯 —— 這些基本體現了它較為寫實的風格取向。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還有一點,Xperia 1 IV 在一些較大光比的環境下容易觸發 HDR,一些場景下最終得到的 HDR 痕跡會有點明顯。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Xperia 1 IV 的廣角端的夜間效果處理得也并不極端,并不是一些國產廠商那種「夜視儀」,而是盡可能還原較明亮的場景中的細節,并不刻意提升暗處亮度 —— 還是那句話「忠于肉眼所見」—— 這并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是風格詮釋和技術取向上不同罷了。另外,Xperia 1 IV 上三枚依舊有蔡司 T* 鍍膜加持,偽影的控制做得很不錯。

它的超廣角端嘛,風格和表現與主攝廣角端比較接近: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而它的長焦表現,色彩分辨與廣角、超廣角保持一致,這值得一個好評,但受限于它的傳感器尺寸,畫質表現不及廣角端、超廣角端: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總的來說,這枚可光學變焦的長焦鏡頭挺吃光線的,白天場景下更容易發揮它的優勢,而到一些細節復雜環境,它的解析力就有點難招架 —— 不過照片在手機上查看、不放大基本沒啥問題,用來發發微博、朋友圈基本足矣。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此一窺索尼對智能手機理解

在驍龍 8 Gen 1 面前,Xperia 1 IV 其實有點把持不住的,時不時會感到燙手,在 120Hz 模式下,屏幕會出現暫時的掉幀;不過索尼最近更新了固件,優化了性能調配的邏輯和強度,一定程度上優化了相關的體驗,基本告別了那種糟糕的掉幀。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驍龍 8 Gen 1 的加持下,Xperia 1 IV 的性能是不用擔心的,只是如一些騰訊系的游戲(如王者榮耀、和平精英)暫時還沒給 Xperia 1 IV 開放 90fps 甚至更高的幀率模式,希望騰訊未來能趕緊放開高幀游戲的限制吧。

Xperia 1 IV 出廠搭載的是 Android 12 的系統版本,這一次索尼繼續與 Flyme 合作,由 Flyme 提供應用商店、天氣、資訊等,在國內代替 Google,提供本地服務;這一次與 Flyme 的合作延伸到了負一屏,但整個系統的內核還是 Sony Xperia 的那一套 —— 好處當然是降低了國內用戶的使用門檻,當然某些服務的引進,同時也引入了少部分不太被用戶喜好的內容,不過 Sony 也給用戶足夠高的決定權,除了可卸載、停用部分本地服務外,國行版本系統里的 Google 內核依舊存在,給到了更高階用戶的權利。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看到了索尼盡可能用有限的資源來補足本地化不足的短板,但講真,作為一個有接觸過不少國產手機機會的、還算資深的 Xperia 用戶,不太在乎所謂本地化的服務功能,Xperia 反倒是干凈得我心,你可以說它是毛胚,但我更喜歡給予它一手打造出來的、不用跟貼片廣告打游擊戰的、不累贅的簡單空間。

索尼有自己的一套環保理念,并賦之實踐,而這一代 Xperia 1 IV,索尼式環保竟然也跟上了蘋果用在 iPhone 的那一套,大大簡化包裝盒的內容,直接去掉了充電器以及數據線,到手盒內只有 Xperia 1 IV 本體以及幾張紙質說明書與保修紙,體積甚至比以往減少到了 30%~40%。

經過幾代的發展,我們基本能看到索尼對于 Xperia 1 系列,甚至是 Xperia 手機的態度,索尼對智能手機的理解愈發清晰:索尼不想再創造一款雷同的旗艦手機,而是一步一步地在智能手機身上整合起自家的優勢,縱觀整個 Xperia 1 系列的產品史,每一代索尼都將自家其它部門產品的優勢整合其中,于是我們能在每一代 Xperia 1 中看到新的、不同的賣點。

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Xperia 1 IV 跟以往每一代 Xperia 1 一樣存在有不足,但它基本做到了索尼定義里的 Xperia 旗艦手機該有的樣子,而這也讓我們對下一代 Xperia 1 心存期待,不是么?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d535dd8e9f095c6805acc0

版權聲明:虛像 發表于 2022年7月18日 pm9:37。
轉載請注明:在 Xperia 1 IV 里,他看到了索尼對手機的理解 | 快導航網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余县| 平凉市| 城口县| 龙江县| 南京市| 桐乡市| 扎兰屯市| 枣阳市| 胶南市| 武穴市| 凯里市| 义马市| 三江| 得荣县| 远安县| 通化县| 江达县| 乌兰察布市| 重庆市| 东海县| 堆龙德庆县| 犍为县| 无为县| 札达县| 乌鲁木齐县| 万年县| 岚皋县| 昔阳县| 扬州市| 铁力市| 乳山市| 宝兴县| 乐至县| 通山县| 瓦房店市| 泉州市| 交口县| 宁蒗| 琼结县| 舟山市| 杭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