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屏市場
過于小眾
2020 年秋季,蘋果出人意料地推出了 iPhone 12 mini,既是蘋果一年推出四款新 iPhone,也是 iPhone 首次出現(xiàn) mini 機(jī)型。

iPhone 12 mini 并沒有采用「縮水」的硬件規(guī)格,而是僅僅縮小了體積,與 iPhone 12 幾乎無異。
它也成為當(dāng)年發(fā)布會上關(guān)注度和討論度最高的新品,縱使較小的體積讓它的續(xù)航堪憂,以及無法雙卡雙待等,但它依舊讓許多「小屏」愛好者垂涎欲滴。

iPhone 12 mini 比 iPhone 8 還小 圖片來自:macworld
iPhone 12 mini 的出現(xiàn)似乎也給手機(jī)市場一絲新鮮感,原來「小屏」手機(jī)也可以滿配。
倘若在一個更新周期內(nèi),iPhone 12 mini 能夠獲得一定的市場青睞,極有可能讓許多 Android 廠商重新重視這些特定的需求。
iPhone mini 系列被大屏 Max 取代
然而理想豐滿,現(xiàn)實卻骨感。
iPhone 12 mini 熱度高,卻無法轉(zhuǎn)化為實打?qū)嵉匿N量,大部分消費者「口嫌體正直」。

mini 系列榜上無名 圖片來自:Counterpoint
發(fā)布后的兩個月,iPhone 12 mini 只占去了當(dāng)年 iPhone 12 系列整體總銷量的 6%,蘋果也提前將其停產(chǎn)。
時隔一年,蘋果仍舊發(fā)布了迭代機(jī)型 iPhone 13 mini,做機(jī)思路與 12 mini 類似,就是縮小版的 iPhone 13。

iPhone 13 系列 圖片來自:XDA
iPhone 13 系列相對來說,本來就更像一個 S 加強(qiáng)版,沒有大的革新,自然很難促使 mini 用戶迭代。iPhone 13 mini 的總銷量占比更低,只有 3%。
不同于「萬金油」的 iPhone 13(12),mini 系列有著極其鮮明的特色,講究一個 Phone Life Banlace。有股子悠然自得,歸隱田園之感。
但這并非是大眾市場的需求,僅限于一小部分的用戶群體。

對于消費電子行業(yè)來說,將產(chǎn)品做小、做精致遠(yuǎn)比做大難得多,更精密的加工需求顯然也會有著不低的成本。
連續(xù)兩年愈發(fā)疲軟的 mini 系列,很有可能不會再出現(xiàn)在今年甚至是以后的 iPhone 系列之中。
早在今年 3 月份,就有許多消息聲稱,蘋果將會在 iPhone 14 系列中取消 mini,取而代之的是一款擁有更大屏幕的 Max(Plus)系列。

傳聞中的 iPhone 14 系列 圖片來自:theapplehub
如此來說,面向大眾的數(shù)字系列變成為 iPhone 14、iPhone 14 Max(Plus),而 Pro 系列依然為 iPhone 14 Pro、iPhone 14 Pro Max,兩個系列的屏幕尺寸便對應(yīng)了起來。
至于小屏的 mini 系列將會取消,且后續(xù)應(yīng)該也不會出現(xiàn)在 SE 之中。iPhone SE 更傾向于舊款的 iPhone 模具,很有可能會是 iPhone XR、iPhone 11。
mini 系列賣得不好,根源還是太貴
取消 mini 系列,可以歸咎于市場表現(xiàn)不佳,但更深層次的緣由則是「定價」。
mini 系列對應(yīng)著「小屏」和小體積,在許多用戶的印象之中,如此的配置往往也應(yīng)該有較為「合理」的定價。

沒有簡配的 mini 系列實則被歸為「旗艦系列」,其定價也與歷代常規(guī)尺寸的 iPhone 相同,均為 699 美元(5499 元)起。
往前看的話,這價格與 iPhone 11、Phone 8、iPhone 7 定價相同,均為當(dāng)年旗艦的入門價格。
而在正牌 mini 出現(xiàn)之前,「小屏」系列實則是由 iPhone SE 系列來承接。同時 iPhone SE 也是售價最低的 iPhone。

iPhone 13 Pro 與 iPhone SE 3
iPhone mini 推出之后,實打?qū)嵉摹讣恿坑旨觾r」,在接近 700 美元的定價之下,有著鮮明特色的 mini 不再是最佳的選擇,反而寧愿再加 100 美元去選擇屏幕更大的 iPhone 12(13)。
至于旗艦定位的 mini 系列,最終也只成為小屏「狂熱」愛好者的選擇。
在高價之下,mini 的產(chǎn)品缺點被無限放大,小屏幕帶來的不便,小電池帶來的續(xù)航,頻繁充放電引起的鋰電池老化,以及由于銷量不佳定價頻繁跳水等。

iPhone XR 曾是 2019 年全球最暢銷的手機(jī)
如此的狀況與此前「逆天定價」的 iPhone XR(749 美元,6499 元)如出一轍。
在官方調(diào)整過售價之后,iPhone XR 的邊框、屏幕分辨率都不再是缺陷,反而多彩的配色使得其成為當(dāng)年的普及機(jī)型。
蘋果倘若想要提振 mini 系列的市場表現(xiàn),降價到合理區(qū)間是一個(可能也是唯一)可行的方案。

iPhone SE 4 可能會復(fù)刻 iPhone XR 的外觀
但在 699 美元之下,還有前代產(chǎn)品,以及 iPhone SE 序列,降價的行為很有可能影響到其他產(chǎn)品的銷量。
同時,在沒有后續(xù)更新機(jī)型出現(xiàn)時,一款 iPhone 降價(尤其是旗艦),史無前例。
由此,iPhone 的 mini 系列很有可能走進(jìn)歷史。
越來越貴的 iPhone
從 iPhone 12 系列 mini 出現(xiàn),再到 iPhone 13 系列的 mini,兩代 iPhone 都遵循了加價 100 美元即可升級的定價梯度,分別是 699、799、999 和 1099 美元。

而 iPhone 14 系列中出現(xiàn)的 Max(Plus)很有可能打破這個設(shè)定。
iPhone 14 維持 799 美元,iPhone 14 Pro/Pro Max 則是 999/1099 美元。
比 iPhone 14 屏幕還大的 iPhone 14 Max(Plus)可能會定價 899 美元,從而完成今年 iPhone 系列的整體提價。

更大屏幕的 iPhone 14 Max(Plus)也極有可能成為本代的爆款,成為今年 iPhone 的一個增長點。
如此來說,即使 iPhone 14 系列整體銷量沒有增長,iPhone 14 的客單價也會因為整體售價的調(diào)整而整體上揚,最終為蘋果帶來足夠的銷售額。
其實,不光是 iPhone 14 系列整體售價有所提升,縱觀 iPhone 發(fā)展史,它的定價也在不斷地調(diào)高。

iPhone 6 之前,蘋果每年只會推出一款定價為 649 美元的旗艦。iPhone 6 開始,蘋果實行雙機(jī)策略,Plus 版本順理成章的漲價到 749 美元(漲價 100 美元)。
到了 iPhone X 出現(xiàn),999 美元的 Pro 級售價也成為蘋果高端產(chǎn)品線的定價。
彼時,iPhone 8、iPhone 8 Plus 更像是面向大眾的產(chǎn)品線,而 iPhone X 則是 Pro 級。

iPhone XS Max
第二年,iPhone XS Max 則讓 iPhone 沖擊到了 1099 美元(9599 元),成為史上最貴 iPhone。
后續(xù),iPhone 11、iPhone 12、iPhone 13 系列均保持了 699 美元起,1099 美元封頂?shù)亩▋r策略。
產(chǎn)品線不斷地細(xì)分,價格整體上揚的同時,作為價格最低的 iPhone XR、iPhone 11 以及 iPhone 12 mini、iPhone 13 mini,其實也是 iPhone 的一個「價格錨點」。

這些產(chǎn)品往往都有著較為明顯的「缺陷」,XR、11 的粗邊框,12 mini、13 mini 的尺寸和續(xù)航。
在「價格錨點」下,用戶的感知形成了一定的「比例偏見」,在比較之下更愿意多出 100 美元獲得更「超值」的結(jié)果。
iPhone 14 系列之中,iPhone 14 即將會是新的「價格錨點」,傳聞 iPhone 14 和 iPhone 14 Max(Plus)仍然會采用 A15 SoC。如此來說,加錢得到更大的屏幕,以及更具辨識度的外觀,會讓許多用戶覺得「占了」便宜。

蘋果不斷設(shè)立價格錨點以提升「客單價」的商業(yè)行為,其實并不僅限于 iPhone,已經(jīng)擴(kuò)展到 Apple Watch、MacBook Air、MacBook Pro 等大眾消費產(chǎn)品線。
從往年產(chǎn)品線來看,蘋果產(chǎn)品線的調(diào)整和升級,有著類似于曾經(jīng)芯片行業(yè) Tik-Tok 的升級策略,幾乎每兩年或者三年便有所改動。
其變化的核心則是圍繞如何獲得更高的銷量、利潤以及提升「客單價」。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e7c2318e9f09234f6fe66c
轉(zhuǎn)載請注明:蘋果用大屏 Max 取代小屏 mini,然后把 iPhone 賣得更貴 | 快導(dǎo)航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