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 7 月 22 日上午,第三屆江蘇(南京)版權貿易博覽會開幕。今年的版博會以 " 激活版權資源,激發創新活力 " 為主題,現代快報記者在展覽現場也發現,眾多企業紛紛以版權為盾,守護自己的核心產品,很多傳統工藝傳統行業也因此煥發新的生機。

△青瓷制作
自古以來,瓷器承載著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在特色地域展區的無錫館,一組陳列的 " 釉中彩 " 青瓷吸引了許多觀眾駐足。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因為燒制溫度在 1300 攝氏度以上,而傳統鉛釉彩料無法承受 1000 攝氏度以上的高溫,所以一直以來青瓷都和彩繪無緣。但近 20 年來,宜興青瓷突破了這個瓶頸,研發出了高溫色料,直接在釉層上繪畫,并隨高溫釉燒而成,這項工藝被稱為釉中彩。繪制中,青瓷乳濁釉不透明,且流動性強,給彩繪帶來了不小的難度。現場展出的這組青瓷杯盞,上繪松、竹、荷等,既保留了青瓷雅致的粉青,又增加了多姿的色彩,繪畫精細。據了解,為了保護這些耗費了巨大人力心力的作品,每一件他們都進行了版權登記注冊。


△青瓷
" 揚州胭脂蘇州花,常州梳蓖第一家 "。在常州工匠的手下,小小一柄木梳上面也可以繪畫、鏤刻出萬千變化。據介紹,雕、描、刻、燙、嵌是常州梳蓖的主要制作技藝。為了保護這些一代代手工藝人傳承下來的技藝,他們將這些工藝也都進行了登記注冊,用版權為古老的非遺注入持續發展的活力。" 像這把紅木梳子,上面雕出了蓮子的造型,這個花樣我們就進行了版權登記。" 此外,按摩用的魚骨梳等功能型產品,以京劇臉譜、金陵十二釵等為主題繪制的裝飾型產品,也對整體造型、繪畫圖樣進行了版權登記。


△常州梳蓖
在泥上雕塑、在木頭上雕塑,在被稱為海鹽之都的鹽城,還可以在鹽上雕塑。" 在鹽城的海邊,有很多巨大的鹽石,這些天然的晶體在自然作用下,就像是一塊塊巖石一樣,這不就是天然的材料嗎?" 現場鹽藝文創的工作人員介紹,鹽雕將鹽作為原材料進行雕塑藝術,改變了鹽的傳統用途,而為了讓疏散的鹽能適于雕塑,他們用 4 年的時間進行技術攻關,通過高溫高壓提純,去除鹽磚中的雜質。" 我們一般是設計一個圖案,將鹽磚塑造出大致的形狀,再一點點磨出細節。" 鹽城有三寶,麋鹿、丹頂鶴、勺嘴鷸,現場展出的鹽雕中,丹頂鶴仙姿綽約,麋鹿活潑可愛,勺嘴鷸憨態可掬," 我們也是將我們鹽城的三寶和鹽雕相結合,并用版權來保護這些作品。"


△鹽雕
今年的版博會有 200 多家單位參展,在特色地域展區,江蘇 13 市都帶來了自家的寶貝。展覽將持續到 7 月 24 日,趁著周末,趕緊來打卡吧。
現代快報 + 記者 劉靜妍 蔡夢瑩 馬壯壯 王益 / 文 鄭芮 顧煒 施向輝 王曦 / 攝
(編輯 陳海靜)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dc8eba9e780bf92c001b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