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再出發》就是內娛最強真人秀

《快樂再出發》就是內娛最強真人秀!誰贊同,誰反對?

一般來說,能在豆瓣上評到 9.6 分的真人秀節目基本上已經沖出中國,就得往韓國、歐美看齊了。

可以說,在評分上,這檔真人秀已經到達了內娛巔峰。
有人覺得內娛真人秀想要爆紅,要么是靠宣發創意,動輒耗費巨資打造實景舞臺。要么就是請一些與內娛不搭界的嘉賓,比如說許知遠,來制造雅俗沖突。

再或者就是讓各個年齡層次的明星藝人,老中青三代匯聚一堂,比如用年齡代溝制造喜劇沖突。

總之一點,內娛真人秀必須通過刻意制造矛盾沖突來沖上熱搜。
但是,《快樂再出發》卻是反其道而行之,快樂就完事了。


如果要從整個綜藝的角度去評價《快樂再出發》,那就只能突出一個字 "LOW"。
活動 LOW
第一期,6 位嘉賓被導演要求只能攜帶一件物品進入某個小島,其間會根據各種指示獲得線索。



沒有精心制造的道具,只有看似隨意搭建的識別路標以及幾個用于存放線索的快遞紙殼。

通過快遞紙盒內的線索,嘉賓們需要拼湊出一張離開孤島的地圖,就是純純簡陋版孤島大冒險。
再一個就是游戲 LOW
《快樂再出發》一直強調 " 預算降級 ",顧名思義,劇組沒有過多的預算,嘉賓們的大部分開銷需要自己去掙。


這么一看,不就是明星版 " 變形計 ",明星需要體驗普通人生活的不易,六個大老爺們需要計算每天的開銷來確定第二天的行程規劃。
當然,嘉賓們也可以靠完成某些活動去獲得一些經費或者豁免權。
比如為了賺取當天的生活費,6 位嘉賓去某個網劇劇組演龍套土匪,一天混個一百多。

或者是為了不被酒店扣錢,玩個猜歌名,或者你畫我猜。

桃一口氣看完《快樂再出發》的四期節目,說實話,節目組安排的各種活動都很簡單,甚至無聊。
既沒有《向往的生活》《五十公里桃花塢》那種精致的生活體驗,也沒有《奔跑吧兄弟》的刺激游戲,甚至連藝人之間的 drama 也沒有。
那么為什么就這樣一檔平平無奇的低成本真人秀能夠火爆全網拿到 9.6 的高分呢?

《快樂再出發》之所以能夠在內娛滿大街的綜藝節目中殺出一片天,是因為這檔節目的嘉賓們,而且毫不夸張地說,這幫嘉賓們好好地給內娛真人秀類型的綜藝上了一課。
為啥,因為《快樂再出發》真的只有快樂。

在一切低配的綜藝硬件面前, 唯一的亮點就是嘉賓們。

可以說,沒有這六位身懷絕技的嘉賓,就沒有《快樂再出發》。

這六位嘉賓不是什么新人演員,也不是什么偶像哥哥,他們是一群從歲數、發展上完全屬于內娛底層的老 BOY。
因此,圍繞著他們 6 個人的真人秀,你會發現,他們真的什么都不在乎。
玩游戲時,需要互相猜對方演唱的作品,結果越猜越發現自己的歌不咋火。



總之,只要能拿出來調侃的話,隨便說。
除此之外,這幫老 BOY 們絲毫不在意自己的熒幕形象,玩得就是真實。
陸虎和王櫟鑫兩個活寶為了確認海灘邊上的水坑是不是淡水,直接嘴貼上去。

當導演組沒有給夠開銷,6 人直接和商家、導演組交涉看看如何才能解決花銷問題,能討價還價一定要占這個便宜。

桃在看《快樂再出發》之前,這幾個人就已經在 " 蘑菇屋 " 中展現出了超越一般明星藝人的綜藝感。當時,網友們就疾呼,這六個人應該搞個小綜藝,于是在極低的預算下,《快樂再出發》橫空出世。
《快樂再出發》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年輕的網友也被這幾個大叔們路轉粉。

甚至在海外 Youtube《快樂再出發》的頻道下方,也有很多華人用戶為這群老男孩瘋狂打 Call。


如果把時間倒退到 15 年前,這 6 個人可以算是前互聯網時代的頂流男藝人,他們上的舞臺可不是這種低成本的小綜藝。
節目中,他們口中一直出現的 "0713",象征著他們曾經的輝煌,他們曾經是 2007 年《快樂男聲》全國 13 強的選秀藝人。

現在看好殺馬特
但是資本是逐利的,把你捧得有多高,就能把你摔得有多重。
成名之后,他們很多人迎來的卻不是事業的巔峰,丑聞、雪藏,以及層出不窮的新人更替,幾乎讓所有人都忘記了這些初代流量小生。
15 年后的今天,他們有的還在繼續堅持做音樂,有的中途轉型做了演員,但是你能在 6 人團綜的活動里,驚訝地發現無處不在的音樂始終是他們與世界溝通的底色。
比如他們在卡車后面一起哼唱 Beyond 的《光輝歲月》。

在自己搭建的帳篷里,邊吃燒烤邊聽《水手》。

雖然六個人在 15 年之間沒有過多的聯系,但是再聚首后,六個人默契度極高,他們在節目里可以一會兒圍繞一個話題高談論闊,一會兒又開始唱歌接龍。
可以說,《快樂再出發》就像跟拍了一個宿舍的六個大男生的畢業旅行。

然而,很多網友看完后,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為啥這群曾經頂流如今墊底的藝人們搞的小綜藝能夠讓人開懷大笑?
一方面,是他們糊得夠徹底," 糊 " 也只是我們作為局外人對這幾個人 15 年經歷的一個簡單總結,往大了說,他們走過的路并不順利。
因此,當他們把握住《快樂再出發》這個機會時,他們愿意去上心對待。" 快樂再出發 " 的主題是快樂,那就盡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制造快樂吧。

當我們在節目中看到這些初代哥哥們吐露心扉時,我們察覺不到任何劇本嫌疑,因為他們有過爆紅,有過失敗,所以真情流露。

另一方面,就是我們作為觀眾,如今看膩了當紅明星上綜藝真人秀體驗普通人的生活。
打開任何一檔大制作大咖位的真人秀,要么就是清一色的小院子、農家樂,簡單干干農活,感嘆一下做普通人不易。
要么就是小馬扎、glamping、海邊燒烤,升華一下生活的意義。
要么就是動輒大資金搞個劇本殺小屋,看一幫明星智商不在線互殺。
即使去體驗底層生活,這些大咖們也不能跟上普通人真正的生活節奏。

一個個都想在鏡頭面前露個臉,賣個慘,掙一波流量,結果丑態畢露。

《潛伏》
在這里,桃真的建議內娛的真人秀向《快樂再出發》看齊。
本身 " 真人秀 " 是一種強調現場直播、沒有劇本、沒有角色扮演,幾乎是百分百反映藝人嘉賓真實表現的電視節目。
傳統意義上的真人秀需要制造嘉賓之間的沖突來制造戲劇效果,滿足觀眾們對明星身上的獵奇感。
這種刻意去制造明星沖突、階級對立的真人秀模式,已經越來越不吃香了;相反,還很容易被觀眾識破,并且沖上熱搜。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上個月《桃花塢》導演組自導自演的 " 宋丹丹 9 分鐘 " 以及 " 坦白局 ",流量掙了,也被罵得夠嗆。
相反,我們在《快樂再出發》里,能夠看到每一位立體且鮮活的嘉賓,他們沒有明星架子、偶像包袱。他們玩得就是一個輕松,當需要打開心扉暢聊時,他們也像普通人一樣有著自己的苦惱和煩心事。
這恰恰是觀眾們想看到的 " 真人秀 ",簡單、輕松、真實,沒有過度包裝的低智游戲環節,也沒有牽強的硬升華,所以內娛綜藝節目組們學著點。

最后,桃十分期待第二季的《快樂再出發》。
設計 / 視覺:壯壯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eb445e8e9f096ffd2fa7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