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媒傳來消息,8月11日晚間,影后蕭芳芳的老公張正甫安詳離世。

回看他們慶祝結(jié)婚40周年的照片,笑得多甜~

但今年五月張正甫確診患胰臟癌,到如今病情急轉(zhuǎn)直下離世,也不過三個月時間,對蕭芳芳打擊巨大。
有人形容,對蕭芳芳來說,張正甫就是她在家中的"定海神針"。

今天,我想給大家講講,關于蕭芳芳的故事,以及蕭芳芳和張正甫,是怎樣默默牽手走過了大半生。

天降紫微星,說的就是她吧?
在許多年輕人的印象里,蕭芳芳的形象大抵分為兩類。
一類,是扎著高顱頂包包頭的復古風少女、甜心公主,這得益于TVB神劇《難兄難弟》的播映,讓TVB兒童多多少少知道些蕭芳芳和陳寶珠的故事;

另一類,則是一種強勢又帶點搞笑的麻辣媽媽辣媽形象,像《方世玉》里的苗翠花,蕭芳芳真是又美又帥又可愛~

但你可知道,她曾是華人圈"傳唱度最高兒歌"的原唱小童星?
——那首大家都會唱的《世上只有媽媽好》,就是蕭芳芳原唱的。

原歌叫《媽媽好》,后來在《媽媽再愛我一次》里經(jīng)過重新改編,才成了我們熟悉的《世上只有媽媽好》
而關于她成為童星的故事,還得從蕭芳芳的媽媽說起。
1、名門之后
故事要從與顏文梁、林風眠和徐悲鴻并稱"四大校長"的知名畫家劉海粟展開。
早年的劉海粟生性不羈,違抗父母之命逃婚,和一位傳統(tǒng)婦女張韻士結(jié)婚,后來創(chuàng)辦上海美專,就被美專的學生會主席成豐慧(原名成家和)驚艷到,很快開啟了一場禁忌的"師生戀"。

劉海粟妻子張韻士發(fā)現(xiàn)丈夫戀上女學生,主動提出分居并離婚。1933年10月27日,成豐慧帶著劉海粟來到南京,拜望了父母,翌日舉行了婚禮,后來還有了一女一子。

但在那動蕩時期,小夫妻在柴米油鹽之外產(chǎn)生了些分歧,慢慢地,倆人分道揚鑣,成豐慧嫁給了"新歡",就是在抗日時出任中國實業(yè)銀行常務董事的蕭乃震。
他們生下了一個女兒,給她起名蕭亮,就是后來的蕭芳芳。

蕭乃震也是個大才子,曾留洋德國,和章士釗是好友,章士釗也成為蕭芳芳的干爹。
成豐慧還跟傅雷是故交,而傅雷跟劉海粟曾是好友,坊間傳言成豐慧的妹妹成家榴是傅雷的情人,是他的靈感女神……張愛玲在《殷寶滟送花樓會》里映射過傅雷與成家榴的這段感情,文人圈的八卦也很精彩。

傅雷對蕭芳芳這個晚輩甚是疼愛,她的名字不僅多次出現(xiàn)在《傅雷家書》里,傅雷還專門送字帖給蕭芳芳臨摹學習。

傅雷寫的"賢侄女"指的就是蕭芳芳。

在蕭芳芳兩歲多時,一家人搬去了香港。
沒想到人到香港,蕭乃震的身體突然變差,耗盡積蓄治療未果離世。成豐慧原本打算把家產(chǎn)托朋友帶到臺灣,自己再去臺灣發(fā)展,不料朋友飛機失事,連人帶物都消失。
一朝之間,成豐慧變成了窮寡婦。
蕭家日子很快捉襟見肘,上海美專畢業(yè)的成豐慧,找了些替明星旗袍釘珠花的生計,也只勉強夠糊口。

她們窮到什么程度呢?
——后來劉海粟娶了最后一任妻子夏伊喬,這位夏伊喬聽說蕭家母女相依為命,心存憐憫,還找機會到香港看望了她們,發(fā)現(xiàn)她們真的過得潦倒,塞給母女一筆錢。
劉海粟得知后,十分感激夏伊喬的寬容與慈愛,兩人牽手到白頭。

來源:《劉蟾:父親劉海粟的悲歡五十年》
劉家的故事很圓滿,但蕭家就不同了,因為日子實在過得辛苦,有友人就建議,讓蕭芳芳去拍幾天戲。
第一部戲,就是《小星淚》,劇里的另一位小童星叫嚴昌,他就是后來的秦沛。
家族風云:秦沛姜大衛(wèi)爾冬升,帥到掉渣的大叔們(上)

而小蕭芳芳最記得的,是有一場戲她有一大段臺詞,說完所有人都拍手,"原來觀眾的掌聲是這么悅耳,聽一次就會上癮。"
媽媽發(fā)現(xiàn)了女兒的戲劇天賦后,著重培養(yǎng)她的演藝能力,也正式成為她的經(jīng)紀人。
她費了些人脈,讓蕭芳芳拜在超級名伶粉菊花門下,與尊龍、林正英、羅家英成為同門。

之后見女兒片約增多,在片場無法跟上學校功課,就請了四名家教,兩個教中文,兩個教英文,早期的中文老師是兩代帝師翁同龢的曾孫翁靈文,14歲時由方世琦老師給她上課。

1954年,蕭芳芳便考入了香港中聯(lián)影業(yè)公司,與少年李小龍一同演出了電影《孤星血淚》。

1955年,蕭芳芳與林黛合作主演了《梅姑》。導演嚴俊特意為她取了藝名"芳芳",聽說這個名字要一直叫一直寫才會紅,于是有段時間成豐慧就瘋狂叫女兒"芳芳",蕭芳芳又被迫一遍一遍寫自己名字,仿佛一種懲罰。
但是,不知道是玄學還是幸運,拍完這片,蕭芳芳還真的拿下第二屆東南亞影展最佳童星獎。

當時的報章,連她會化妝都能拿來夸一夸,她也是長城公司的基本演員中,年齡最小的一位。

但靠拍戲打工賺到了錢,卻失去了童年的快樂。
那時的導演對小演員毫不客氣,動不動罵人,拍《苦兒流浪記》的時候,蕭芳芳經(jīng)常在片場被罵,打戲都是真打,令她覺得自己真的是"苦兒"。

但影片播出后,很多人都稱蕭芳芳是中國版"秀蘭·鄧波兒",蕭芳芳因此名聲大噪
而蕭芳芳的媽媽做事雷厲風行,說一不二,片場的人都喜歡稱她為"蕭太后",外界總以為她們母女風光了,誰知什么事都是有苦往肚里吞。
拍的戲,十部有八部領不到片酬,成豐慧只得一次次到電影公司見老板,好話說盡,最后拿回來的還是一大疊一大疊空頭支票。

而那本應該讀書的時光,就在片場中"荒廢"了。
片約最多的時候,蕭芳芳被迫輟學,呆在片場里跟著老師讀書,還要被片場的人嘲笑。
但她的英文老師司馬烈告訴她:"你是公眾人物,你有很大的責任。一般人的生活接觸面不廣,喜歡從銀幕上尋找人生。做演員的責任,就是擴展人生。"
而傅雷也在信中鼓勵蕭芳芳多看書,蕭芳芳說,"透過他,我知道除了電影,外面的世界很大。"

來源:南方人物周刊
為此,一個在貴圈看似"不現(xiàn)實"的夢想開始在小蕭芳芳的心里生根發(fā)芽。
2、頂流、愛豆、飯圈……她全經(jīng)歷過
很多童星小時候天賦優(yōu)秀,長大后卻失去了觀眾緣。
但蕭芳芳很幸運,童年時剛好電影圈喜歡拍家庭片,每個劇組都在找小孩;十幾歲時迎來武俠劇熱潮,演了不少"師妹";長大后,又趕上了粵語"青春歌舞片"風潮,成為電影圈的女頂流。
1966年,19歲的蕭芳芳加盟光藝電影公司,出演她的第一部時裝戲《少女心》,一人飾演三個角色。
不僅如此,她還在片中展示了18支舞,真·青春卜卜脆愛豆風,當時好多人都學她的發(fā)型、穿著,是當時最時髦的青春icon。

在《飛賊紅玫瑰》中,她一人飾演10個角色,這滿臉膠原蛋白誰頂?shù)米?darr;

在《紫色風雨夜》中,她表演了恰恰、爵士、古典芭蕾舞和各種土風舞,能演能唱能跳,不比如今的愛豆差。

在結(jié)拜風盛行的60年代,人氣高企的蕭芳芳,還和馮素波、沈芝華、陳寶珠、薛家燕、王愛明、馮寶寶七位女明星一起,結(jié)拜成了"七公主",相當于最強女團。
其中,蕭芳芳是"玫瑰公主"。

在這"七公主"里,屬她和陳寶珠人氣最高,兩人合作最多,感情最好,競爭也最為激烈。

那時陳寶珠和蕭芳芳還搭戲演CP,陳寶珠男裝扮相俊美,蕭芳芳演她的情人,結(jié)果迎來的不是CP粉的瘋狂亂嗑,而是一些上頭粉心生妒忌,把蕭芳芳當做她們"共同的敵人"。

于是古早飯圈的撕X開始了,當時的粉絲會給對方起黑稱,蕭芳芳因為瘦被黑為"燒雞",陳寶珠則因為豐滿被罵為"肥豬"。
還有人找蕭芳芳簽名,簽完就扔她臉上,雙方粉絲都要想法設法讓明星本人感到膈應。

加上有心之人的挑唆,令蕭芳芳和陳寶珠的感情多少受到些影響,但很快兩人解開了誤會,直到現(xiàn)在感情都很好。

后來陳寶珠說:"我們沒有競爭,只是平分春色。"

這些頂流女明星、歡喜冤家的故事,都被影射在《難兄難弟》里。

但那段時間的蕭芳芳,心里是有怨念的,她覺得,自己從15歲到21歲,都在受氣,沒停過。
以至于那種想"逃離演藝圈",進入校園的心,越來越急切。
3、艱苦求學,她還進修了一門"戀愛課"
小時候沒有機會好好讀書,一直成為蕭芳芳心中的遺憾。
成為"頂流"后,蕭芳芳在感情事業(yè)上也是風光了好一陣,和謝賢的戀愛,搏足菲林。

瀟灑謝賢也曾公開表示"有生以來從未對一個女孩子這樣的深愛,經(jīng)常為了蕭芳芳的單純,而激起了對她要多多關心"。

但他的關心,大抵也是開著跑車把人家送到半山約會,而蕭芳芳滿腦子想的竟然是——"我要讀書",因為過了年齡,她沒法再回學校讀書,只能嘗試申請國外留學,為此,她在拍戲空隙也會多次督促謝賢和自己一起學英文。
那對玩心大的謝賢來說,怎么受得了?終于有一天,蕭芳芳告訴謝賢,自己想要去留學,謝賢反對,芳芳直接對他說:"我們分手吧。"
就這樣把當紅頂流甩了:謝家風云錄:是金像獎影帝,也是香江情圣
隨著事業(yè)越來越穩(wěn),蕭芳芳"讀書"的心思也越來越強烈,終于有一天她找到媽媽,說出了那個大膽的想法——請她幫忙把自己的片約推了,"你再不讓我出去讀書的話,我這輩子都會心里埋怨你。

蕭媽媽看出女兒讀書心切,終于松口,推了8部戲,讓她去讀書。
但也留了個狠招:一毛錢沒給蕭芳芳,讓她自己去國外賺學費和生活費。

蕭芳芳只得一個人前往舊金山(當時也稱為三藩市)登臺表演賺錢,三個多月表演了百場,因為疲勞過度昏迷了三十個小時。

有了這筆錢,加上圈內(nèi)多個好友湊錢,蕭芳芳終于成功圓夢入學。讀書時不少導演向她伸出橄欖枝,都被她推了。

因為基礎差,為了跟上進度,她經(jīng)常通宵達旦地學習。朋友勸她回娛樂圈拍戲輕松賺錢,她直接拒絕。

不過,有意思的是,離開片場去到學校,芳芳學得最深刻的,竟然是"戀愛課"。
此前媽媽含蓄地告訴她不要失身,避孕套想也不要想,但猶如脫龍之鳥的她,在學校里很開心地談起戀愛,三年內(nèi)訂過兩次婚,一個是中國人,一個是美國人,都沒結(jié)成。
最終她的心得是:結(jié)束了愛情復活了生命。

1973年,蕭芳芳取得了大眾傳播學學士學位。
她原本打算接母親在美國定居并繼續(xù)攻讀學業(yè),但因為媽媽的身體健康出問題,加上被導演說服,她最終決定重回娛樂圈。
于是,她飛到日本,和秦祥林合作拍攝了《廣島廿八》,從此開啟了踏入婚姻的第一步。

開掛的"玫瑰人生",有甜蜜亦有坎坷
重回娛樂圈的蕭芳芳,很快憑演技重新找回了人氣,而且事業(yè)一帆風順。和秦祥林合作的《女朋友》,令她拿到了JM獎最佳女配角獎。
也被秦祥林猛追,慢慢地兩人墜入愛河,于1975年結(jié)婚。
但后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因為秦祥林好賭、花心,還會打人,蕭芳芳干脆直接宣布和秦祥林分居。

當然,大家更熟悉的,是秦祥林以對蕭芳芳同款"滿世界追著跑"的方式追到了林青霞,中間還夾雜了秦漢的三角戀,最終秦祥林遭退婚的故事。
也因為拍《女朋友》的時候片里就有秦祥林、林青霞、蕭芳芳,林青霞也被外界視為是蕭芳芳的"情敵":
《瓊瑤女郎傳奇》:林青霞秦漢,愛情背后的翻云覆雨手

不過,對于外界"青霞介入"的傳言,蕭芳芳曾公開表示,兩人是和平分手,自己與青霞依舊是好友。
在蕭芳芳與秦祥林簽分居協(xié)議后一年,蕭芳芳還采訪了林青霞,兩個人交談融洽。

多年后蕭芳芳做公益時,林青霞還幫宣傳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離婚后,秦祥林和鄧麗君也傳過緋聞,倆人被拍到同游羅馬,秦祥林說自己喜歡鄧麗君的認真和工作態(tài)度,鄧麗君卻表示秦祥林難以給人安全感,這段"戀情"最終不了了之。

而離開錯的人,蕭芳芳又激活了"結(jié)束愛情復活生命"的技能,瘋狂搞事業(yè)。
1977年,蕭芳芳在主持TVB搞笑節(jié)目《點止咁簡單》時,塑造的傻大姐"林亞珍"就大受歡迎,受此啟發(fā),她干脆自組電影公司將這個人物搬上大銀幕,監(jiān)制并演出了一系列的"林亞珍"電影。

"林亞珍"有多紅?
陳慧琳模仿過她;

張柏芝也復刻過……

插播一個冷知識,富甲一方又慘遭破產(chǎn)的李名煬在街頭一個隨意的笑容,被攝影師收錄,成了明信片"香港的微笑"中的主角。
蕭芳芳正是因為看到這個照片,點名要求他出演自己的電影,改變了李名煬晚年的生活。

而李名煬,后來正是我們熟悉的《烏龍院》《旋風小子》等片里可愛的方丈。

再說回蕭芳芳,那時的蕭芳芳開掛般拿獎,《海韻》拿下西班牙國際海洋影展最佳女主角獎,《秋水長天》又讓她捧回金鐘視后。

也在這拿視后的1980年,她宣布和張正甫結(jié)婚。
張正甫是個專業(yè)的"電視人",早年在麗的新聞部攝影、記者、主管等多個要職,五六十年代接管麗的,當時他的名字就已頻頻上報章。

或許是在工作場合中有意無意接觸到,大概在1979年,已有媒體發(fā)現(xiàn)蕭芳芳和張正甫"神神秘秘",倆人赴朋友婚禮,分別給人當伴郎和伴娘;

隨后不久,倆人就到了情人節(jié)互送花的程度了,甚至蕭芳芳會把花直接送到張正甫所在的新聞處,令他成為整個部門里唯一收到花的人,其他人都羨慕不已。

蕭芳芳去看人跳舞,不愛跳舞白天還要上班的張正甫,只能坐在位置上打瞌睡,但勝在夠貼心,再累也要陪女朋友。

可能是被張正甫這種"憨憨"的感覺打動,很快,蕭芳芳公布婚訊,婚后不久生下一個女兒。
當時蕭芳芳也不算完全放棄事業(yè),只是拼搏過頭的時候,她覺得自己實在太辛苦了,想休息一段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于是張正甫又公開支持老婆休息,還提出:要不再生多一個女兒?

雖然第一次生娃讓她受盡痛苦,但趁休息的時間,蕭芳芳還真的再生下一個女兒,更一度跟著張正甫去澳大利亞生活。
期間,她又繼續(xù)在澳大利亞大學念建筑學,只是因為找不到保姆照看孩子才休學。

后來張正甫因為工作調(diào)動重回香港,蕭芳芳也一同回來,偶爾復出拍戲,拍得不多,但多是精品。
如《新精武門1991》里只是客串,卻讓人眼前一亮的牛牡丹。

《方世玉》里方世玉的媽媽苗翠花,武功高強、好抱不平,但卻粗心魯莽。

《女人,四十》中里飽受生活困擾的中年女性阿娥,這個角色讓她拿下四大影后桂冠。

第二年,她又憑借《虎度門》蟬聯(lián)JM最佳女主角獎。

最絕的是,在拍戲期間,她仍不忘刻苦學習,花了四年半的時間拿下了兒童心理學碩士。

找到了張正甫這樣的人,蕭芳芳可能再不用同當年謝賢一樣,想要學習,對方卻"雞同鴨講",他們的半生,幾乎都在學習。
張正甫早年從麗的輾轉(zhuǎn)去了無線,也擔任過法新社香港分社編輯,后來還開創(chuàng)了華語電視新聞直播報道的形式,引入衛(wèi)星技術,讓香港能接收到世界各地的新聞,更參與籌備全亞洲第一家衛(wèi)星電視。
此外,他還致力于傳媒教育工作,在浸會大學當客座教授,對傳媒界貢獻良多,被稱為"香港電視之父"。
2010年張正甫獲頒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蕭芳芳開心到場撐老公;

但得獎這么開心,低調(diào)的"張公"卻說晚上要繼續(xù)給學生上課,所以沒辦慶功活動
2020年蕭芳芳獲頒理工大學院士,這回輪到張正甫來現(xiàn)身支持。

他們真的是完全志趣相投,半生貫徹"活到老學到老"。
并且,很多人不知道,蕭芳芳聽力并不好,右耳天生失聰,左耳也有耳疾。還曾因為聽不到別人的聲音,被認為她是在耍大牌。

拍攝《方世玉》的時候,她已經(jīng)說過自己有耳疾,需要正面看人、讀唇語,到了拍《女人,四十》,她不得不簽訂自己一天只能工作七小時的合約,因為工作久了她的耳朵很難受。
1997年,她與柯受良、趙文卓拍完《麻雀飛龍》后,因為飽受耳患困擾,再也沒有拍片。

但不拍片以后,她仍常常出來亮相,只為做公益活動。

因為,在她的心里,一直有個醫(yī)生夢,可因為拍戲,她沒法實現(xiàn)這一夢想。
直到讀了很多年書,她終于有機會在51歲的時候改行,做青少年心理輔導師,可耳疾又斷了她這條路。
為此,她頭一回遞辭職信,專心做起"護苗基金",這個基金的理念如今看來也很超前,是關注兒童性暴力,保護兒童免受性侵傷害。

也因為在做慈善工作的時候,時任社會福利署的署長林鄭給她找了一個固定的地方做慈善,蕭芳芳心中感恩,就在她競選的時候,以個人名義拍片祝福她。
這對藝人來說,似乎有"拉票"之嫌,但在蕭芳芳看來,這只是自己對感激之人的回饋,網(wǎng)友有什么異議,她都不在意;

后來甚至因為因為感激那英、張惠妹、林憶蓮、蔡健雅舉辦慈善音樂會,她可以當場下跪。

這就是蕭芳芳,做什么事,都是風風火火,憑著滿腔熱血去做,并且可以堅持很久。
這樣的女明星,秦祥林很多年后提起,不得不感慨,蕭芳芳真的是一個眼界要比其他人高出很多的人,自己這輩子都無法像蕭芳芳一樣勤奮。

2009年,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將終身成就獎頒發(fā)給蕭芳芳,旁白是由周星馳講的,"超過五十年的演藝生涯里,每一個階段都能成就經(jīng)典……芳芳姐努力不懈的專業(yè)性精神,關愛社會的高尚情操,絕對是我們的榜樣,值得我們一再表揚。"
臺上,蕭芳芳的腿腳受傷,耳朵已聽不見,所有觀眾默契地,沒有給她掌聲,而是輕搖熒光棒,以及用微笑給予她無聲的支持。

E姐結(jié)語:
蕭芳芳其實和電影《方世玉》里的苗翠花在很多方面都很像,苗翠花武功高強獨當一面,成為兒子最堅強的后盾;蕭芳芳才華橫溢,早早成為家里的頂梁柱。
她們都愛才,比起英俊的外形,更在意另一半的才氣和專情。
苗翠花在丈夫面前,收起了自己的拳腳功夫,展示出最柔軟的一面;一向堅強的蕭芳芳,把張正甫視為生命中的定海神針。
張正甫很低調(diào),他很少對著媒體表達自己對蕭芳芳的什么心跡,大家能看到的,只是個愛教書的老師,白天在明星老婆的陪伴下拿了獎,晚上還著急去上課,慶功宴都不開——
但或許,這就是蕭芳芳喜歡他的點呢?低調(diào)、溫和、貼心、有才華,相處了大半輩子一點波瀾都沒鬧出來,他們的婚姻狀態(tài)是否美滿,大家都有目共睹。
不過,相比苗翠花,蕭芳芳更獨立。
在紙醉金迷的貴圈里,她從沒被亂花迷眼過,堅持要讀書,求真求知;后來不拍戲了,不是什么"為愛隱退",而僅僅是為了想做喜歡做的事,林亞珍演了那么多膩了便不演,《女人四十》那種劇情,她也不想再重復。
半生幸運,半生坎坷,她一直在積極做自己,也在不停地摸索,去看清大世界,看清蕓蕓眾生里,那個"渺小"的自己。

這份清醒,這種對生活強大的掌控力和魄力,貴圈恐怕沒幾人能有。

今天的話題是:
你如何看待蕭芳芳?
來評論區(qū)說說吧~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91ac68e9f09195f49d8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