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金白銀 " 來了!近期多地發文提高城鄉低保標準,還對低保對象和特困人員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有你所在的地方嗎?
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民政部在 7 月舉行的 2022 年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指出,截至 5 月底,城鄉低保標準同比分別增 5.5% 和 7.6%。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地低保標準在超 1000 元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上海從 1330 元增至 1420 元,深圳、北京分別達 1365 元和 1320 元。
同時,上海還對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未滿 16 周歲的未成年人提高救助標準,從每人每月 1730 元調整為 1850 元。
廣州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從每人每月 1120 元提高到 1196 元,低收入困難家庭認定標準從每人每月 1680 元提至 1794 元。
深圳低保邊緣家庭社會救助認定標準從每人每月 1950 元提至 2048 元,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供養金標準從每人每月 2080 元提至 2184 元。

增加的絕對值方面,上海仍位列榜首,達 90 元 / 月。廣州、北京分別為 76 元 / 月和 75 元 / 月,四川和深圳增加了 65 元 / 月。青海低保標準增加的雖相對不高,但已連續十四年增加。
四川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低限調為 680 元 / 月,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低限調為 480 元 / 月;城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低限為 884 元 / 月,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低限為 624 元 / 月。
云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省級指導標準提至每人每月 700 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省級指導標準提至每年 5343 元 / 人,折合每月 445.25 元。此外,云南還將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省級指導標準統一提至每月 910 元。
青海將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月人均提高 28 元,也為每月 700 元,增幅 4.2%;農村牧區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年人均提高 492 元,提至每年 5676 元,增幅 9.5%。
貴州城市低保平均標準提至 679 元 / 月,增幅 3.5%。其中貴陽市各區、清鎮市、貴安新區,保障標準為 725 元 / 月;貴陽市開陽縣、息烽縣、修文縣等保障標準為 705 元 / 月;其余縣保障標準為 660 元 / 月。農村低保平均標準提至 5292 元 / 年,增幅 15.8%。
遼寧城市低保提高標準為:沈陽、大連提高幅度不低于 3%,鞍山、撫順、本溪、丹東、錦州、營口、阜新、遼陽、鐵嶺、朝陽、葫蘆島不低于 2%;農村低保方面,沈陽、大連、丹東增幅不低于 8%,鞍山、撫順、本溪、營口、阜新、遼陽、葫蘆島不低于 6%,錦州、鐵嶺、朝陽不低于 5%;盤錦市城鄉一體化不低于 2%。
揚州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則由月人均 740 元提至 770 元,增加 30 元。
發一次性生活補貼
近日,民政部和財政部印發《關于切實保障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稱,要做好低保等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為部分人群增發一次性生活補貼。據不完全統計,山西、河南、蘭州、濟南等多地發放金額超 200 元。
具體來看,蘭州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在其原來的生活補助基礎上增發一次性生活補貼:城市低保、特困供養人員按照每人 340 元,農村低保、特困供養人員按照每人 220 元的標準發放。
濟南向城市低保對象、城市特困供養救助人員等每人補貼 300 元;農村低保對象、農村特困供養救助人員每人補貼 200 元;山西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每人增發的一次性生活補貼金額也是 300 元。
河南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每人增發 210 元一次性生活補貼。此外,河南還重點關注失業人員、低保邊緣人口和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將 38.2 萬低收入人口納入動態。
云南對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按照不低于 100 元 / 人的標準增發一次性生活補貼;內蒙古自治區為全區困難群眾按照每人 100 元標準增發一次性生活補貼;天津為低保、低保邊緣戶家庭 ( 原低收入家庭 ) 、特困人員增發一次性生活補貼的標準同樣是 100 元。
湖北為低保對象按照當月補助水平、特困供養人員按照當月基本生活標準增發一次性生活補貼。湖北還稱,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可為臨時生活困難群眾按照不低于一個月城市低保標準,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
" 截至 6 月底,全國共實施臨時救助 480.2 萬人次,累計支出資金 45.2 億元;對因疫遇困群眾實施臨時救助 147.9 萬人次,累計支出資金 4.8 億元。" 民政部指出,對未參保失業人員實施臨時救助 1.9 萬人次,累計支出資金 1925 萬元。
此外,截至 5 月底,全國共有城鄉低保對象 4078 萬人。
多地低保標準上調和對特困人員的補貼有何積極作用?釋放哪些信號?
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指出,如何讓老百姓愿意花錢,敢于花錢,同時也有能力去支出,是社會保障體系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尤其是困難人員,可能遇到的生活困難更大。" 劉春生認為,無論是提高低保標準還是給予困難人員補貼,從宏觀的角度都是經濟增長的動力之一。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也表示,這次低保標準的上調,對于困難人員來說很重要。
" 對于困難人員而言,這些舉措能夠有效降低他們的生活負擔,提升生活水平。" 江瀚指出,這對于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社會保障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來源:中新經緯
(編輯 王鵬)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1b8789e780bf92c001e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