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青春回來了!
今晚《浪姐 3》成團夜上,Twins 合唱了她們的代表作《下一站天后》,并復刻了 12 年前的鹿角造型。
瞬間夢回經典的 " 人人彈起 " 演唱會。


今年是 Twins 出道 21 周年。
在《浪姐 3》的舞臺上,阿嬌深情表白阿 Sa," 波瀾起伏的人生中,你就是那個不變的定數 "。
阿 Sa 說," 七年七年又七年,下一個時間循環開始了,在路上我們會乘風破浪直到白頭 "。

當阿嬌說自己 " 很喜歡組團 ",是一個 " 習慣依賴的人 " 時,臺下粉絲眼角都濕潤了。
熟悉 Twins 的都知道,她們就是這樣相互依賴,不離不棄地走過了 21 年。
從 " 戀愛大過天 " 到 " 明白愛未大過天 ";從 " 人氣不過肥皂泡 " 到 " 廿年又過去,小小女人死不去,抹走我淚水 "。
多少機緣巧合才成就了這一對,對娛樂圈來說,此后也難再遇。
趁著她們今晚又一次 " 成團 ",來聊聊 Twins 的世紀情誼。

永遠也成雙
在 Twins 組合沒有正式成立前,阿嬌和阿 Sa 已經是形影不離的閨蜜。
那時候,她們是同一家公司的藝人。
第一次見面,阿 Sa 看到安靜坐在角落的阿嬌,就覺得這個女孩好漂亮啊。
于是,像個男孩一樣過去跟她搭訕 " 你很面熟誒 "。
阿嬌個性耿直,老老實實回答,可能以前拍過雜志。
阿 Sa 順勢說自己也拍過雜志,阿嬌卻直言 " 我沒有見過 ",基本把天聊死。
這個尷尬的氛圍,換做別人,或許早就沒有然后了。
可阿 Sa 和阿嬌不一樣,她們第二天就約著去逛街,回來后一起吃飯,穿一樣的衣服,整天黏在一起,加上長得有些相似,同公司的人都分不清她們誰是誰。
也因此,才給她倆的組合起名叫 "twins"。

能迅速成為閨中密友,只有一個原因,性格天生登對。
兩人互補的性格是由各自的原生家庭造就的。
阿嬌 1 歲多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也不常在身邊,她從小被寄養在不同的家庭,光幼兒園都換了六七家。
多年漂泊,寄人籬下的經歷,讓阿嬌面對陌生環境時總是怯生生的,十分缺乏安全感,性格內向、慢熱。

阿 Sa 的家庭也不完整,父母在她 12 歲時就離婚了,但與阿嬌不同,阿 Sa 的父母給了她健全完整的愛。
父親為了更好地照顧阿 Sa,一直沒有再婚,還做匿名粉絲支持女兒。
沒有和阿 Sa 生活在一起的母親,則對她格外關愛,覺得只要她健康快樂,哪怕做小巴司機也好。
從小被寵大的阿 Sa,養成了活潑開朗、大方自信的性格。
完全相反的個性,反而成了她們相互吸引,相互扶持的原因。
習慣待在暗處的阿嬌,需要外向的阿 Sa,時刻把她拉出陰霾。
而活潑的阿 Sa,也得靠內斂沉穩的阿嬌為她兜底。
能夠給予彼此安全感、信任感,是一段女性友誼建立,并能長久維系的基礎。
不過,再合拍的朋友,一旦捆綁在一起工作,多少會出現嫌隙。
入行前三年,別人常常拿她們比高下,她們為了第二天還能繼續在一起工作,憋著不溝通,意見不同也不敢戳破,久而久之心里有了疙瘩。
在一次旅行中聊天,才發現是有人在故意破壞她們的關系。
阿 Sa 說,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們有了一個共同的敵人,心里的疙瘩就解開了。

來源 | GQ 報道
這種合體對外的觀念,一直貫穿在她們的友情里。
在《浪姐 3》里,謝娜問兩人吵過架嗎?
自稱是 Twins 粉絲的于文文搶先回答 " 肯定吵過吧 ",在旁人看來,關系再好的姐妹,也不太可能不吵架,但是阿嬌和 Sa 同時搖頭——
她們 22 年都沒有吵過一次架。

阿 Sa 和阿嬌,一個不喜歡吵架,一個吵不起來。
不過更主要的原因是,吵架會說出傷人的話,讓彼此心里有根刺,這樣她們就沒辦法繼續在一起工作了。
她們友情的建立,不只是為了滿足彼此的情感需求,而是夾雜著明確的目標與使命感——
把共同努力建立起來的 Twins 做好。
也出于這個共同目標,她們才會主動去克服影響她們關系的因素。

Twins 出道 20 周年,她們接受魯豫的采訪時,阿 Sa 說過一句話:
" 好像‘楚門的世界’,(在媒體和大眾的觀看下)我們就是這樣長大的。"
所以她們的關系之所以牢不可破,除了內在的性格合拍,外在的捆綁關系,還有一個原因——
身在 " 楚門的世界 ",能依偎的只有彼此。
2001 年,20 歲的阿嬌,19 歲的阿 Sa,尚屬稚嫩之際,就被打扮成清純靚麗、活力四射的形象,一同塞進了八音盒的玻璃罩里供人欣賞。
在觀眾看不見的暗影里,兩個人一起經歷狼狽,彼此安慰,這樣的陪伴終究是唯一的。
拍《見習黑玫瑰》時,有一場洗泡泡浴的戲,畫面看著很干凈,其實浴缸里的泡泡很臟。

她們拍完當即應該洗澡的,但因為趕工,時間太緊張,只能到一個逼仄得只容得下一塊鏡子、一個洗手盆、一個廁所的地方,用毛巾蘸著桶里的熱水擦身子。

不止這一場戲,她們連續好幾個戲都是這樣趕時間洗澡。
在 2017 年的真人秀《心路》里,當主持人朱丹聽到 Twins 可以共用一個衛生間、一個淋浴頭洗澡時,很驚訝。
不過對于一起熬過苦日子的 Twins 來說,這太尋常了。
有一次阿嬌累得睡著了,阿 Sa 不忍吵醒她,直接幫她卸了妝,阿嬌全程都沒有醒。
她們互相陪伴著長大,彼此的存在也讓對方安心。
阿 Sa 曾說,做組合最棒的地方是當記者問尖銳的問題,對方一定會挺身而出幫你解圍,還有,如果一個人累了,那個人會打起精神撐著,像門衛一樣守著你。
2018 年阿嬌結婚,阿 Sa 在婚禮上泣不成聲地說——
17 年前我們兩個什么都不會,只會制造混亂,這么多年起起跌跌,但好在都是一起跨過去,到了今天看到她嫁人,心情很難形容。

不論是觀眾還是她們自己,都把 Twins 看作是一體的,她們也早就習慣了合體出現。
正是感情和工作上的不可分割,才有了后面面對危機時的不離不棄。

這種不舍不棄,大于天和地
2008 年 -2010 年,是 Twins 事業的低谷。
在此期間,她們遭遇了兩次危機,一次是 2008 年照片門事件,一次是 2010 年阿 Sa 隱婚四年后離婚。
精心維護的玻璃罩碎了,她們不得不踩著碎片走出來。
2008 年事件爆發后,手足無措的阿嬌,第一個出來開記者招待會,那句 " 很傻很天真 " 被群嘲多年,無疑是一次讓事業雪上加霜的公關慘案。
后來,阿嬌在《志云飯局》上回應,她站出來是為了給阿 Sa 一個交代:
如果我不出來,所有人都會追著她問。
那段時間阿嬌無法工作,阿 Sa 不僅要一個人承擔兩個人的工作,還要應付記者不斷追問阿嬌的事。

在這種情況下,阿嬌沒辦法躲起來,留下阿 Sa 一個人去面對。
當阿嬌選擇站出來時,阿 Sa 也從沒想過和對方割席。
在《非常靜距離》上,主持人問阿 Sa,在阿嬌無法工作的兩年里,有沒有想過徹底單飛,阿 Sa 說:
為什么大家都覺得,一個人好,就不用兩個人了
為什么不能想,一個人好,那兩個人會更好

在兩人出道 10 年的專訪中,阿嬌回憶當年時說 " 不想因為我的事而拖垮她 "。
阿 Sa 突然激動,打斷她 " 你以后都不要再說(拖垮)這兩個字 "。


她們不愿把對方看成一種阻力或負擔。
雖然最后在公司的要求下,阿 Sa 還是一個人出了專輯,叫《二缺一》,一些喜歡 Twins 的粉絲覺得是阿 Sa 拋棄了阿嬌,所以不買她的專輯。
可阿嬌知道后,特意跑到粉絲網頁留言,說為什么你們要這樣對她,是公司一定要她這樣做的。
兩年后,口碑危機同樣發生在阿 Sa 身上。
她跟鄭中基隱婚的事被曝光,一時間 " 撒謊精 " 的帽子朝她扣來。
兩人開記者發布會承認已婚,同時也決定離婚,但未說出離婚原因。
發布會上鄭中基哭哭啼啼,看起來受情傷,之后阿 Sa、陳偉霆的戀情曝光,媒體輿論都同情男方。

阿嬌看不慣,發微博稱:" 真的,公道自在人心!你(指阿 Sa)不說出離婚原因,對他已經算仁至義盡了!錯不在你,你要知道我們都很愛你的!"
在低潮時,阿嬌和阿 Sa 互相支撐,那種感覺就像——
就算全世界都要放棄你,你知道有一個人一定會在你身邊;就算全世界都不喜歡你,那個人也一定會喜歡你。

作為 " 共享同一條命 " 的 Twins,經歷過 " 這種不舍不棄,大于天和地 " 的時刻,早已不是簡單的友情、姐妹情可以概括。
她們的關系無法定性,也不可復制。


假如感激我運氣,不如多得有著你
如今的她們,一起風風雨雨 21 年,兩人都有著某種 " 超越性 ":
一是彼此關系超越了普通的組合情誼,或是娛樂圈友情;
二是狀態的超越,有種經歷起起落落后的平靜。
《浪姐 3》里,趙櫻子錯把阿 Sa 認成了阿嬌。
阿 Sa 白眼都翻出去了,還是跟阿嬌嘻嘻哈哈地說明情況,阿嬌聽完覺得好玩也笑起來,毫不在意。


不論趙櫻子是不是故意,把人認錯,本就不太尊重人。
但兩人處理得很有分寸,當個笑話翻篇了,可阿 Sa 也不忘敲打對方一句 " 你(跟阿嬌)聊了一天還把人認錯,太好笑了 "。

這樣的反應,被不少人夸情商高。
但與其說是情商高,它更像是一種經歷一切后的輕拿輕放。
就像出道 20 年的紀念歌曲《小小女人》里所唱," 坐在過山車看人生 "" 想追風箏與風卻跌倒 "" 從高峰一刻不免瞬間下沉 "。
但 " 放低婚紗,穿過風沙,留在額上舊創傷,平靜結疤 ",領悟到 " 簡簡單單不算差 "" 小小女人死不去 "。
不管她們是以少女模樣示人,還是如今年過四十的姐姐,在她們身上,那股熬過風浪后 " 還活得好好 " 的生命力,一直都在。
當年出道時,霍汶希擔心她們倆太年輕,壓不住臺,就讓她們在舞臺上打 " 側手翻 "。
她們覺得很幼稚,像馬戲團雜耍一樣,同公司的人也笑她們。
沒想到最后舞臺效果很好,從此,側手翻成了 Twins 的標志性動作。

40 歲時,她們在浪姐舞臺上,又一次打起了 " 側手翻 "。

有意思的是,就如一個 " 側手翻 " 的小動作,打足二十年,便成了兩人的標志一樣。
在 twins 這段酸甜苦辣皆有的友情里,一起抵擋風雨固然也令人動容。
但最能體現情感的厚度與獨特性的,反倒是一些不起眼的細節。
2017 年兩人錄制《熟悉的味道》,一開始阿 Sa 阿嬌是分開的,阿嬌先跟李詠和羅希去了 ktv 包房。
夾在兩人中間的阿嬌,狀態緊繃,尷尬得不知道要干嘛。

直到阿 Sa 推門進來,阿嬌馬上露出笑容,整個人肉眼可見地松懈下來了。

在節目的安排下,阿 Sa 還原了兩人第一次見面的場景,跟阿嬌說 " 你很面熟誒 ",阿嬌笑得直彎腰。
原本籠罩在她身上的僵硬與防備,因阿 Sa 的到來而融化。

無論周圍分裂成多少個平行世界,她們好像永遠在同一個宇宙,永遠同頻。
她們的關系不是世界上的另一個我,而是世界上我的另一半。
在出道 10 年專訪時,主持人讓她們說出彼此的優點。
阿 Sa 夸阿嬌 " 她好正啊 ",這個 " 正 " 不僅指外表,還有性格。
不快的人和事,只要她不在意,就會很快遺忘,她記不住別人對她的不好。
阿嬌則說阿 Sa,目標很清晰,有很多主意,在音樂上都會順從她。
阿嬌在阿 Sa 面前很愛笑,阿 Sa 說不管我說什么她都會笑,好像我花錢雇她笑一樣。
可是阿嬌由于童年的遭遇,從小是不愛笑的。
直到進了公司,遇到了阿 Sa 和其他伙伴,才開始慢慢有了安全感,才慢慢愛笑起來。

她們兩個人之間的情感,有種越過了利益、博弈與私心的理解與信任。
這 22 年間,她們是閨蜜、工作伙伴、戰友、親人。
這樣的女團關系,除了 S.H.E 尚能跟她們比較一番,再也不可能有了。
先不說內娛大多數女團分屬不同經紀公司,互相競爭,以及限定團不可能長久的現狀。
光是一起陪伴二十年的漫長時光,在黑暗中互相扶持的過往,都突顯出——
Twins 作為女團的不可復制。
即便單就女性情誼來講,她們也不可多得。
如果說《我的天才女友》里的女性復雜友誼是現實,是兩個女性相互共情,依賴,但也免不了嫉妒、暗暗比較與博弈的經歷。
那么,Twins 則是理想。
我們看著它從稚嫩輕盈的少女友誼,一點點地變得厚重,最終成為無法分割的兩個個體。
沒有娛樂圈慣見的趨利避害,互撕互損。
就像那首《下一站天后》,唱到今時今日,也多了幾分況味。
幾多愛歌給我唱 還是勉強
臺前如何發亮
難及給最愛在耳邊
低聲溫柔地唱
在社會環境急劇變化,什么都可能變化,什么都是轉瞬即逝的當下。
我們比以往更渴望攥住一些不變的價值,信任一段不變的情感。
Twins 的永不走散,雖然理想,但尤為讓人安心。
仿佛那段過往的歲月,依然還在。
青春,也還沒有褪色。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edc0d48e9f09225c56fb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