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 3 年,《少年派 2》回來了。
開分 7.0,還獲得預言家認證——

評分,看上去比前一季(6.5)漲了。
可很多粉絲的反饋卻是:還不如原來了。

為什么?
或許是因為,它急了——
少年派 2

01
首先,劇情急。
第一季《少年派》女主林妙妙(趙今麥 飾),上著高中,家里父母雞飛狗跳,學校里和同學經歷著青澀的友情愛情。


三年后,估摸著林妙妙該上大學了吧。
沒想到 chua 一腳油門——
林妙妙畢業當了社畜。
還在同事的攝像頭面前吐槽電視臺的選題,被炒了。

為啥跳過了大學?
想來大概是因為話題不夠。
大學離家,和父母接觸不頻繁,大學生活又沒有那么緊張、焦慮。
《少年派 2》,重心從大眾的升學壓力轉移到了就業壓力。
林妙妙被炒后換了工作。
在林媽(閆妮 飾)眼里,這是沒能力、沒毅力留在電視臺的表現。
于是,吵。

而她不知道的是,母親不僅是更年期,事業也遇到了危機 ……
兩代人的 " 就業難 " 形成對壘。
名字仍叫 " 少年派 ",但與大家期待中的少年話題,已經相去甚遠。
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覺得,原班人馬出演,原了個寂寞——
《少年派》和《少年派 2》,各過各的。
拋開連貫性。
假如你是一個新觀眾,《少年派 2》看起來怎么樣呢?
重新來看。
被炒之前林妙妙已經經歷了大起大落。
為了讓林媽高興,她謊稱自己報了考研,但其實,自己根本就沒去考。
而大學四年,自己也過得多少有些渾渾噩噩。
更不要說,這座大學本身,是本地的一所二本。

學歷沒有什么競爭力。
進入到職場的第一重困境就是內卷。
公司那叫一個狼性文化。
來到公司的第一天,妙妙就被眼前的陣仗嚇了一跳,因為自己的主管,正從公司的行軍床上醒來 ……
而妙妙想要留任轉正,只能比這些人更拼命。

加班、熬夜、高壓。
聯系最近的杭州女孩猝死新聞,簡直是在年輕人的雷點上瘋狂蹦迪。
但妙妙清楚:想要留在優質平臺上,實現自己的媒體夢,她必須抓住機會。
況且,她不做,其他人都排著隊搶著做。而且說不定,比她成本更低,也更任勞任怨。
所以當同事打趣,說陌生外賣里有老鼠藥,她也能無所謂地一笑:
我賤命一條,都配不上那老鼠藥的錢。

錢是沒什么盼頭。
愛情,有,但不多。
上一部結尾,學神錢三一(郭俊辰 飾)沒對妙妙說出口的感情,是多少人的意難平。

那么在這一部里,善良的編劇就會幫你加倍虐回來。
大學期間,妙妙飛去錢三一所在的歐洲,但錢三一因為導師自殺和科研壓力,完全沒有顧及妙妙。
聽聞錢三一回國的消息,妙妙賭氣投身于師兄呂佳維(胡家華 飾)的懷抱。
最后是妙妙撞破呂佳維劈腿,兩人爭吵視頻被呂佳維未婚妻私自拍下并發布,輿論嘩然。
當你涉世未深,也不懂得保護自己,那么,你將難免招來不懷好意的獵手。

網上有個說法:20 到 30 歲,是人生中的至暗時刻。
跳出了學校和父母的庇護,突然間要面對學業、事業和感情上的重大決定,但你擁有的資本卻處在最低點。
林妙妙,就是所有陷在這三重困境里,精疲力竭的年輕人的縮影。
02
《少年派 2》的另一面是。
中年,汰。
林媽王勝男的處境,一點不會比妙妙好。
她早已不是排球隊教練。
年老體衰,傷病纏身,換來的不是體恤,而是領導的諷刺打壓、惡意調崗:經驗豐富、技術過硬的她,一夕之間變成看器材、做保潔的老阿姨。


驕傲如她,為什么不走?
為家中一日三餐,忍辱負重罷了。
所以這一次的采訪,她其實沒有資格出鏡。
但比起同事的鄙薄,她更害怕家人的眼神。
所以她低聲下氣地向新任教練請求,自己能不能,只是坐在教練席?

她甚至不求發言的機會,只求能夠看看女兒初入職場、意氣風發的樣子,在女兒面前假裝,自己還是那個精明強干的母親。
這小小的私心,并不過分。
換來的卻是真相揭穿火辣辣的耳光,告訴她,這謊言無以為繼。

于是,她背著林爸打開電腦,改起了簡歷。
又在本應知天命的年紀,不安天命地去健身房、武術隊面試。
可如果青春正好的林妙妙都求職困難,那 51 歲的她,又能有什么機會?

職場失意,王勝男卻并沒有什么時間喘息。
因為她還需要兼顧家庭生活。
首先,整部劇中,照顧家人飲食起居的,似乎總是王勝男。
其次,她還要時不時應對林爸的突然甩手,冒著遲到的風險接送小兒子去幼兒園。
每當她抗議,林爸總會祭出糖衣炮彈:" 賢妻良母!"

但她真正的心病,卻還是妙妙的工作。
為什么?
因為女兒的今天,恰似當年的自己。
而正是當年行差踏錯的自己,串聯起了今天所有的不幸。
正是因為自己沒有在專業上深造,導致了她可以被隨隨便便炒掉;
本就焦頭爛額的家庭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也因此,看著處在同一人生階段的女兒,她才會如此不顧一切,想要遏制女兒靈活隨性的擇業觀。
并且在發現女兒早就被電視臺炒了以后,如此怒火中燒。


但她忘了,悔恨是種很可怕的東西。
因為過去的一切,注定無法改變。
那么,如果無法改變自己,就改變他人;如果無法改變過去,就控制現在。
于是,她成為了一個高壓、恐怖、被嫌棄的母親。
王勝男和林妙妙,其實很像。
她們總是忙碌,總是焦慮。
如果一定要比,也許王勝男的焦慮更勝一籌。
因為林妙妙只需要為自己焦慮,而王勝男不僅要為自己焦慮,還要替女兒、丈夫、兒子焦慮。
年齡歧視、職場危機、就業困難、家庭平衡、日常雜務。
王勝男是這個社會所有焦慮的百科全書。
03
許多人說,《少年派 2》變味了。
它變得灰暗、沉重,沒有了前作中的明亮和輕盈。
Sir 覺得,吵架本身,當然沒有問題。
當全社會的焦慮匯聚在同一屋檐下,兩個不了解彼此苦痛的人強行溝通,那這一架必須吵。
我們在觀看的同時,就像找到了 " 互聯網嘴替 ",能把自己感同身受的社會問題,酣暢淋漓地發泄出來。

但是《少年派 2》問題在于——
它急于匯總一批網絡話題,集火輸出。
卻又無法深一步探討,只用一個個啼笑皆非的喜劇掩蓋。


在回避了真正的痛點后,觀眾真的能一邊焦慮,一邊釋然地笑出來嗎?
母女兩人形同水火。
本可以作為潤滑劑的父親,除了提供笑點,編劇好像沒有給他別的任務。
教導女兒和妻子——
" 怎么跟你媽說話呢,這么多年了 "。
" 好好說話嘛你 "。
" 再怎么說,這不也是親生的嗎 "。

發現了沒有,全都是正確而無用的廢話。
好好說話,也許有助于解決問題。
但好好說話,只是說話的方式,不是內容。
只說 " 好好說話 ",卻沒用 " 好好說話 " 的方式,討論任何實質性的內容,那就一定對解決問題,毫無幫助。
畢竟學歷內卷、狼性公司、情感迷茫、年齡歧視、職業與家庭的平衡,全都不會因為僅僅說了 " 好好說話 " 四個字,就自動消失。

當王勝男拿著驗孕棒,感慨懷孕的辛苦,事業的犧牲,以及感到困擾,為什么兒女雙全的她依然不幸福、睡不著。
林爸在一旁再三發出鼾聲。
當二人吵架。
林爸找人吐槽王勝男的難哄、更年期、脾氣大、惹不起、太難伺候,自己則伴君如伴虎、心累、疲于壓下她的各種念頭;
當王勝男奪命連環 call,導致林爸分心撞車。
明知妻子女兒忙得焦頭爛額,但其實并無大礙的林爸,選擇假裝因車禍耳聾,并接受兩人的照顧。


他好像永遠不用深入參與到女兒和妻子的焦慮中。
在他看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
哄、壓、伺候。

我們什么時候會用這些詞?對付小孩子的時候。
為什么?因為小孩子的想法,太不理智、太不現實。說白了,不需要認真對待。
所以,我們用一顆糖、一個 iPad,就能打發。
總而言之,面對孩子,我們居高臨下,我們覺得自己的判斷力一定勝過對方。
再看林爸對小兒子說的那句話:兩個女人吵架的時候,你最好離遠一點。
遠,是拒絕,是漠視,是不關心你真正的遭遇;
至于把一切歸因于更年期,以及車禍裝聾,同理。

正是這種拒絕和漠視,把本就深陷悔恨、失意的王勝男,變得愈加羞恥和瘋狂。
還記得王勝男深夜改簡歷嗎?看到林爸過來,她立刻合上了電腦。
細小的習慣,最能說明問題。
之所以隱藏,是因為她知道自己的弱點不會被重視、被呵護,所以干脆,不要讓它被看見。
正是因為習慣了隱藏自己的弱點,她變得極端要強,把自己從人生不幸的祥林嫂,變成了外強中干的河東獅。
而這河東獅,進一步把自己從丈夫和女兒的身邊推開。這個惡性循環,正是林家的癥結所在。

這里,Sir 不得不欽佩閆妮對人物的理解。
但 Sir 不是說,反映灰暗,并不是評判好壞的標準嗎?
而處理灰暗的態度,才決定了劇作的優劣。
那就看《少年派 2》處理灰暗的態度:
總是在爭吵最焦灼處,用春晚式老梗打斷;
對并未在婚姻中起到積極作用的林爸,致以同情、支持。


左手反映問題,右手就用戲謔淡化。
甚至共情無憂無慮的林爸,而讓社會問題的匯聚點,王勝男,無語失聲。
這很奇怪。
因為如果《少年派 2》想做針砭時弊的現實主義劇,那么它不該埋梗淡化苦難;
而如果它想做老少咸宜的家庭喜劇,那么它又違背了喜劇的初衷。
因為喜劇的精神,絕不是弱者無力翻身、遭到進一步污名,強者逍遙自在、得到進一步推崇。
不是苦難持續的不被看見,并把它當作笑料,故作輕松。
而是反過來,在笑聲中照見每個人的辛酸不易,心情沉重。

《少年派 2》要的太多。
它既要現實的討論,又要合家的歡笑。
也難怪豆瓣網友紛紛吐槽:拍的太多、亂七八糟。
04
聊完林媽林爸,Sir 還想聊聊本劇的熱搜專業戶,錢三一同學。
別慌,三一是個好孩子。
只是在隨劇情瘋狂揚起嘴角時,Sir 卻越快樂,越不安。
因為對于妙妙來說,錢三一這顆糖,投喂得太過不偏不倚。

首先是身為清華學神的他,因導師自殺和科研失敗患上抑郁癥,回到了妙妙所在的小城;
其次是他回國后人際關系極為簡單,只有一個清湯寡水,毫無男女私情的大姐姐;
然后是不足為慮的情敵呂佳維,惡行累累,就差把 " 渣男 " 二字寫在臉上;
最后是三一對妙妙無條件付出,并爆出金句:其實我是免費的。
他不僅免費,而且作為學神,無敵好用,許多次幫妙妙化險為夷。

甜嗎?當然。
只是越看,越覺得這一切安排,像大數據的推送般,私人訂制,精確狙擊。
狙擊的對象,正是每一個像妙妙一樣,渴望安全、免費、必要時還很好用的愛情的,身心俱疲的年輕人。
什么情敵,什么誤會,都不過是在絕對安全的前提下,增加刺激的小小調味。

至于本該得到我們質疑的學歷內卷、狼性公司,和親密關系中的問題,它們都沒有受到任何挑戰:林妙妙找到了工作,成為最努力的卷王,談著最理想的戀愛。
受到社會規則迫害的人,反而開始在這個秩序里,如魚得水;
而問題百出的社會規則本身,則在這場輕松愉快的磕糖狂歡中,面目模糊;
正如林媽聲嘶力竭宣泄著的中年危機,在林爸的插科打諢中,淪為一個個詼諧的橋段。

又是前腳把問題擺上臺面,后腳就蒙上一層輕紗。
在這一層意義上,Sir 甚至覺得,林爸和錢三一,并沒有太大的差別。
雖然一個是情感缺席的丈夫,一個是天降神兵的完美奶狗。
一個習慣性地推開你的問題。
告訴你,你就是想太多,太小題大做了。
一個是假性解決了你的問題。
職場內卷?年齡焦慮?讓虛擬小奶狗舔舔你就好了呀。
這樣的愛情甜嗎?
或許,很多人就需要這一口甜,管不了工業不工業了。
可是也該記得被另一種愛情打動的樣子——
那個沒那么隨叫隨到、沒那么聰明、也沒那么單純,但依然笨拙地陪伴你經歷問題、反抗問題的普通人。
是《怦然心動》里勉力成長的 Bryce,是《喜劇之王》里摸爬滾打的尹天仇,也是今天市場拋棄、觀眾也沒有耐心和勇氣去直視的平凡人。


但是不要忘了,現實生活里的愛情,需要這樣的人。
我們自己,也該成為這樣的人。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雅努斯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ed3a228e9f093d1b6665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