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黄色小视频,国产人妖乱国产精品人妖,国产性天天综合网,台湾佬中文娱乐久久久

從躊躇滿志到擺爛代工,回顧“Atom”的安卓之路

前沿科技 3年前 (2022) 虛像
3 0 0

前言:一場影像對比,揭開了 Android 手機的冷門歷史

幾天前,我們三易生活曾找來三款具備 " 真 · 光學變焦 " 的老機型,將其與小米 12S Ultra 進行了一次關于 " 長焦 " 的影像對比評測。

從躊躇滿志到擺爛代工,回顧“Atom”的安卓之路

在那次測試中,發布于 2011 年的華晶 A14 與 2014 年亮相的三星 Galaxy K Zoom 可謂是出盡風頭。依靠著高成本、大尺寸的 CCD/CMOS 傳感器,以及連續光學變焦鏡頭,這兩款老機型即便在面對剛剛亮相不見,具備現代算法和 1 英寸大底的小米 12S Ultra,也能在變焦測試環節打得 " 有來有回 ",甚至在部分場景(例如 10 倍變焦、夜景噪點抑制)中,還能勝過目前的頂級影像旗艦機型。

從躊躇滿志到擺爛代工,回顧“Atom”的安卓之路

然而,也是在這次測試中,還有一臺我們原本寄予厚望的機型,卻表現得相當令人失望。論解析力,具備定制 10 片式潛望式鏡頭,還提供光學防抖的這款機型,清晰度還不如不帶防抖功能的華晶 A14。而論變焦效果,實測結果也是這四款機型中最差的。

從躊躇滿志到擺爛代工,回顧“Atom”的安卓之路

是的,這款令人失望的 " 光學變焦機型 ",就是發布于 2015 年的華碩初代 Zenfone Zoom。不過今天之所以要把其拉出來再提一次,并不是為了開 " 批斗會 ",而是因為它其實除了 " 光學變焦 " 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特性,那就是最后一批已量產、基于 Intel Atom x86 移動平臺的智能手機產品之一。

11 年前,x86 處理器曾試圖 " 搶灘 " 智能手機

時間回溯到 2011 年,當時 Android 系統已展現出了 " 征服業界 " 的潛質。而剛剛憑借 Atom 產品線打開低功耗 " 上網本 " 市場的 Intel,自然也動了憑借這一產品再次進軍手機市場的心思。

從躊躇滿志到擺爛代工,回顧“Atom”的安卓之路

Atom Z2460 首發機型:聯想 K800

在這樣的背景下,Intel 方面在 2012 年年初發布了他們第一款,基于 Atom 產品線的 x86 架構手機處理器—— Atom Z2460。其采用了當時很先進的 32nm 制程(同世代其他手機 SoC 大多還是 40nm,并且這還是 Intel 自家的制程),擁有比同期許多競爭對手都更強的雙通道內存控制器。甚至,Intel 還為它搭配了當時公認兼容性最好的 PowerVR GPU 方案,而沒有使用自家的 HD 核顯。

不過 Atom Z2460 最大的槽點,在于它僅有單核 CPU 設計。所以即便 Intel 為其搭載了超線程技術,但當時市面上主流的智能手機早已 " 雙核化 ",甚至諸如高通 APQ8064、NVIDIA Tegra3 等最初的四核移動平臺也已嶄露頭角,Atom Z2460 的 CPU 規格相比之下,顯然就沒有太多競爭力可言了。

從躊躇滿志到擺爛代工,回顧“Atom”的安卓之路

Atom Z2580 首發機型聯想 K900,自此之后聯想便不再推出 Atom 安卓手機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Intel 在 2013 年推出了新的 Atom Z2580 方案。其采用了雙核四線程 CPU 設計、擁有更快的內存,同時更將 GPU 規格(PowerVR SGX544MP2)直接升級到了前代的四倍。然而此時的市場情況又發生了改變,高通的初代驍龍 600 系列、三星的 Exynos 5 系列,以及 NVIDIA Tegra4 的橫空出世,在 CPU 核心性能、GPU 渲染速度等方面,再次與 Intel 的 x86 平臺拉開了數倍的差距。

三代性能漲了 16 倍,Intel 的誠意不可謂不足

很顯然,Intel 的前兩代 Atom 手機方案在性能設計上,還是 " 太過于保守 "。而藍色巨人似乎也確實沒有就此放棄的意思,隨后在 2014 年二季度,也迎來了 Atom 手機方案的第三代產品,也就是 Zenfone Zoom 上所搭載的 Atom Z3580。

從躊躇滿志到擺爛代工,回顧“Atom”的安卓之路

從技術參數上來說,Atom Z3580 在它剛發布時還是挺先進的。其中在 CPU 方面,它配備了 22nm 的四核心 Moorefield 架構,已經是支持亂序執行的新一代設計,并且 CPU 主頻高達 2.33GHz,在當時的整個業界都算是最高水準。

在內存子系統上,Atom Z3580 的一級緩存、二級緩存都很大,內存控制器也是當時頂尖的雙通道 LPDDR3-1600 規格。這使得它擁有 12.8GB/s 的內存帶寬,超越了高通驍龍 600,足以與同期的驍龍 800" 掰手腕 "。

從躊躇滿志到擺爛代工,回顧“Atom”的安卓之路

當然,更大的驚喜來自 GPU 部分。Atom Z3580 采用了當時在蘋果 A7 芯片中備受好評的 PowerVR G6430 GPU,并且憑借著制程優勢,對這顆 GPU 還進行了高達 30% 的出廠超頻。使得其 GPU 算力高達 117GFlops,是前代 Z2580 的四倍多,對比同期的高通驍龍 801 和三星 Exynos 5430 也完全在同一個水平線上。

事實上,從連續兩代產品都高達 400% 以上的 GPU 提升幅度,我們也不難感受到 Intel 當時對于做好 Atom 手機產品線的態度。

指令集上的巨大短板,讓 x86 方案難已成為主流

說了這么多,那么 Intel 無比認真、誠意十足的第三代 Atom 手機平臺,又是否取得了市場端的成功呢?

很顯然,從結果來說是沒有的,否則也不至于如今顯得那么 " 冷門 " 了。 那么,Intel 明明已經很努力地在堆性能了,為什么 Z3580 最后還是會失敗呢?

從躊躇滿志到擺爛代工,回顧“Atom”的安卓之路

Atom Z3580 甚至還是手機上最早支持 4GB 內存的平臺之一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從我們手頭上這臺華碩 Zefone Zoom 身上,就能看得很清楚。

首先,正如在前文中所提及的那樣,無論是初代的 Atom Z2460,還是后來的 Z2580、Z3580,它們都有一個天生的短板,那就是 CPU 都基于 x86 指令集。但大家都知道,Android 端的其他移動平臺,CPU 絕大多數都使用的是 ARM 的指令集和架構設計。

從躊躇滿志到擺爛代工,回顧“Atom”的安卓之路

由于在最 " 根子 " 的指令集上與行業主流方案不同,這就導致 Atom 移動平臺理論上必須要開發者專門為其重新編程,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 CPU 的各種功能特性。不然的話,CPU 就必須先將 ARM 指令集 " 翻譯 " 成 x86 指令集,然后才能執行。

而這個 " 翻譯 " 的過程,不僅會造成性能嚴重損失,還很容易引發不兼容的 BUG。比如在我們手頭這臺 Zenfone Zoom 上,大家熟悉的 3DMARK、崩壞 3、安兔兔 AI 測試等軟件都可以正常安裝,但一旦運行,就會引發各種各樣奇怪的卡死、閃退現象,造成大量軟件實際上都無法正常使用。

從躊躇滿志到擺爛代工,回顧“Atom”的安卓之路

國內某論壇網友總結的 Atom Z3580 游戲兼容性,即便輕負載游戲也可能卡頓或閃退

當然,Intel 不是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事實上他們當時也曾與谷歌合作,專門為 x86 處理器適配了一系列編程工具、專用的系統內核、專門的谷歌服務等軟件環境。在 Atom 移動平臺剛出來的那幾年,也有不少常用 APP 針對其做過深度適配。但后來隨著 Atom 平臺式微,新的 APP 基本都再一次 " 無視 " 了這套硬件體系。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來說,這也就造成了 "APP 更新后,反而變得無法使用 " 的結果。當然,也就使得他們對 x86 架構的 Android 機型失去了信心。

Atom 在手機上的最后掙扎,鮮少有人知道

從后續的情況來看,Intel 在 2012 到 2014 年連 " 肝 " 三年后,似乎也開始對 Atom 手機失去了興趣。

從躊躇滿志到擺爛代工,回顧“Atom”的安卓之路

在新版系統中,Z3580 的性能甚至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倒退

為什么我們這么說?一方面,我們手頭這臺日版 Zenfone Zoom 是有官方 Android 6.0 系統升級的(出廠為 Android 5.1)。但升級了系統后我們發現,新版系統的優化水平很可能反而出現了倒退。因為在安兔兔 V5、GeekBench v4 等原生兼容 x86 的 APP 中,新版系統下 Z3580 的成績都反而還不如老系統。

從躊躇滿志到擺爛代工,回顧“Atom”的安卓之路

另一方面,縱觀 Intel 后來的產品動向不難發現。在 2014 年發布 Z3580 后,到了 2015 年 Intel 明顯放慢了產品節奏,僅僅只推出了小幅官方超頻的 Z3590。

從躊躇滿志到擺爛代工,回顧“Atom”的安卓之路

到了 2016 年,Intel 便開始玩起了 " 花樣 "。這一年,他們聯合國內廠商瑞芯微(Rockchip),推出了基于 "SoFIA" 低功耗架構的 Atom X3-C 系列手機處理器(典型型號為 Atom X3-C3295RK)。與 2014、2015 年的 Z3500 系列相比,Atom X3 系列的性能、定位更低,主頻、架構、GPU,甚至基帶都進行了 " 閹割 "。最終,該系列并未獲得市場的廣泛認可,基本就是只開了個發布會,就石沉大海了。

從躊躇滿志到擺爛代工,回顧“Atom”的安卓之路

SC9861G-IA 雖然用上了八核 CPU,但其 GPU(GT7200)反而倒退,說明此時 Intel 已經對手機市場失去信心

當時間來到 2017 年,Intel 還最后 " 搏了一把 "。他們與紫光展銳合作,將當時最新的 Atom 架構(Airmont,也就是大家熟悉的 Atom X5、X7 的架構)授權給對方,并通過自己當時最新的 14nm 制程為其代工,產出了一款名為 SC9861G-IA 的八核手機 SoC。

事實上,我們三易生活當時還曾在第一時間在一次展會上,近距離接觸過搭載這款 x86 SoC 的手機樣品,但 SC9861G-IA 最終并未量產上市。而 Intel 的手機平臺之路,到此也就正式告一段落了。

從躊躇滿志到擺爛代工,回顧“Atom”的安卓之路

搭載 Atom Z3590 的華碩 Zenfone 2" 特別版 "

說實在的,且不論 Intel 在 2016、2017 年 " 破罐子破摔 " 的操作,就單看他們從 2012 到 2014 年這三年間,能夠 " 屢敗屢戰 "、且每代都幾乎是幾倍地提升硬件設計指標的做法,當年 Intel 對于試圖進入 Android 機型陣營的態度,不可謂不認真。

但即便 Intel 再怎么努力改善芯片設計,一方面 Atom 的名聲受到當時廉價 " 上網本 " 的沖擊,已經很難在高端市場形成號召力。另一方面,Intel 在 Android 生態里畢竟只是個 " 新生 ",更是難以撼動 ARM 指令集的行業地位,無法說服足夠多的開發者、足夠多的終端廠商站到自己這邊。所以,最終的失敗自然也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e8de338e9f092ae15c313f

版權聲明:虛像 發表于 2022年8月2日 pm8:27。
轉載請注明:從躊躇滿志到擺爛代工,回顧“Atom”的安卓之路 | 快導航網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门区| 剑川县| 新营市| 雷州市| 岳阳市| 百色市| 阿勒泰市| 大城县| 井研县| 瓮安县| 宣汉县| 通海县| 永修县| 横峰县| 淮北市| 专栏| 桃源县| 迁西县| 阆中市| 长治市| 慈利县| 祥云县| 嘉义县| 和顺县| 桃江县| 南丹县| 临夏市| 鄂托克前旗| 张家港市| 祁阳县| 新邵县| 永兴县| 阳谷县| 恩施市| 偃师市| 建平县| 陵川县| 石屏县| 东莞市| 德格县| 灵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