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粉絲的擁躉,難以改變的演技差,不敬業,吃不了苦的現狀,讓這些「流量明星」一次又一次的被推到風口浪尖上。
正所謂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如果有一天,當「流量明星」老了,演藝圈的現狀就會改變了嗎,那些老了的流量明星會經過歲月的打磨成為「老戲骨」嗎?
不,永遠不會。
西班牙就拍攝了這么一部電影,不僅告訴我們「流量明星」老了之后的故事,更是將演藝圈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都扒了出來。
甚至還曾獲得金獅獎的提名,它就是——
《主競賽》

一聽片名,再看海報,就知道,這部片子就是沖著獲獎去的。
雖然是荒誕喜劇,但本片可一點也不含糊。
請來的都是西班牙的大師級演員,女主是有 " 西班牙郁金香 " 之稱的佩內洛普 · 克魯茲。

男主安東尼奧 · 班德拉斯,西班牙性感男神,素有 " 拉丁情人 " 之稱。

男二奧斯卡 · 馬丁內茲,同樣也是實力派,2016 年以電影《杰出公民》獲得第 73 屆威尼斯影展最佳男演員獎。

三位主演皆是寶藏演員,而在片中,他們也相繼扮演著與現實中臨近的角色,是的,依舊是電影行業。
把他們聚集起來的,則是一位富可敵國的大富翁,回首這一生,他什么都沒有留下,只有錢了。

所以,為了讓大家對他的印象不一樣,他突發奇想決定要投資一部電影。
對于這部電影,他沒有什么過高的要求,只要能拿獎就可以。
他的目的就是想要流芳百世,讓大家記住他的存在。

于是乎,他便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托關系,花重金買下了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對抗》。

然后還找來了當下最知名的導演羅拉 · 酷娃(佩內洛普 · 克魯茲飾演),讓她全權負責操刀本次作品。

她也向富翁推薦了兩位主演,伊萬和菲尼克斯,他們同樣是當下最有名的兩位男演員。
羅拉認為,他們三人合作,將所向無敵。

只是,一切都沒她想的那么簡單 。
伊萬,名副其實的老戲骨,經驗豐富的舞臺劇演員,學院派,有實力,沒流量。
在開拍之前,他就提前深入角色,設想人物的心理以及思想,只為了讓角色更加豐滿。

而菲尼克斯,明星大腕,流量明星,他從來都不會去探討研究角色,覺得只要把臺詞念出來就行。
甚至還堂而皇之的說:
你也不需要醫生告訴你他的人生故事,來讓你相信他是醫生。
他覺得沒有必要事前做那些無用的討論以及探索人物心理的活動。

伊萬將表演作為藝術,菲利克斯則將其當做謀生的工具。
就這樣,行為做事風格完全不同的兩個人,看似完全不會交匯的平行線,卻被強行置于一部《主競賽》的電影中。
在電影拍攝前的排練中,兩個人就始終看對方不順眼,一直追求拍戲真實情感的伊萬受不了菲利克斯假哭的行為。

而在菲利克斯看來,蒲荷醇就是他演哭戲的制勝法寶。

從簡單的一個細節,就能看出兩位演員的對待演戲的態度。
假哭這個行為,可以說是當今所有流量明星的通病了,要不哭不出來,要不哭得樣子千奇百怪。
與現實生活,相差甚遠。
作為演技派,伊萬在沉浸表演的時候,遇到情緒高昂階段,會情不自禁的做出與戲里一致的行為。
比如,會真的拿起自己所坐的板凳朝地上摔,而這一舉動卻引起菲利克斯的強烈不滿,因為椅子飛出來的木屑,把他的臉劃破了一個小口子。
當場立即就甩架子走人。

臉,可是他賺錢的工具啊。
如今,伊萬把自己的賺錢工具,自己的臉面給砸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直接就要罷拍。

這樣的情節是不是太似曾相識了。
扎破個手指要上熱搜,染個頭發要上熱搜,摳圖替身無數還說自己值八千萬。
觀眾們苦流量久矣。
一向對娛樂圈針砭時弊的老戲骨陳道明,在談到流量明星這個話題,都稱他們為 " 包裝炒作起來的塑料明星 "。
并指出他們不是文藝界的,而是 " 塑料界 " 的。

就連演戲最基本的臺詞也不好好說,《鐵齒銅牙紀曉嵐》的編劇汪海林老師,說自己好幾年都沒有寫過兩行以上的臺詞了,因為流量明星 " 根本記不下來 "。
試想,臺詞是一部電視劇的主要文本輸出。
投資人,導演,編劇因為演員不背臺詞而降低臺詞的含金量,不管是對于電視劇還是觀眾來說,都是極端不負責任的。
而這樣的情節,在電影《主競賽》中也是被體現的淋漓盡致。

而且不止于此,除了抨擊流量明星的詬病,還隱喻了幕后資本的力量。
要知道,《主競賽》這部電影的產生,就是源于 " 嗜血 " 的 80 歲的資本家想為自己洗白,試圖通過制作一部藝術電影,來洗刷自己在大眾面前不佳的觀感。
回想一下現實,我們何嘗不是被資本所控制,從 2011 年到 2017 年,觀眾們幾乎沒有選擇,被資本瘋狂喂翔。
《白發魔女傳》《分手大師》《梔子花開》《西游伏妖》《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致青春 2》《盜墓筆記》……
直到了 2017 年,《戰狼 2》的橫空出世,讓觀眾們看到了生機和曙光。
國產電影,苦不堪言。
而本片更是從電影產生,到幕后制作,一系列都仿佛是一場鬧劇。
更荒誕的是,這部電影最后真的走進了「主競賽」單元。

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一部《主競賽》,其實是整個娛樂圈的縮影。
流量明星未必有演技,而清高老藝術家也未必真的清高。
看似淡泊一切名利的老戲骨伊萬,其實內里也很雙標。
在課堂上他對學生說,表演要注重內心,不必在乎外貌,其實私下的他,也會偷偷去做漂白牙齒和拉皮。
甚至一向都淡泊名利,無欲無求的他,還是會在人們看不見的地方拿著水壺,不停的練習獲獎時的致辭與笑容。

看,整部影片,沒有誰是真正意義上的好人。
投資人,為了自己的名聲,所以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拍攝一部藝術片,不為別的,只為能拿獎,然后名留青史。
流量明星,拿的薪酬最多,可偏偏卻不干實事,連哭戲都要靠蒲荷醇來完成。
老戲骨,表面看淡泊名利,實則也是假清高。
所以,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畸形的娛樂圈。
德不配位的明星還有多少?
看似荒誕的電影,卻恰恰道出了演藝圈最真實的現狀。
真是,可悲可嘆可憐可恨又可笑。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49edc8e9f090a477b74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