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印象中,中國大媽大多什么樣?這樣的,還是這樣的?


你什么時候在我們的熒屏上,見過這樣的中國大媽?"芳齡"63,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臥室中的物件大部分都是粉絲系,連電腦都鑲上了粉色的花邊。


勾搭有婦之夫,還在大庭廣眾之下卿卿我我。

雖然已經(jīng)有兩個追求者,她還想著廣撒網(wǎng)撈大魚。從零開始自學電腦和英文,在因特網(wǎng)的汪洋大海里當上了魚塘主,同時跟世界各國的老頭們眉來眼去,一心想嫁到外國去。如果這是你媽,你會不會心焦上火得抓耳撓腮、風中凌亂,只想對她大喊一句——媽,別鬧了!

大女兒賈靜雯,這幾年憑借《我們與惡的距離》《瀑布》重回事業(yè)巔峰。

小女兒柯佳嬿,《想見你》里的黃雨萱。

媽媽比莉,臺灣第一代歌手,1975年就成為第一位在美國辦巡演的華人,不認識也一定見過費玉清模仿的舞蹈吧。

有這三母女,沒開播就讓人一直在盼。故事講的是一位母親在丈夫死后,突破層層阻撓,勇敢追求愛和幸福的"冒險"。63歲了才開始追愛會不會有點晚?Sir一邊看,一邊嘴角上揚。當我們的愛情偶像劇都被年輕人承包的時候,沒想到愛情的選項,遠比你想象的更多。

01這一家的生活很久沒改變過了。丈夫突發(fā)疾病去世,留下了妻子和兩個女兒。老媽往王玫玫,老來耐不住寂寞。她學會了用電腦,在老年人的婚戀網(wǎng)站上開始自己的求偶之路。

通過網(wǎng)絡,她認識了各式各樣的老男人。王玫玫固然饑渴難耐,但千萬別以為她饑不擇食、來者不拒。她雖然花癡,但一點不傻,一眼就看出這些人大多不靠譜。



意識到島內(nèi)男的選擇面有限后,她決定放眼國際,通過視頻聊天開啟新的征程。日本、美國、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亞……沒有她不敢嘗試的。寧可錯殺一千,不能放過一個,是她網(wǎng)戀的頭號原則。所以每次視頻見面前,她都會精心準備、投其所好,穿戴好相應的服飾。


王玫玫的網(wǎng)戀對象分布在各大洲,她悉心地把這些潛在的男友在地圖上分門別類地標出。惹得大女兒吐槽:你這是連環(huán)殺人犯的藏尸地圖吧?

追愛,王玫玫是認真的。玫玫年過花甲,卻依然單純,心里仍住著個小女孩。一個英國網(wǎng)友幾句甜言蜜語,就把她哄得芳心蕩漾。對方說要來臺灣陪她過圣誕節(jié),但在馬來西亞遭遇了搶劫,需要她匯去3000美金救急。

哈哈哈好熟悉的劇情。但王玫玫就是上鉤了。意識到被騙后,她縮在被窩里黯然神傷了一整晚,看樣子是備受打擊。這下總歸得老實幾天了吧?結(jié)果,第二天,收到了澳大利亞網(wǎng)友寄來的圣誕樹,她又開心得手舞足蹈。


你以為這是個被騙后一蹶不振的《姨媽的后現(xiàn)代生活》。但人家卻是愈挫愈勇少女情懷的老baby。經(jīng)常犯二,但總被包容。明明最不擅長算計,還非要拿著家里的存款搞投資,屢戰(zhàn)屢敗,敗光家底。做飯也不過腦子,導致廚藝堪憂,以為奶酪蛋糕就是把奶酪放在蛋糕上一起烤。

歸根結(jié)底,可能還是因為她文化有限,聽到女兒說電腦有病毒,趕緊起身去找口罩戴。

一是因為去世的老公給她留了不少錢。二是女兒嘴上抱怨,但一直支持她。即使前腳才差點上當受騙,即使對方證明真心的方式只是一棵圣誕樹,即使大女兒的玩笑話也讓她對自己還能否留著全尸回來心里沒底。后腳,她就要去澳大利亞奔現(xiàn)。


△ 金胖子是王玫玫的閨蜜戀愛腦見多了。戀愛腦老媽,會有什么樣的故事?02王玫玫急著要嫁人,一個原因是她覺得這個家里陽氣嚴重不足。母女三人,都沒有著落。

"單身"在王玫玫的語境中,成了"孤魂野鬼"的定語,于是乎兩者等價。
似乎,王玫玫認為,單身就是過錯。女人有胸有子宮有屁股,不用真是不成體統(tǒng)。

顯然,她和女兒之間有一條代溝。她出生在單身家庭,媽媽養(yǎng)不起她,就把她扔到了菜市場,寄希望于有人看她可憐,給她幾口飯吃。潛意識里,她覺得人這一輩子,是要找一個歸屬,一個依靠的。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個好老公陳光輝(寇世勛 飾)。

陳光輝把她照顧得無微不至,事事順著她的性子,嬌慣她的隨性。一起去爬山,永遠走在王玫玫身后,這樣既能隨時跟上,又能在王玫玫走不動的時候提前找地方休息,而且還能時時幫她注意腳下的安全。他從不走在妻子前面,是因為他太了解王玫玫,他要是說往東,她一定會往西。

幼年的傷痕與苦悶,于王玫玫內(nèi)心造成的壓抑,在遇到丈夫之后,報復性反彈,野蠻生長成了一種仿佛無所顧忌的任性。跟最愛的人唱反調(diào),是王玫玫驗證歸屬感和安全感的方式。跟王玫玫的成長環(huán)境相似,陳光輝也有一個不幸的母親,曾經(jīng)歷過母親多次自殺未遂的他,太知道一個妻子的不易。因此他最大限度地理解并接納了王玫玫的嬌蠻。這也是為什么雖然明知讓王玫玫理財一定完蛋,他還是任由她去,哪怕事后他自己也后悔莫及。

此處,陳光輝提到了一個關(guān)鍵詞——洞。
洞,指向的內(nèi)心最深的缺失。
母親是他和王玫玫共同的洞,他倆分別用任性與包容填補了彼此的洞。不止,陳光輝還用他的存在填滿了兩個女兒心里的洞。在陳光輝的庇護下,這三個女人皆曾幸運地保留著自己可以不長大的特權(quán)。大女兒40歲了喜歡的飲品口味還停留在童年時期,每天在家里手忙腳亂。小女兒年過30還在讓爸爸幫買衛(wèi)生棉。媽媽則負責在一旁毒舌吐槽老公:活該,她們兩個都沒嫁,所有事都是你的事,太慘了……


于是,他的離開就成了家里的那個"洞"。王玫玫自己相親也好。逼女兒嫁人也好。都是想盡快彌補那個讓人不知所措的洞。她們不知道怎樣面對它。也不知道離開了它怎么生活,只想找一個替代品來掩蓋。《媽》從一個荒誕不經(jīng)的愛情故事,轉(zhuǎn)向了母女三人的成長與和解。03說起來,這家人真是個個奇怪又可樂。老媽王玫玫,63歲了還"為老不尊",天天憧憬著嫁個"高富帥"老頭兒。倆女兒也不省心。爸爸陳光輝是金庸迷,他以自己最喜歡的兩個女主角為女兒命名:姐姐陳如蓉,如黃蓉。她像黃蓉一樣伶俐有才氣,當著高中語文老師的同時,還是個小有名氣的言情小說家。

△ 書脊上的照片全是吳慷仁妹妹陳若敏,若趙敏。她像趙敏一樣敢愛、敏感,偏執(zhí)而念舊。至少談過18任男友,每一場戀愛失敗后殘留的遺跡都被她完整保留,連一向善解人意的爸爸都覺得她"有病"。

姐姐如蓉繼承了爸爸的謹慎,妹妹若敏繼承了媽媽的單純。
這兩個詞單看都算優(yōu)點,但也有副作用。
因為謹慎,所以恐懼犯錯,缺少安全感。如蓉穿著涼鞋的時候,也得配襪子;睡覺都不脫。


盡管渴求愛情,如蓉卻很膽怯,從不敢主動表達,所有對愛情的向往只敢寫進書里。喜歡吳慷仁,可對男神的意淫始終只停留于筆下。

為什么不敢?因為她曾經(jīng)遭遇過一次愛情的破滅,雖然那已是20年前的前塵往事。

幾乎是站在了姐姐的反面,若敏說愛就愛,卻常常愛得失去自我,面對戀人的三心二意,沒有尊嚴地一再原諒。下班回到租住的愛巢,若敏撞見男朋友正跟一個陌生女孩,穿著她的情趣內(nèi)衣忙活。

男友出軌被當場抓包后,若敏灰溜溜地扛著行李回了家,分手的決心好像很大。結(jié)果呢,晚上下樓吃東西,出軌男屁顛顛地上前示好求原諒,她沒有掉頭就走,反而欲拒還迎地坐下,讓他抓自己的"小籠包"。放出了全劇里出自她口的唯一一句硬氣話:如果你不娶我的話這輩子就是你最后一次碰它了

但說這話,有用嗎?其實這樣的事不是第一次了。但是之所以會一次次發(fā)生,也正是她默許的。她從來沒有要求過男友多么合格稱職。她也只是在尋找一個安慰品,就像抱著一個玩偶,雖然玩偶什么也不能為你做,但是抱著總感覺不會那么空虛了。

如果說若敏在用自虐式的勇敢填補空洞,那如蓉就是用逃避式的膽怯封閉空洞。如蓉的閨蜜對她的評價恰如其分:你是蝸牛,雌雄同體背上又背著殼,一有危險就縮進去

家里沒了主心骨,她開始自覺地"扮演爸爸",且不自知地以這種重擔為借口拒絕了一切實際的戀愛關(guān)系。

對不省心的妹妹,她學著爸爸的口吻,說:只要回家就好

對不著調(diào)的老媽,她時刻準備著以師長的身份糾正她。而父親在世時,她才是被糾正的那一個。


可惜,她的吃力表演被妹妹冷臉彈開,被媽媽一針戳破。


乍一看,姐妹倆采取的策略截然相反。一個誓作愛情的敢死隊,以自殺式襲擊的姿態(tài)沖鋒陷陣;一個爭當愛情的剃度僧,拿自我感動當無欲無求。實則,二人殊途同歸。她們始終沒學會如何與過去告別,久而久之失去了向前看的勇氣。如蓉無法告別曾經(jīng)的失戀記憶。所以她不打算戀愛結(jié)婚,在她的臆想中,那分明是一座監(jiān)牢。一次在街頭望見業(yè)已拖家?guī)Э诘某鯌贂r,她仿佛看到了20年前如果沒有分手的自己。恍然間,她聽到了自己潛意識的心聲:救我。以至于她把對老媽結(jié)婚熱情的不理解,自洽成了對"婚"這個字的歪解。


在這個維度上,若敏是姐姐的加強版。生性敏感的她幾乎無法告別過去的一切。小時候,父親曾送給她的一個公仔熊,二三十年過去了她還留著,而且視若珍寶。甚至都不愿意洗,因為上面附著的時間氣息能給予她這個變動的世界里少有的安定感。


爸爸死后,若敏一直留著他的手機,給它充話費,不讓它停機銷號。想他的時候就給他打電話留言。


有兩個女兒充當參照系,我們更能一眼看出王玫玫這個辣媽的特異之處。04為了填補內(nèi)心的空缺,女兒們選擇停滯不前,以沉溺過去的方式獲得安全感。或許是王玫玫更貪心的緣故,她不愿意活在過去。就像她哪怕只是熬鍋清粥,她也會不安分地把手頭有的配菜一股腦兒全添進去。加著加著,不等出鍋,自己先得意地笑了。

這一幕逼近了王玫玫的人生寫照,從中你能看出:她是個相當勇于嘗試的人,既定規(guī)則對她而言唯一的用處就是被打破。誰規(guī)定老年人著裝就應該縞素古板?我偏要千嬌百媚。誰說人老了就得清心寡欲?我出家了都要跟和尚談戀愛。誰說老年人就沒有性生活?年輕人會玩的,我和姐妹都玩過。



她不對結(jié)果負責,只對過程負責,她做任何事都不會瞻前顧后。所以在王玫玫的字典里:愛情就像探險。

她求滿求全,所以過去、現(xiàn)在、未來,她全都要。她不否定過去,也不愿被其鎖住,她只會將過去當作現(xiàn)在的她向未來飛奔的養(yǎng)料。一如故事尾聲,王玫玫拿出了那朵丈夫生前送給她的野花,別在耳邊,走進了下一段婚姻。花干枯了,但那份在生與死之間流轉(zhuǎn)的愛意,蒼翠欲滴。


但當我們抽身出來,你或許能發(fā)現(xiàn)《媽》的另一層面目。這部劇既不是在勸誘你結(jié)婚,也不想告誡你婚姻的可怕,甚至連愛情也不是重點。就好像劇中的一幕,如蓉在客廳看蔡明亮的電影《愛情萬歲》。


在這部以"愛情"的電影里,愛情其實并不存在。這部劇可以同理。比起愛情,它更想通過這三個人的不同選擇,令你意識到人生應該有的無數(shù)種選擇。沉溺過去,止步不前,不該是其中之一。尤其,當我們正身處一個變動的時代。向前邁,才是唯一可能的答案。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
編輯助理:哆啦C夢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e736187f780b945b0000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