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司是范丞丞 x 藍盈瑩,導演是跟張藝謀混出來的謝東燊,制片人王柔媗也是手頭有《安家》《理智派生活》幾部熱劇的行家。
不差的配置,卻組成了糊劇《被遺忘的時光》。
開播半月有余僅千人標記,開分也不知是何年何月的事了。

按理說不應該。
一間常人見不到的典當行,能用任何東西去抵押實現(xiàn)愿望 ……
這復刻的,可是當年的超級爆款——

不論是童年經(jīng)典還是童年陰影,真正的佳作總是難忘。
今天杜德偉官宣參加《披荊斬棘》,評論區(qū)頓時陷入回憶殺。
韓老板,喊的正是他在《第八號當鋪》里飾演的角色。


其實把原作搬出來,復刻品糊掉的原因便不難猜測了。
《第八號當鋪》這劇,堪稱創(chuàng)意、深度、刺激、狗血的集大成者。
但如今行業(yè)里,大概只拾起最后一個詞吧?
趁著這波回憶殺,我特意回顧了一下。
愈發(fā)堅定了我的想法:
貴圈再也拍不出《第八號當鋪》那樣的劇了。
初看這劇,是有點恐怖在身上的:
激光切耳。

徒手掏眼。

乃至手腳胳膊,他們都盤算著給你卸了。

這不是什么人體器官販賣團伙,而是一間無執(zhí)照無資質(zhì)的黑心當鋪。
其市場定位陰間得可以——
你能用一切東西,去交換一切東西。
除了各種醫(yī)學院要泡成標本的玩意兒,八號當鋪做成的買賣還包括(但不限于):
青年烏雅成璧的視力。

設計師版阿雅的天賦。

以及程序員版太白金星的編程功力。

《第八號當鋪》誕生于千禧年初,正值《魔幻手機》《歡天喜地七仙女》這類觀感奇葩、設定奇絕的劇競相爭艷的年代。
那個時候的作家和編劇們都沒戴過鐐銬,筆尖流出的就是創(chuàng)造力本身,不拘任何規(guī)矩,在靈感面前邏輯都要先讓一邊。
這當鋪的設定也一樣。
存在于六道外的 " 第四度空間 ",歸黑暗世界的主人 " 黑影 " 所有,它能實現(xiàn)人類一切愿望,但也要付上相應的代價。
此黑店之神通廣大,揮揮手就能把周華健給烤了(bushi)。

潦草介紹下,校門口書店的奇幻文學味就很濃了。
可它牛也牛在這里。
《第八號當鋪》的底子看似只到宿舍恐怖故事、俗爛都市傳奇的水平,玩的是打著手電在被子里讀鬼故事一樣的心跳。
但其內(nèi)核,卻死死抓住了如今已見不到的母題:欲望。
自此一躍飛升為多年來難以超越的神作。
因為對欲望的探討,劇里每一樁買賣都能在詭秘里見人心。
劉志芳(劉雪華 飾)是名噪一時的服裝設計師。獨立、美麗、優(yōu)雅、富裕,在眾人的掌聲包圍里滿面春光。
放在今天看,就是典型的國產(chǎn)劇金手指大女主。

但在《第八號當鋪》里,她卻是徹徹底底的失敗者。
多年前,她在八號當鋪換來了美麗的容貌和窈窕的身材,成功化身超模。
她當?shù)袅俗约旱奈队X,幾十年食不知味。

再后來,她得到了成功的事業(yè),讓自己的設計走向國際。
她又當?shù)袅俗约旱挠H情,站在塔尖卻始終孤身一人。
劉志芳的 " 失敗 " 絕不在世俗層面上。
事業(yè)有成,絕情斷愛,甚至都不會饞嘴。
這不是當今人們愛吹噓的獨立女性模板嗎?
當鋪的美麗富婆阿精(天心 飾)也想問:她還缺什么啊?

但老板韓諾(杜德偉 飾)卻極其自信。
劉志芳一定會再來當鋪。
不會有誰比他更懂人類。
掌管當鋪百年的營生,他早摸清了人性的本質(zhì)——
人類一旦開始有了貪婪
就會永遠地追逐下去

劉志芳的失敗,在于她不知滿足。
八號當鋪恰如一個欲望的潘多拉魔盒,一旦解鎖了這種交換法則,接下來便只會是步步墜入。
對名利的渴望很快催使她再次來到當鋪,想要用自己的生育能力換來兩億的投資。
但前面已經(jīng)當?shù)粲H情的她,又哪來的后代?
八號當鋪的狡黠,在這便顯而易見:他們做的都是割了韭菜還刨根的生意。
但劉志芳早就完全著了道。
當她記起多年前曾遺棄過一個女兒,立刻跑到福利院瘋狂尋找,任誰看都像一個幡然醒悟的母親。
但只有當鋪和她自己,知道這遲來的尋覓是為了什么。
八號當鋪是黑店不假。
但也恰如老板 CP 所說,他們并不主動捕獵,獵物都是自己來到陷阱中。
說到底,終究是人心欲念引致的不幸。
深諳人性的八號當鋪,堪稱人類的釣魚執(zhí)法中心。
只要給予一個人交換權(quán)限,接下來能看到底線被無限刷新。
有人用愛情換一具玲瓏的軀體。

有人用十年陽壽換仇人立刻死掉。

有人用兒子的性命換為自己延壽兩年。

有人乃至用靈魂換負心的妻子生生世世不得好死。

在如今的作品都在展現(xiàn)偉光正,捏造人能圣母偽善無欲到何種程度時。
《第八號當鋪》的主題,始終緊扣在黑暗和算計里。
雖觸目驚心,但細品之下,反倒更貼合現(xiàn)實。
真善美是形而上的終極目標,但它太過耀目,反倒襯得我們多數(shù)人都在陰影里。
我們有欲望,有惡念,也有一觸即發(fā)的墮落本能。
但這種人性側(cè)面,卻已經(jīng)極少被國產(chǎn)劇所描摹。
主角圣光遍灑大地,一片暖白里每個人都是頭頂光環(huán)的圣徒,更寫實的貪嗔癡怨恨則全堆在反派身上 …… 哦不,反派最終也會立地成佛。
不存在原罪的劇里,還有活人嗎?
我喜歡《第八號當鋪》最直觀的理由是,它很像一面難得的鏡子。
在一個脫離真實的設定里,讓我們有機會照見真實的人間。
對欲望的還原,只是《第八號當鋪》經(jīng)典的理由之一。
如果只著眼在人心陰暗面,那和現(xiàn)今國產(chǎn)劇只著眼在真善美一樣,都是視角太窄,也就淺了。
它的好,恰在于它主線是性本惡,卻處處體現(xiàn)善惡的辯證。
善惡對立是個大母題,再加上奇幻元素,多少沾點宗教意味。
玩好了會出彩,但玩爛了就會出來《巴啦啦小魔仙》這種中二低幼效果。
《第八號當鋪》沒有往那種兩界大戰(zhàn)的思路去搞,反倒把善惡的思考都織在細處。
例如,當鋪兩位主理人。
韓諾是被黑暗之主選中的當鋪繼承人。
生前就是商人,生意頭腦一流,能把買賣做到極致。
然而,骨子里卻是個善良到?jīng)]譜的人。
努力幫顧客少吃點虧,冒著被火刑的危險替人做假賬。

更難得的是,他自己是顧客時,就是個利他而非利己者——
他典當了自己的愛情,去換妻兒父母一生平安。

但他的搭檔阿精,卻是徹徹底底的性本惡者。
自小相貌丑陋,在大饑荒中失去所有家人,淪為四處流浪的過街老鼠。
但痛苦并沒有教會她共情,反而培養(yǎng)出一種社達人格。
偷盜、賣淫、通奸。
收留她的青樓名妓,因為想保護她不被嫖客染指,竟被她一刀捅死。
可見,只要能讓她吃飯,她可以犯下任何惡行。

自然,兩人是注定的冤家——
一個人性豐滿,身處暗處卻始終保有善意,可惜獨獨沒有愛人的能力。
另一個五識殘缺,單純、殘暴得和野獸無異,但偏偏又懂得要馴從于喂飽自己的手。
當鋪夫婦就像是這個大母題的微觀視角。
善惡是極度沖突的兩端,當鋪還是一個絕情絕愛的地界兒。
但《第八號當鋪》就要拍絕境里如何生出愛。
秘密早寫在當鋪的經(jīng)營策略里——
人最值錢的不是物質(zhì)或軀殼,而是親情、友情、愛情三種愛。

當鋪 CP 間,既有友情又有親情。
韓諾雖看不慣阿精的粗俗狠辣,卻會包庇她弄丟典當物的死罪。

阿精雖不懂韓諾的仁慈,卻也一次次用假賬替他擦屁股。

說白了,陰間寂寞。
沒有時間概念的當鋪,還需要彼此排解寂寞。
二人在幾百年的朝夕相處里,即便血肉不通,卻幾乎已經(jīng)和家人一樣親近。
但真正淬煉出《第八號當鋪》主題的,還是發(fā)生在極善與極惡之間的,一段不可能的愛情。
阿精的愛,起于原始沖動和霸道的占有欲。
我們都寂寞,那我便用身體去慰勞他。

他生病時只屬于我,那我便祈求他病久一點。

而如果有別的女人威脅到自己的地位,那我也會毫不猶豫地把她除掉。

恰如前文所提。
韓諾早在百年前就典當了自己的愛情。
因此他無法理解阿精的心意,還覺得她粗鄙可憎。
但韓諾的愛卻又因一個意外開始——
他意外吸收了一位客人典當?shù)膼矍椤?/p>
一瞬間,他 feel 到了一百多年來深埋他內(nèi)心深處的悸動。

有趣的是,我并不覺得韓諾是被阿精的奉獻所打動。
在劇集開頭就點明,韓諾的內(nèi)心深處其實是趨向黑暗的。

一個天性本惡,一個靈魂向惡。
這其實是一對國產(chǎn)劇里難得一見的,徹底的暗黑 CP。
正是在學會愛的瞬間,兩位主角才真正支撐起了劇集的血肉。
例如,劉志芳當?shù)粲H情換了事業(yè),阿雅又當?shù)袅瞬湃A換回了母親的親情。
韓諾最終做了一個賠本買賣,讓劉志芳用眼睛補救了母女錯位的人生。

書生高峰用靈魂換取對負心人生生世世的詛咒,卻意外復活重返人間。
當鋪 CP 助他知道了對方的真心,卻也再度拿走他的靈魂,換取詛咒的解除。

《第八號當鋪》的劇情常常如此發(fā)展——
人性本惡,于是作害,但最終會在得不償失中大徹大悟。
很多作品只知淺薄的 " 善戰(zhàn)勝惡 ",而這劇講的卻是在單純的對錯之外,還有一種更生動復雜的愛。
不是你在明我在暗,你行善我作惡,世界就被解釋明白了。
賣女的慈母,咒妻的癡情男,動情的惡女伙計,黑心的善良老板 ……
這種矛盾和掙扎,才是對人性里最本質(zhì)的還原。
《第八號當鋪》本身是悲觀的。
人似乎總要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回到起點,才知道開始的珍貴,而付出的代價卻再不能收回。
但保持現(xiàn)實的同時,它又挺浪漫的:
比起單純的善惡,愛才是歸宿。
巴爾扎克有部小說叫《驢皮記》,堪稱《人間喜劇》中最詭秘的篇章——
青年瓦朗坦在窮困交加中獲得了一張神奇的驢皮,無論善念惡念都能用它實現(xiàn)。
但,愿望實現(xiàn),驢皮便會隨之縮小,他的壽命也會變短。
最終瓦朗坦只能在欲望和恐懼之間被折磨得痛不欲生,最終面對著愛人在懊悔中等待末日來臨。

2010 年電影版《驢皮記》
《第八號當鋪》總給我一種與《驢皮記》相似的既視感。
即,設定都非常不現(xiàn)實主義,卻又再辛辣不過地揭示了現(xiàn)實。
人無法駕馭驢皮,皆因欲壑是無法被填滿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逐無限的欲望,必將把自己掏空。
且在這過程中,人往往才發(fā)現(xiàn)曾嗤之以鼻的事物之珍貴。
卻已無法挽回。
這也是我夸贊《第八號的當鋪》的一點——
它把愛當做主旨,卻也不吝嗇制造遺憾。
就像那塊驢皮,它在你面前眼睜睜地縮小,再縮小,才有可能讓你在痛苦中反思。
劇中最特別的故事,是一個電腦天才的愛情物語。
林賢堂有一個彼此相愛的妻子蘇婷,卻總沉溺于工作,忽視了她的感受。

是的,程序員從 20 年前就穿格子襯衫了
蘇婷一直在試圖挽救這段婚姻。
但林賢堂的遲鈍卻讓她逐漸絕望,甚至因為他的照看不當導致了自己流產(chǎn)。
最終,她提出了離婚。
男的到這時候才慌了——
他猛的發(fā)現(xiàn),其實自己從來都不知道妻子的想法,更不知道怎么滿足她。
遲鈍了一輩子,等到醒悟的瞬間竟已無法挽回。
當鋪 CP 趁勢登場。
他們讓林賢堂用自己的電腦才華典當,換取聽取蘇婷內(nèi)心聲音的超能力。

能完全理解心愛之人,這聽起來很棒不是嗎?
一開始確實是。
他瞬間能讀懂剛出院的蘇婷覺得做飯?zhí)郏瑤Я怂コ责^子。
體貼度瞬間 up,幾個回合下來老婆也成功哄回來了。

但林賢堂的讀心術(shù)玩著玩著,卻有些不對勁了。
先是,發(fā)現(xiàn)妻子并不喜歡自己送的花,只是在裝出樣子。

再是,看到別的帥哥時,會嫌棄他太幼稚。

他發(fā)現(xiàn)蘇婷會覺得他除了電腦一無所長。

甚至會嫌自己一直在家,影響她和閨蜜去洗頭。

理解,逐漸變成不解。
為什么愛人心里有那么多聲音?究竟自己怎么做才能讓她滿足?
終于,二人爆發(fā)了更大的爭吵,積累更深的怨恨,陷入真正的危機。
這一篇章的結(jié)局吊詭又深邃——
林賢堂用聽覺換回了電腦天賦,聽不見聲音后,夫妻反而體會到了對方的可貴。
韓諾愿意做這筆虧本買賣,是因為林賢堂即將在車禍中喪生。
主動放棄的美好,終究是無法重新得到的。

蘇婷最后一刻的臺詞是:我該知足了。
人意識到這一點時,往往已經(jīng)失去了一切。
《第八號當鋪》不可復制的從來不是清奇的設定,詭秘的氛圍,或者說腦洞大開的劇情。
而是,它的底層邏輯——
無比大膽地探討欲望,無比真誠地歌頌人性,又無比深刻地揭示真理。
這種深度是如今的文化產(chǎn)業(yè)觸不到,也懶得去觸的。
我們大可以去談如今編劇的困境,去談國產(chǎn)劇題材的受限。
但我始終覺得,底層邏輯才是根本。
你連基本的人性都不理解,怎么去搭建世界觀和傳奇呢?
人們夸獎《第八號當鋪》,常會說它是如今再也見不到的奇幻鬼魅劇。
但我說不是。
它的經(jīng)典從來不在于靈異。
恰恰是借著靈異,在二十年前就把人間真實暴露得徹徹底底。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2fe5cb98e9f0952d73aeb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