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檔 " 愛情片刺客 " 選手落落又來了!
朋友們,捂好錢包,快跑。
2018 年 [ 悲傷逆流成河 ] ,豆瓣 5.8,收割票房 3.57 億。
2020 年 [ 如果聲音不記得 ] ,豆瓣 3.9,收割票房 3.34 億。

2022 年 [ 遇見你 ] 。
又名: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你、婚禮的那一天。
都沒差。
反正這些國產愛情片名字都大差不差,買票甚至會懷疑買錯片子的程度。
青春傷痛文學作家落落編劇加導演,又一傷情力作。

豆瓣還沒開分,我的好友評分已來到 2.7
如果你已經看過了,你再看看我的眼里為何常含淚水。
那是我為你我人生共同浪費的兩小時的哀悼。
如果你還沒看,聽我的,跑快點。千萬別好奇。

首先, [ 遇見你 ] 無愧是七夕檔上映愛情片。
幾乎完美結合了過去幾年國產愛情片的全部通病,一點不含糊。
比如,時間線的碎片化。
110 分鐘片長。
李汶翰、徐若晗兩位男女主演從高中生一直演到大學生再到職場人。

時長被切割、平均分配在:
2007 年的福建、2009 年的北京、2015 年、2016 年,再到 2018 年。
要不是全片有李汶翰那一張從頭面癱癱到尾的臉,我都要懷疑在看短片拼盤電影集了。
其次,矯情懸浮,無語凝噎。
[ 遇見你 ] 在劇情簡介里寫道:
「女孩在最美好的青春里,遇到了一個想要勇敢去愛的男孩,18 歲那年 ......」吧啦吧啦——

停一下下。
這是在劇情簡介里就已經開始 PUA 女孩們了?
永遠,別信,這種話。
青春很好,但無需 " 最美好 " 的定語。正是因為此類定義,才會助長年齡焦慮。
無論哪個年齡的一見鐘情、激情四射,都可能發生。
但當然,我們的國產愛情片,只會從 18 歲開始的老一套。

18 歲時,福建的海邊小城。
一個是小城中的樂觀開朗女孩余驕陽,一副沒心沒肺的樂天派。
被同學叫 " 垃圾桶 " 也毫不在意,只和外婆感情深厚,相依為命。
一個是在高壓的高三才轉學來的男孩周燦,熱愛畫畫,性格老成,卻有一個焦慮嚴格的媽。
是女主的支持,才讓他在被母親扔掉畫筆之后,有了暗里偷偷作畫的喘息空間。

電影前半段的校園青春片情節,算得上風格大雜燴。
有嘗試搞笑。
比如,那幾個妄圖欺負轉學生男主的小混混差生,抖機靈、整段子,非常賣力,但效果一般。
有純情部分。
比如,當地臺風天,男主參加專業繪畫比賽卻忘記了帶準考證,女主雨中送證。

兩個人頭頂亮色垃圾桶手拉手交接在暴風雨中一幕,成為這片看完唯一有記憶點畫面。
( 前提是,不要問街邊臟得要死的垃圾桶怎么套頭上的這種事?除非你浪漫過敏。 )
有嘗試碰觸一些現實。
比如,孩子們考試壓力之下,父母的焦慮癥,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問題。
于是,這也給了男女主靠近與交心的合理可能性。
但是,誰又能告訴我,女主為了幫助閨蜜逃避中考壓力就在考場將對方試卷撕了的橋段。
究竟是哪位神仙喝了多少才能想出來的?
這也太 ...... 發瘋文學照進現實的離譜程度。
是的,即使是本片相對能看的前半段校園青春部分,也不能細思,會被離譜到。

當你無語校園部分后半段怎么就如按了快進鍵:
怎么就高考完了?怎么就親了?時。
[ 遇見你 ] 用二度加速跑步來到成人北京場告訴你,你剛才只是開 0.5 倍速而已,之后才是 2 倍速。
成年人,果然沒有愛情啊。
如果說,前半段還有一些浪漫制造的用心設計。
那后半段,就是反反復復的女主哭、男主面癱;女主哭、男主面癱;女主哭、男主面癱。

哈嘍,喂,言情片男主們。
臉部肌肉還好嗎?繃了一整部電影有累到嗎?是跟樂華的隊友王一博學的表演嗎?
就問。
面癱 ≠ 高冷 ≠ 內心層次豐富的演藝圈通用道理,什么時候才能通知到這些年輕男演員啊?
我不想再看女主可愛、靈動、活潑、熱情,情緒豐富,表達與共情能力絕佳。
永遠滿腔熱情對著一個機器男人釋放了 ( 好累! ) ,可能人家還沒機器人能給到的反饋多。
當然,中肯的說,國產愛情片機器男人的塑造也不能全怪到演員身上。
就這個單薄比紙片人還不如、刻板如患情緒表達障礙、冷漠如將愛情玩成 PUA 大業的男主人設來說。
即使讓菅田將暉來演,也很難說有多大發揮空間。
這當然是主創在創作上的偷懶 ( 也可能是能力不足 ) 。
[ 遇見你 ] 在主題和呈現形式上,都很類似由坂元裕二編劇、菅田將暉與有村架純主演的日本愛情片 [ 花束般的戀愛 ] 。

講述的也都是一對男女從學生時代純愛發生、到經歷職場社會化之后戀愛消逝的過程。
[ 遇見你 ] 也有很大篇幅給到男主的北漂社畜生涯。
永遠完不成的加班;
永遠被甲方 pass 的恐懼;
永遠在被畫大餅 PUA 的未來。
一直到女主在老家的外婆去世,在對方最需要的時刻,男主選擇了留在北京完成工作。

兩人矛盾到達了最高點,愛情消逝也有了具象的瞬間。
但是。但是。不同的是。
[ 遇見你 ] 不會讓人產生他們分開 " 好遺憾!""be 美學 " 的強烈感受在于:
他們的愛情甚至都沒建立。
要知道, [ 花束般的戀愛 ] 花費了一多半時間,用各種各樣的細節——
從談論的共同興趣愛好 ( 押井守、楊德昌、今村夏子 ) ,到光顧的面包店,從收養的小黑貓,到彼此的朋友圈。
來建立具象的愛情這件事。

[ 遇見你 ] 完全缺失了這類行之有效的細節
也有整個從初遇、到暗戀、告白、熱戀、同居,再到走向現實、陷入矛盾直至分手的自然發展過程。


更別提這種神來之筆的細節
到了 [ 遇見你 ] ,片如其名,也只有遇見你有被好好描繪。
其他如告白、如熱戀、如同居過程,全部潦草帶過。
好似,他們從初戀三分鐘,迅速跨域到了幾年后的相看兩厭。
再加上,整個電影由女主視角推動敘事,大量旁白也只出于女主之口。
在單人視角之下,雙人相戀故事倒更像是女主自我感動的單人戀愛。

學生時代,她雨中為他送準考證;
大學同城,她跨越半個城去看他;
實習開始,她為他遠程點外賣;
職場生涯,她一邊照顧事業,一邊照顧忙碌的他。
在這部愛情片中,你甚至很少看到兩人真正的交流、互動,大部分都是一些符號化的戀愛場景。
于是,當結尾兩人毫不意外走向 be。
你甚至會松一口氣。
這一段女主常年被 PUA 的戀愛長跑終于他媽的結束了。

撒花。再見。
最好再也不見。
這哪是愛情片啊?你有在愛情片里沒看到過愛情的經歷嗎?
這大概是新世代反戀愛腦防詐騙宣傳片叭。
年輕的情侶們成雙成對走入影院,男生看了流淚,女生看了沉默。
出來后擦干彼此尷尬的淚,緊緊握住彼此的手,承諾我們下一次過節再不被爛片騙進電影院。
嗯,本片在對防詐騙意識宣傳上,做出了重要貢獻。
最后,其實徐若晗的女主還不錯。
成為了這部電影唯一讓人不反感的部分。
于是,當她說出 " 下輩子跑向你 " 這樣和 [ 穿越時空的少女 ] 經典告白高度相似的臺詞之時。

咱也只能翻個白眼,心想,算了,原諒你。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ed3662b15ec0548f61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