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爭、饑荒、地震和意外事故,諸如此類的悲劇會在我們的大腦中形成可怕的記憶。即使在事發良久后,這些記憶仍會繼續困擾著我們。
幸運的是,不久前東京理科大學(TUS)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與恐懼消除(fear extinction,對恐懼記憶選擇性的抑制)相關的潛在生化機制。
研究人員早前利用化學合成物 "KNT-127" 在老鼠身上證實了恐懼消除現象的存在,而如今他們發現了這種化合物的作用機制。

論文題目:
Selective δ-Opioid Receptor Agonist, KNT-127, Facilitates Contextual Fear Extinction via Infralimbic Cortex and Amygdala in Mice
DOI:
https://doi.org/10.3389/fnbeh.2022.808232
他們的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行為神經科學前沿》雜志上,該研究的第一作者、東京理科大學教授齋藤顯宜(Akiyoshi saitom)認為:" 用于治療焦慮和創傷后應激障礙等恐懼相關疾病的藥物,必須要有消除恐懼的效用。我們之前報道過,KNT-127是一種 δ- 阿片受體(δ-opioid receptor,DOP)的選擇性激活劑,有助于消除小鼠的情境性恐懼記憶。
然而,它在大腦中的作用靶點和潛在的分子機制依舊難以理解。因此,在 KNT-127 發揮恐懼消除的作用時,我們對可能參與信號傳遞的腦區和細胞信號通路展開了相關研究。"
" 我們研究了 KNT-127 介導的抑制恐懼記憶的分子機制。在將 KNT-127 施加于大腦的特定部位后,我們借助激活的 δ 受體找出了促使恐懼消除的腦區。"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東京理工大學的助理教授山田大輔(Daisuke Yamada)博士闡述道。

- Anastasia Orshanskaya -
研究團隊以小鼠為模型,對實驗小鼠開展了條件性恐懼(fear conditioning)的測試。在此期間,小鼠習得了將特定的中性條件刺激與厭惡性無條件刺激(例如,對腳的輕度電擊)相關聯,從而表現出恐懼的條件反射(例如,僵直狀態)。
在小鼠經歷最初的條件性恐懼訓練之后,研究者給小鼠的各個腦區注射了微量的 "KNT-127",30 分鐘后,作為記憶消退訓練的一部分,小鼠會被重新暴露在調節室內 6 分鐘。
研究人員對杏仁基底外側核(BLA)、海馬體(HPC)以及內側前額葉皮質的前區(PL)或下邊緣區(IL)施加了藥物處理。第二天,將處理過的小鼠在腔室中重新暴露 6 分鐘,進行記憶測試。
當再次暴露時,對于那些僅 BLA 和 IL 注入、而 HPC 和 PL 未注入 "KNT-127" 的小鼠,其僵直反應顯著降低。而在未接受 KNT-127 治療的小鼠中,則沒有觀察到這種效果,從而證實了這一新型化合物的恐懼抑制潛力。
此外,施加已知的能夠抑制細胞內關鍵信號通路(PI3K/Akt 和 MEK/ERK 通路)的化學藥物,則逆轉了這種療效,從而表明在由 KNT-127 介導的恐懼消除中,這兩條信號通路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目前在東京理科大學從事研究的川南綾子(Ayako Kawaminami)說道:" 我們用于預處理的 DOP 選擇性拮抗劑與 KNT-127 對 BLA 和 IL 的作用相互拮抗。此外,將 MEK/ERK 抑制劑和 PI3K/Akt 抑制劑分別局部注入 BLA 和 IL,KNT-127 的治療作用則消除了。"
" 我們已經設法證明,DOPs 通過 BLA 和 IL 中不同的信號通路在恐懼消除中發揮作用。這些強有力的證據表明,KNT-127 的作用是由 BLA 中的 MEK/ERK 信號通路、IL 中的 PI3K/Akt 信號通路以及兩個腦區中的 DOP 受體共同介導的。我們已成功證明,DOP 受體在 BLA 和 IL 內以不同的信號通路發揮了恐懼消除的作用。"
人們認為,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和恐懼癥是由恐懼記憶不恰當或不充分的控制導致的。目前,用于治療的處方藥是 5- 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和苯二氮卓類藥物(benzodiazepines)。
然而,許多患者并未從中獲得顯著的治療效果。因此,我們急需開發與現有藥物作用機制不同的新型治療藥劑。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筑波大學教授長瀨博(Hiroshi Nagase)博士總結道:" 我們成功對由驚厥誘發的和由強直性昏厥所誘發的反應進行了區分,而研制出了 KNT-127,迄今為止這是極難做到的。而我們發現的以 DOP 為靶點的新型作用機制,也將為循證醫學 * 的發展提供有用且重要的信息。"
隨著焦慮和壓力在全球范圍的增加,采取正確的治療方法對抗恐懼是當務之急,而該研究的結果或許可以幫助我們實現這一目標。讓我們為此祈禱吧。
* 譯者注
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意為 " 遵循證據的醫學 ",是一種醫學診療方法,強調應用完善設計與執行的研究(證據)將決策最佳化。相比于傳統醫學,循證醫學的實踐既重視個人臨床經驗,又強調采用現有的、最好的研究依據。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d916c78e9f0915a17982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