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游戲,大家肯定是不陌生的。
但要說到乙女游戲,大家肯定就懵圈了:啥是乙女游戲啊?
根據網絡的解釋,乙女原本為純潔少女的意思。隨著文化的發展,乙女逐漸變成了指代一群充滿幻想的女性群體角色。針對這類群體推出的乙女向游戲,就是乙女游戲。

我們甚至可以簡單粗暴地翻譯乙女游戲為" 皇太后模擬器 ",因為這類游戲的設定通常是女性角色周邊有諸多帥哥圍著她周旋,大家可以稱其為" 男朋友們養成游戲 " 或者女版 " 選妃 "。

像前幾年風光無限的《戀與制作人》、《光與夜之戀》還有《未定事件簿》等游戲,都屬于面向女性群體的乙女游戲。然而,從乙女游戲誕生之日起,圍繞它的爭議就從未停止。

為什么乙女有如此大的爭議呢,很簡單:內容擦邊。
像下面海報中的姿勢都是開胃小菜,其游戲內容和衍生到游戲外的超話話題才是重中之重。

比如下面這段話,黑馬是全程老爺爺看手機 .jpg,尷尬得不得了。話說,難道玩家就不覺得尷尬么?

此外,游戲里面還有眾多重口味內容。
根據鋅財經的描述,游戲里面包含了捆綁、SM,乃至一些男女交合、私處的細節刻畫。對于這些內容,一個 15 歲的小女孩說:" 我差三歲就成年了,為什么不能玩?而且現在的未成年說不定懂得比你們都多。"
說實話,從這一刻起黑馬就被徹底震驚到了。這還哪是什么游戲,分明就是動漫版的擦邊 " 小黃文 " 好吧!

理論上來說,這類游戲有可能會影響未成年人三觀的游戲,應該是僅限于 18 歲以上的成人玩家。然而現在未成年用戶卻玩得如火如荼,難道就沒有人來管管嗎?
事實上,上面提到的這款《光與夜之戀》早在去年八月份就開始清退未成年用戶。

但根據采訪顯示,未成年玩家僅需使用成年人身份證認證即可登錄,游戲內也沒有相關的提示。
換言之,這個健康系統可能 " 形同虛設 "。

為什么乙女游戲總是喜歡 " 擦邊 " 呢?
道理也很簡單,滿足玩家的幻想,讓玩家為其買單。
像《戀與制作人》在今年的 4 月份就上線了一個 " 姿色正濃 " 的活動。活動中就有諸多少兒不宜的畫面,比如 " 和李澤言一起洗澡 "、" 被濕漉漉的許墨壓在床上 " 之類。
這種充值前后的界面對比,很難不讓陷入其中的玩家為其買單。

而活動當天,《戀與制作人》iOS 端的活動流水就達到了27.5 萬美元,比平時收入高了將近 8 倍!
面對如此高的收益,你說游戲廠商能不心動嗎?
總的來看,乙女游戲這種靠著 " 出賣男色 " 的商業模式黑馬不做評論,但是這類游戲對于年齡審核如此隨意的行為,卻是讓黑馬憤怒不已。
比如米哈游早先推出的《未定事件簿》在剛上線的時候,其年齡分級就跟鬧著玩似的。才 4 歲,換言之 4 歲以上就能玩這類戀愛游戲了。這種分級,合適嗎?

其次便是用戶年齡審核問題。
未成年拿著長輩的身份證信息便可輕松繞過,這一點很難想象不是游戲廠商有意為之。因為廠商完全可以在身份信息的審核上,再引入登錄人臉識別審核,把未成年拒之門外,可是他們并沒有。
咱就說,在成年人眼中妥妥地擦邊、暗示,他們怎么就忍心讓未成年去接觸到這些。游戲雖然不能害人,但是它真的可以影響人的三觀。尤其是未成年人,因為心智發育不健全,很容易把游戲場景映射進現實從而鬧出笑話。
黑馬只希望,制作大尺度乙女游戲的游戲廠商能夠早點有更加完善的機制來規范未成年人的行為,早點將未成年人拒之門外。也希望相關部門盡早推出強有力的措施監管起來,遏制相關現象的發生。
有的錢,是不能賺的。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ea2e5c8e9f0949867e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