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可謂是歷經坎坷的第 40 屆金像獎,終于在昨日成功舉行。
當晚,專業陪跑 22 年的無冕之王吳鎮宇還被親兒子調侃:" 獲得最佳陪跑和最佳冷門獎 ",逗笑不少網友。

同時,謝賢憑借《殺出個黃昏》斬獲人生中第一座金像影帝,與 30 屆金像獎男主角謝霆鋒,父子雙雙把獎拿。
第 40 屆金像獎,頗有 " 懷舊 " 和 " 紀念 " 之感,填補了不少遺憾。
看著曾經 " 制霸 " 演藝圈的他們逐漸垂暮,新生代演員接過火炬,正應了那歌詞," 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 "。
此次,著名香港電影人 " 喜劇天王 " 許冠文獲得終身成就獎,同時,這也是他首屆金像獎的影帝,終得圓夢。
而《怒火》拿下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在內的 5 項大獎,多少有些緬懷的成分。
陳木勝導演去世前,曾 5 次提名金像,但均未能獲獎,終于在此次由劉德華上臺代領。
從獲獎名單來看,大都是觀眾們夠耳熟能詳的名字,反而顯得最佳女主角獎劉雅瑟的名字有些冷門,但對于她的拿獎卻又是意料之中。

這也是內地女演員連續三屆蟬聯最佳女演員,之前兩屆的獲獎者分別是《三夫》的曾美慧孜和《少年的你》的周冬雨。
對于劉雅瑟的獲獎,網友紛紛送來 " 恭喜 ":
" 從小角色拍下來,如今捧得影后獎杯,總算熬出頭了 "
" 當年都準備退圈了,真的很不容易呀 "
" 全網和陳道明一起恭喜劉雅瑟 "
劉雅瑟拿獎第一招,對自己夠狠
首先,我們聊一下作品《智齒》中劉雅瑟的表現。
電影《智齒》的畫面風格和十幾年前的《狗咬狗》有點異曲同工,都呈現了極致的暴力美學。
但《智齒》后期采用黑白濾鏡后,使得即使是污穢至極的大垃圾場也顯得肅殺,黑白的效果就顯得有點 " 多余 ",大大降低了視覺沖擊力。
之后電影被普遍評價為 " 過譽了 ",終究成不了 " 狗咬狗 2"。
盡管看完電影的觀眾卻發現是噱頭大于內容,劇情存在無法自圓其說的 bug,但劉雅瑟也憑借此次演技而被觀眾頗為認可。
劉雅瑟飾演的女主角 " 王桃 " 在飽受摧殘和虐待的黑暗中,依舊卑微卻頑強地活著。

用絕望的吶喊試圖找尋生命中的正義與微光,瘦小孱弱的身體里藏著對生的渴望與不甘。
絲毫沒有偶像包袱,不顧形象地投入,呈現了當下頗為流行的 " 毀容式出演 "。
角色王桃,出身卑微,過往不堪,在一次交通肇事后,她始終無法從負罪的陰影中擺脫。
愧疚感一度讓她在面對阿展的拳腳相加也在所不惜,一心只想贖罪,
可幾次出賣黑道換來的遍體鱗傷,甚至一路追殺,才讓她最終流露出人性最脆弱的一面。
" 在腐臭骯臟的環境下茍延殘喘 ",被劉雅瑟詮釋得及其恰當。

因此也有人認為,《智齒》的看點,相當一部分聚焦于王桃這個垃圾堆中出沒的可憐女人。
據悉,在開拍前,為了演出王桃 " 螻蟻 " 般的狀態,劉雅瑟去深水埗、天橋下,與流浪者朝夕相處,只為了更好的詮釋角色。
劉雅瑟曾感慨:
" 當初在拍攝《智齒》的時候我就想說,如果我作為演員,這一輩子最后一部作品是《智齒》,我都覺得我的人生沒有遺憾。"
但電影和劉雅瑟是彼此成就的。
在影片的花絮中,劉雅瑟臉頰沾著血跡拼命地朝前跑,甚至幾次不留神摔翻在地,但隨即又驚惶爬起繼續狂奔。

克制與癲狂一線之隔。
這場戲,沒有臺詞,劉雅瑟拍了三天,也跑了三天,直到跑到大腿抽筋,收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跌打損傷科。
而這只是影片中最簡單、最普通的段落。
對電影的態度足夠敬畏,對演繹內容的要求足夠嚴苛,也使得劉雅瑟能夠在拿獎后獲得一聲聲名至實歸的認可。
未紅就過氣的演藝生涯
當年,劉雅瑟參加了一檔火遍湖南的選秀節目《明星學院》,拿下全國季軍和人氣王獎項,成為比李宇春還要早的 " 內娛中性愛豆第一人 "
于是,這次的經歷開啟了劉雅瑟逐夢演藝圈的夢想。
2006 年,十八歲的劉雅瑟下定決心,只身闖蕩北京,當時報名了一個演技培訓班。
入讀沒多久,劉雅瑟被導演呂樂選中,去拍了電影《十三棵泡桐》。
當時的她懵懵懂懂,甚至有一種被猝不及防拽進娛樂圈的感受。
不知道在演什么,也不知道表演是什么,導演說什么就照做,劉雅瑟稀里糊涂拍完了這部電影。
雖然這部電影最終沒能上映,卻在當年東京國際電影節獲得主競賽單元評委會特別獎,這也將初出茅廬的劉雅瑟第一次推上了紅毯。
2019 年,劉雅瑟參加了《演員請就位》。一番表演之后,陳凱歌對她說:" 你就是一個戲癡。" 這無疑是對一個演員的贊譽。
彼時的劉雅瑟是幸運的,但也是不幸的。
因為好運并沒有持續,她自己后來也總是調侃:" 還沒紅就過氣了 "。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劉雅瑟沒有作品,游離于主流視線之外,演員生涯岌岌可危。
那一段日子,劉雅瑟經歷了此生中最難熬的階段,既無戲可演也無本可選。
《演員請就位》時,劉雅瑟曾在節目中淚如雨下。
她說到自己做演員十幾年,沒有掙到錢、浪費了許多時間,更沒有陪伴自己的父母," 這一點還是很難過的 "。
她甚至想過,再不行就回湖南開個淘寶店算了。
之后,她出演了各種不同的配角。
甚至在《智齒》之前,許多人對她印象最深的角色還停留在《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那個倔強又獨特的假小子 " 朱小北 "。

那段時間,她感覺自己陷入了深深的焦慮,就像是一個待價而沽的商品,只能 " 一邊努力,一邊試試運氣,一邊接受命運 "。
直到她遇見電影《麥路人》,遇到《智齒》。

第一次,她憑借《麥路人》獲得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而僅僅兩年之后,劉雅瑟就收獲了第二次來自金像獎的肯定,第 40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上成功拿下最佳女主角。
不炒作緋聞,不販賣人設,一心扎在表演中。
像王桃的底層韌勁一樣。
" 我自己也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強 ",劉雅瑟這樣說道。
劉雅瑟,要 " 優雅地嘚瑟 "
《智齒》中的王桃,是劉雅瑟等了十三年 " 好不容易 " 等來的一個女主角。

在她的合同里有條款寫著,如果她無法勝任角色,是有被換掉的可能的。
這可能是她唯一的機會,她很怕自己做不好。
" 我整個精神狀態都是非常繃緊的,我沒有一刻能夠放松下來。" 而這一切又都暗藏在其后表演中,甚至最終成為對王桃狀態的推波助瀾。
對于王桃的角色,劉雅瑟一直抱著感激的心態:
" 當時覺得我可能再也遇不到一個這樣的角色,我相信每一個演員都希望能夠遇到一個這樣的角色 "。
而導演也正是因為看中了劉雅瑟骨子里 " 想演 " 的渴望。
能演,能演好,劉雅瑟確實盡興。
在一場磅礴大雨中,雨點噼里啪啦砸在垃圾堆里,飾演王桃的劉雅瑟穿著一件破爛背心,歇斯底里扭打、哀嚎。
這一刻,你只看到一個演員的敬業,而不是一個明星的漂浮的表演,曾經的失意幻化做生命的厚度,才有了角色里的厚積薄發。
王桃最終成為電影中濃墨重彩的一筆,而角色也賦予了劉雅瑟身為演員的重生機會。
曾經那個短發假小子,也開始身著西服,散發著別樣的魅力。

其實劉雅瑟原名劉欣,之后更名劉雅瑟,在社交媒體上解讀自己名字的意圖為:" 希望可以優雅地嘚瑟 "。
另一個原因,也是叛逆地想要徹底撕掉舊有的選秀藝人的標簽。
她來到北京,想真實地在這廣袤之地站穩,想做個演員,想有戲可拍,想理直氣壯地位列百科網頁。
但現實遠要殘酷得多,在采訪中,劉雅瑟表示早就接受了自己的渺小和平凡,那些 " 透明 " 的日子教會了她沉淀的可貴。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d575a08e9f097abc524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