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5 日,《乘風破浪的姐姐 3》總決賽播出。
作為近些年爆火的 " 她綜藝 ",《浪姐》系列一手造就了現(xiàn)象級爆款," 姐姐 " 們代表的精神和氣質,唱出的風采和魅力,不知讓多少觀眾著迷。
番茄君也感嘆時光飛逝,一轉眼,《浪姐 3》都播出近 4 個月了。
從第一期全陣容首發(fā),到王心凌男孩火遍全網,多少人都是一期一期追過來的。

可誰能想到,制造一波又一波話題度的《浪姐 3》,卻在總決賽,讓人意難平。
雖然有 10 位姐姐成團出道:王心凌、鐘欣潼、鄭秀妍、于文文、譚維維、薛凱琪、郭采潔、張?zhí)鞇邸⒉套垮⑻圃娨荩@期將近 220 分鐘節(jié)目,槽點和意外著實有點多。
根據(jù)網友們的彈幕,節(jié)目組的策劃和姐姐們表現(xiàn),至少有兩個槽點和三個意外,是我之前沒想到的。

《乘風破浪的姐姐》已經舉辦了三期,大多數(shù)觀眾喜歡這檔節(jié)目,不僅僅是因為 30 位姐姐在成團競賽過程中表演、付出、努力和 PK 的過程,更大程度上,是想在最后的總決賽,看一看自己喜愛的選手能拿到什么名次,甚至會不會當選總冠軍。

就跟看足球賽一樣,懸念揭曉的那一刻,才是只屬于 " 總決賽 " 最大的刺激。
但在《浪姐 3》的總決賽,這種刺激卻被剝奪了。
《浪姐》改名《乘風破浪》以來,總決賽的形式也發(fā)生了改變,從直播變成了錄播。

總決賽在 8 月 1 日錄制,錄制當天,成團名單就提前曝光,懸念就提前揭曉了。
" 王心凌奪冠 " 的詞條甚至沖上熱搜,《浪姐 3》的結果已人盡皆知。

收官之夜,懸念全無。
謝娜揭曉總冠軍之前,雖然做足了鋪墊,臺下觀眾也給出了最熱烈的呼聲,但電視機前觀眾的觀感,卻早已大大降低了。

雖然聽到自己名字的時候,王心凌難以置信,并從左右再三確認自己聽到消息的準確性。
然而我們知道這個結果,已經四天了。

人氣爆棚的 " 甜心女王 " 王心凌獲得冠軍不負眾望,但在我們眼里,卻遠沒有看到她唱跳《愛你》時的那種激動和喜悅了。

作為一檔全民關注的綜藝節(jié)目,芒果有能力也有水準將《浪姐 3》的決賽做到最好。
不過在姐姐們的造型上,翻車卻比耀眼多。

相較而言,王心凌隊的團體服是比較好看的。

她們選擇了純黑色系的辣妹裝,雖然服裝里有短褲,有短裙,有吊帶,但總體風格是統(tǒng)一的。

尤其在表演時,服裝和燈光、布景、舞臺以及節(jié)奏的適配度都很好,既瀟灑又性感。

在表演中,這身統(tǒng)一且有個性的服裝加分不少。

除了這身黑色的服裝,王心凌隊在后面的服裝也讓人眼前一亮。

在表演純唱歌舞臺時,全隊穿上了童話里公主一般的仙女紗裙。

遠遠看去,服裝色彩艷麗,奪人眼球。
其實細細看,每個人的裙子色彩和款式都不一樣,配上俏皮的頭飾,伴以優(yōu)雅的走位和悅耳的歌聲,是一種別樣的視覺享受。

不夸張地說,每一條裙子單穿出去走一走紅毯,也不會覺得違和。

舞臺效果也拉滿了。

反觀譚維維隊,造型就比較不搭。
譚維維隊的隊員們,衣服和著裝不是很統(tǒng)一,看著不像是一個團體。

齊溪選擇了一身銀色的單肩抹胸裙,裙子還是露臍風格,下邊配黑色的鞋子,單看沒什么問題,但放在整體中太過顯眼;譚維維的走的是知性風,倒像個白領麗人;張薔像剛從歌廳出來;郭采潔像剛當完伴娘 ……

不光這套衣服,他們的另一套衣服裝扮更加雷人。

渾身羽毛的郭采潔亮閃閃的,在粉色系的團隊里十分扎眼,大紅、黑色和銀色的服飾搭配并不自然,而且有的穿涼鞋,有的穿皮靴,有的穿高跟,有的穿厚底,活像個鄉(xiāng)村舞團。

前后穩(wěn)定發(fā)揮的,要屬鄭秀妍隊了,起碼在造型上,鄭秀妍隊無功無過,雖然沒有什么值得驚艷的地方,但也沒什么失誤。

最后,也是最大的槽點。
番茄君想破腦袋也沒想到,整個晚會造型上最不忍直視的,居然是姐姐們公布成團名單時的 " 團體服 "。

沒錯,就是這一溜死亡芭比粉。

站在充滿 feel 的舞臺上,這一串紅色的姐姐們,看起來十分違和。

雖然每個姐姐只是色系相同,但放在一起,卻總給人一種廣場舞的既視感。

這還是有打光和濾鏡的情況下,沒有了濾鏡,整個畫面就更加難以治愈了。

細細看一下每一位明星的服裝吧。

薛凱琪的裙子像直接把被子披在了身上,郭采潔的身材本就纖細,連體裙卻選擇了鏤空,看起來十分尷尬。

王心凌的亮片短裙其實還不錯,但不知道為什么,造型師給她以及其他的姐姐,都配上高高的厚底鞋,似乎在刻意延尋著 " 土到極致便是潮 " 的真理。

之前一直吐槽阿嬌的 " 厚底 + 褲襪 " 的奪命殺馬特鄉(xiāng)野風裝扮。

好嘛,這次全用在姐姐的成團夜了。

更雷人的,是譚維維。
好好的實力唱將,愣是穿成了 " 大鵬展翅 ",兩個胳膊展開的瞬間,下一秒已經腦補到她乘勢而起的鏡頭了。

所有的造型中,除了王心凌,也就鄭秀妍好看一些。

粉色帽子略顯年輕,心型的耳釘很顯臉白,尤其蜷曲的卷發(fā),更多了一絲青春的氣息。

但整個決賽里的 " 粉色轟炸 ",還是太多了一些,亂花漸欲迷人眼,番茄君看完,感覺審美都被重塑了。
前兩期《浪姐》,在最后的拉票環(huán)節(jié),隊長都會有一次精心排練的表演,為自己的隊伍拉票助威。
可惜在《浪姐 3》中,這個環(huán)節(jié)被完全取消。

觀眾原本都在期待,王心凌、譚維維、鄭秀妍三位隊長上臺后會有一段精彩的表演,可什么都沒等到。
三人上臺后,就在謝娜身后尷尬地站著,三位副隊長在臺前。

大家說了幾句話,放了一些 VCR,感動得哭了一會之后,投票就開始了 ……

隨后,觀眾還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三位隊長就已經走進舞臺,不是通過表演的方式,而是通過 " 喊話 "" 發(fā)糖 " 的方式,讓臺下的觀眾投票。

票數(shù)的統(tǒng)計是光速的,鄭秀妍隊毫無征兆地拿下了票數(shù)第一,很多人也看得有點懵,不知道這個進程到底是怎么安排的。

相比之前的表演來說,呼喊拉票的方式,自然是 " 省力 " 了不少,但也有偷工減料的嫌疑,畢竟比起一場精心準備的表演,喊幾聲甚至都不用排練。
這也讓對《浪姐 3》決賽隊長拉票環(huán)節(jié)充滿期待的觀眾有點小失望了。
我們看一下成團夜的最終排名,王心凌、鄭秀妍、于文文分別以 305、283、269 票位居前三,之前大熱的譚維維,落到了第四。

作為觀眾最喜愛選手的排名,排名本身當然沒什么問題,只是大多數(shù)觀眾,都在為譚維維可惜。

因為根據(jù)之前節(jié)目中的表現(xiàn),譚維維無論是實力、唱功還是綜合成績,都完全有能力排在前三的。
因為一路過關斬將,很多觀眾甚至預測,譚維維有可能就是今年的年度冠軍。
冠軍這個歸屬,可遇不可求,選擇王心凌其實也沒什么可說的,但論及譚維維的能力,排不進前三,還是有些讓人意難平的。

不過,在看節(jié)目的時候,大家或許會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
那就是譚維維本身雖然排名第四,但在站位上,卻一點沒有 " 第四 " 的樣子。

按道理來說,無論是舞臺的站位還是最后合影的站位,都應該按照排名名次來。但在舞臺上,譚維維一直站在最中央,而且是最有氣場的那一個。

而在最終成團后的合影中,譚維維的站位也引發(fā)不少爭議。
原本排名第四的她,應該站在第三排。

但領完 " 年度隊長 " 的獎杯后,因為是最后一個領獎,譚維維順勢直接站在了王心凌身邊合影,相當于和第一并列了。

雖然 " 年度隊長 " 也是個比較重要的獎項,但是比起 C 位出道的總冠軍王心凌,地位自然還是要差一些的。
而這個站位,不知道是譚維維無心之過,還是節(jié)目組有意為之,從場面看,像極了一種 " 雙冠軍 " 的場面,這也成了不少吃瓜群眾無法看懂的意外。
另外,番茄君感覺比較可惜的,是吳謹言。

吳謹言是王心凌隊里唯一一個沒有出道的。
如果單論出道人數(shù),那王心凌是當之無愧的年度隊長,因為她的隊伍中出道的人數(shù)多達 5 人。
假設王心凌在第五次公演沒有選擇唐詩逸,那么吳謹言或許就可以出道了。

單論人氣,吳謹言還是很高的,只不過隨后,唐詩逸加入王心凌戰(zhàn)隊,人氣瞬間飆升,吳謹言也因此被擠到了第 11 名。
10 個名額,排名 11,確實運氣不佳,但番茄君覺得,吳謹言之后肯定也可以迎來屬于自己的爆發(fā)時刻。
原本總決賽就這樣結束了,不過最后,那英的一番發(fā)言,又讓對《浪姐 3》價值觀的討論甚囂塵上。
剛開始的發(fā)言,其實是很勵志,很正常的。
那英說:" 自己就是想成團,成團是為了要證明自己,有能力去跟自己挑戰(zhàn),其實我們成團,就是為了有更多能量,給更多的姐姐看到,我們是可以的。"

這段話,其實說的就是《浪姐》這個系列綜藝節(jié)目的核心價值觀。" 乘風破浪 " 也因此而來,女性勵志,始終是 " 浪姐 " 堅定不移的主題。
可這段慷慨呈辭后,她無意接了一句:"雖然說成了團,沒什么用。"

說完這句話的一瞬間,那英顯然意識到自己 " 嘴瓢 " 說錯話了。
她暫停了一下,尷尬得發(fā)笑,下面的觀眾也跟著發(fā)笑,臺上的氣氛卻相當尷尬。
這句話不該說,至少不應該從那英的嘴里說出來。
她是《浪姐 2》的冠軍,也是《浪姐》這個節(jié)目的收益者,雖然沒有哪個上了 30 歲甚至 40 歲的女星,會按照成團后的方式真正組成女團唱跳接通告,但 " 成團 " 這個節(jié)目核心的競爭手段,卻實打實帶給了所有選手真正的收益。

比如流量,比如名氣,比如突如其來的二次翻紅,再比如多到爆的資源 …… 等等。
新一屆的姐姐們已經經歷了太多,這 30 個姐姐拼了 4 個月,為的就是 " 成團 "。
在總決賽之夜說一句 " 成團沒用 ",不是既砸了節(jié)目招牌,也否定了所有姐姐的努力嗎?

聽完那英的講話,你看選手們的表情,這種似笑非笑的尷尬,幾乎就讓人腳趾摳地了。

而這段發(fā)言,也注定成為《浪姐 3》甚至所有吃瓜群眾節(jié)目后的談資。
雖然有這樣那樣的槽點和意外,但這四個月來,姐姐們的表現(xiàn)確實很好。
我們應該感謝,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給我們帶來的精彩表演,也應該感謝他們在相處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溫暖和力量,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啟示。
既然姐姐們在而立之后還能從頭再出發(fā),我們又有什么不可能呢?
希望大家也能在往后的日子里乘風破浪,披荊斬棘,雖然不是哥哥姐姐,但每個普通人的努力,都值得尊重,每一份向上的掙扎,都會獲得回報。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一一)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04c4fb15ec06cec2d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