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裝好了新電腦,發現自己鍵盤失靈、鼠標雙擊、攝像頭忘了買,而眼前就有一個快開的會——大多數時候,一部手機就足夠應付這樣的日常事故,它甚至可以成為唯一的辦公用具(如果你足夠有耐心和決心)。而如果你用慣了電腦,手機作為集成了各種小元件的設備,也可以成為緊急情況下的外設替代品,讓你遠離這些突如其來的窘況。
這篇文章,我們整理了一些可以讓手機變身電腦配件的 App,讓你的一時之需得到滿足——或者用淘汰的手機干脆省一筆外設的錢。
▍應急無線鍵鼠外設
誰都可能碰到鼠標鍵盤偶爾出問題的時候,如果不是外設愛好者,很難第一時間就撈出備用品。系統內一般都自帶了輔助功能作為解決方案,比如屏幕鍵盤和鼠標鍵,不少鍵盤的 Numpad 區也可以替代鼠標的功能。
但還有些時候,我用著有線的鼠標或鍵盤,突然想去遠一些的地方坐著看視頻。這時偶爾想控制電腦又要起身,無線鍵鼠也不會召之即來,手機就可以作為應急的無線鍵鼠,進行一些簡單的操作。
此前我們介紹過的 KDE Connect 是一款覆蓋平臺較多,且體驗不錯的多功能協同工具。除了同步通知、文件傳輸、遠程命令等強大功能外,它還自帶了遠程鍵鼠這一看起來像附加的小功能。經測試,在同步 Windows 時,無論是 iOS 還是 Android 端,模擬鼠標的動作都可以正常反饋,指針會略微有點拖沓,像是素質不怎么好的藍牙鼠標,不過正常使用沒有問題,包括鼠標點擊、滾輪等動作都可以輕松完成(打游戲的話還是免了,快去買個新鼠標吧)。

左:Android 端 KDE Connect;右:iOS 端 KDE Connect
Android 端的模擬鍵盤功能可以調用鍵盤直接打字,電腦顯示與直接使用外接鍵盤一致,也可以編寫好內容后整體發送。不過 iOS 端目前還不能完成模擬鍵盤的操作,需要等待進一步適配。
此外,派評中介紹過一款妙妙觸控,如果你當下的時間無法讓電腦裝好客戶端,這款應用可以通過藍牙直接把手機變成觸控板,只需要完成配對即可。除此之外,它還自帶了快捷鍵、小鍵盤、PPT 演示遙控器 / 激光筆等功能。付費版還可以解鎖遠程鍵盤功能。

妙妙觸控界面
不過妙妙觸控手機僅支持 Android 端,如果你可能隨時去其他人的電腦上進行演示,可以在手機里常備這款 app。
▍突然想搓搓手柄
有了鼠標鍵盤卻不能打游戲——如果我真的突發奇想,就是特別想用手柄在電腦上打游戲呢?還真有人幫你考慮到了。

DroidJoy Server 服務器端界面
DroidJoy 提供了一個能夠臨時一用的解決方案。如果你突然想拿手柄打游戲,只需要在手機和電腦分別安裝客戶端與服務器端,完成配對即可使用。DroidJoy 可以直接將手機模擬成一個符合微軟 XInput 標準的手柄,而非通過模擬鍵鼠輸入二次轉換。
免費版需要看三十秒的廣告才能第一次打開手柄(網絡不好還會加載失敗),此后能選擇的手柄類型也有限,付費完整版可以自定義手柄布局并移除廣告。

Android 端自定義手柄布局顯示
好在手柄做得不錯,震動反饋也有適配,在我的測試里,基礎的操作是沒什么大問題的,但免費模板的肩鍵模擬不太完善,一些游戲的操作可能因此受到影響。
美中不足的是,DroidJoy 只支持 Android 手機在 Windows PC 上模擬手柄,其他平臺的用戶可能無法享受這一臨時手柄的樂趣了。
▍臨時外放小音箱
聽了太長時間的歌,看了太久的電影,耳機壓得頭疼,想用外放解放一下腦袋,才發現自己新換的顯示器沒有內置音箱——現在那么多移動設備吹自己的音質好,不如就把空閑的手機變成臨時音箱用。
SoundWire 的作用是將電腦音頻推流至安裝了 SoundWire 的 Android 設備,將其變成一個無線音箱 / 耳機,無需專門配對,只要在同一網絡環境即可。應用支持 44.1 / 48 kHz 16-bit 立體聲,你也可以在 Android 端自行調整緩沖區間大小來盡可能降低延遲,還可以調整 EQ 來改善聲音。就我個人的體驗來說,延遲還是比較明顯的,應急開會、聊天、聽音樂問題不大。
可惜的是按 SoundWire 的說法,iOS 端無法上架,所以移動版只有 Android 端,電腦端支持 Windows、Linux 以及樹莓派。

左:SoundWire 服務器端;右:AudioRelay 電腦端
AudioRelay 也是不錯的選擇。相比 SoundWire,AudioRelay 更加自由,手機和電腦都可以成為服務端,也都可以成為播放端。同時,AudioRelay 也可以將手機麥克風收到的聲音遠程傳遞至電腦。不過 AudioRelay 只負責傳遞,相當于電腦變成了手機的播放器,想要完全當作麥克風,還是需要其他應用。AudioRelay 同樣沒有 iOS 端,但電腦端提供了 Windows、macOS 與 Linux 三版本。SoundWire 因為功能更簡單,相對也比較輕量化。

左:SoundWire 手機端;右:AudioRelay 手機端
▍緊急充當攝像頭
雖然很少有這種情況發生——如果你突然發現十分鐘后有個視頻會議,必須用到電腦攝像頭,以保證能同時傳輸你的臉、分享文件和投屏,而手頭沒有一個電腦攝像頭是好使的,此時把手機轉成電腦的攝像頭是更好的方案。
DroidCam 是其中比較著名也相對穩定的解決方案。DroidCam 提供了 iOS 與 Android 客戶端,支持 Windows 與 Linux。它可以通過 Wi-Fi 或 USB 連接到電腦,并被大部分應用成功識別為攝像頭,直接用于視頻通話。免費版支持 480p 輸出,并且可以同時傳輸音頻。付費版解鎖最高 1080p 畫質傳輸。如果你打算用手機替代相機成為一個直播機位減少開銷,或是打算直接用手機在電腦上完成錄像,DroidCam 還發布了專用的 DroidCam OBS。

左:DroidCam 電腦端顯示;右:Iriun Webcam 電腦端顯示
不過很可惜的是,DroidCam(除 OBS 版本之外)并不提供 Mac 端。對 Mac 用戶來說,支持系統更多的 Iriun Webcam 是個不錯的選擇。它的設置也更加簡單,只需要在各設備裝上客戶端,保持在同一網絡內,打開后稍等片刻就可以自動完成搜索配對,開始傳輸。Iriun 同樣支持 USB 傳輸視頻。其特點在于可以在建立連接之后,從手機端調整使用的攝像頭與是否鏡像,簡單快捷。Iriun 的付費版增加了手動控制 ISO、曝光時間與白平衡的功能,并且可以從電腦端控制相機,畫質則變化不大,免費版也支持高清傳輸。
▍突擊會議麥克風
比起攝像頭,沒有麥克風的會議才是真的寸步難行。不露臉可以,但要連聲音都出不了,怕是要被開會的人直接當成缺席了。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把手機變成一個虛擬麥克風設備,無傷接入會議平臺。
和前面提到的 AudioRelay 相比,WO Mic 和 EZ Mic 就是把手機真的變成了「虛擬設備」,它將被識別成一個可以調用的麥克風。兩個應用都可以通過 Wi-Fi/USB 完成連接,音質與延遲表現基本一致。不過 EZ Mic 會在第一次連接 15 分鐘后自動斷聯,之后會提示要購買完整版——只是這個完整版目前也是免費的,不排除未來收費的可能。WO Mic 的收費方案是完整版可以解鎖音量調節、靜音、移除廣告等,按訂閱制收費,每年 63 元。

左:EZ Mic 手機端界面;右:WO Mic 手機端界面
EZ Mic 支持 iPhone/Android 手機連接 Windows,WO Mic 在此之上額外支持 Linux。Mac 用戶直接采用 Iriun Webcam 的虛擬麥克風就好。
無論是解決臨時困難、減少開支,還是單純地想復用舊手機,這些替代方案都可以讓手機這個集成度頗高的工具提供更大的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讓手機變身電腦配件的推薦,也歡迎在評論區進行交流分享。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eb607d8e9f094ff73032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