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CFM 閃存市場數據顯示,自 2022 年二季度至今,渠道市場 SATA 及 PCIe SSD 平均跌幅分別達 38.8% 和 29.7%,個別容量如 120GB 和 480GB SATA SSD 跌幅均達 40% 之多。嚴重的倒掛行情令市場疲于殺價,尤其在以價換量見成效后,近日跌幅明顯有所收窄,尤其是 1TB PCIe SSD 開始止跌,目前市場有逐漸回穩的跡象。那么,臨近開學季,是時候選購 PCIe 4.0 SSD 了嗎?
追求極致速度,必選 PCIe 4.0 SSD
對于 PCIe 傳輸協議,可能很多人只關注到 PCIe 4.0 SSD 和 PCIe 3.0 SSD。實際上,PCI SIG 已經官宣了 PCIe 7.0 參數。去年 Intel 第 12 代酷睿平臺上已經首發了 PCIe 5.0,今年 AMD 銳龍 7000 平臺也加入了對 PCIe 5.0 的支持,今年 1 月份,PCI-SIG 組織宣布 PCIe 6.0 規范標準 v1.0 版本正式發布,它被認為是 PCIe 問世近 20 年以來變化最大的一次。不到半年,PCI SIG 又宣布開發 PCIe 7.0,并前瞻了核心參數。其速度在 PCIe 6.0 的基礎上再次實現帶寬翻倍,達到 128GT/s,x16 通道雙向可以達到 512GB/s。在消費級 PCIe 5.0 SSD 還未面世前,PCIe 4.0 SSD 就是你能選擇的最快的固態硬盤了。

看到這里,想必大家對于 PCIe 4.0 SSD 與 PCIe 3.0 SSD 最大的區別已經明白了吧。要想追求速度,那必然選擇 PCIe 4.0 SSD。可能對于有些用戶而言,PCIe 3.0 SSD 已經能夠滿足日常工作生活需求,但是 PCIe 4.0 SSD 的速度優勢在應對游戲、設計、直播、剪輯時更能提供高效穩定的傳輸。同時,PCIe 4.0 SSD 也根據不同用戶需求提供不同價位、不同性能的選擇。
不糾結預算的用戶,可以選擇帶有獨立緩存(DRAM)的 PCIe 4.0 SSD。帶有 DRAM 芯片的固態硬盤比沒有 DRAM 的固態硬盤擁有更好的性能。對于內置獨立緩存的 SSD 來說,獨立緩存可以提高輸入 / 輸出(I/O)性能和耐用性。臨時保存已從閃存讀取的數據、要寫入閃存的數據或地址映射表的 DRAM 要比 NAND 閃存快得多。你的電腦不需要在固態硬盤上尋找相關數據,而是可以直接進入高速 DRAM 找到讀寫地址表。因此,你的電腦不需要等待很長時間,SSD 就可以檢索或寫入到它需要的數據,在各項應用中都能感受到更快的傳輸體驗。
當然,帶有獨立緩存的旗艦級 PCIe 4.0 SSD 速度也不會讓大家失望。目前高性能 PCIe 4.0 SSD 讀取速度已經超過 7300MB/s,寫入速度超過 6500MB/s,I/O 性能也達到了讀寫 1000K IOPS。這樣的傳輸性能可以有效地提升多數設計類軟件的使用體驗和執行效率,尤其是在 3D 渲染輸出、視頻工程文件輸出的效率問題上,也可以大大節約時間。同時,越快的 4K 寫入速度可以大大縮短素材加載時間以及大量零散文件存儲的時間。

想要少預算感受 PCIe 4.0 SSD 速度的用戶,也有選擇,那就是 DRAM-less 固態硬盤。為了讓用戶在使用中能夠體驗到快速穩定的傳輸,廠商利用了 NVMe 1.2 以后才有的新技術,也就是 HMB ( Host Memory Buffer ) ,即主機內存緩沖來降低無緩存帶來的速度影響。

簡
單來說,HMB 緩存技術就是使用主機內存(甚至是 CPU 緩存)的部分高速存儲空間來提升 SSD 的 I/O 性能,并且由于它的設計不是為了替換 SSD 內置的獨立緩存,而是作為補充,因此它不會從主機中消耗大量的內存,只需幾十 MB 便能夠滿足用戶需求,可以利用你的 CPU 的 DRAM 多達 64MB 來跟蹤映射,而不是在固態硬盤層面使用 DRAM。由于 NVMe 接口在主機和 SSD 主控之間提供了非常快的傳輸速度,因此 SSD 主控可以訪問主機內存而不會造成性能損失。

如今 DRAM-less PCIe4.0 固態硬盤的傳輸性能也不差。順序讀取速度超過 5150M/s,順序寫入速度超過 4800MB/s,也遠遠的超過了 PCIe 3.0 SSD 的速度極限。所以,從單純追求產品性能而言,選擇 PCIe 4.0 SSD 優勢多多。
另外,在支持平臺的問題上,AMD 和 Intel 在 2021 年可是下了狠功夫的。Intel 在 2021 年接連發布了第 11 代酷睿和第 12 代酷睿兩代產品,主板也跟著推出了 Z590 和 Z690 兩代芯片組。AM4 平臺從 2020 年到現在依然在服役,Zen3 架構的銳龍 5000 系列搭配 B550/X570 芯片組在實際應用中甚至可以讓 PCIe 4.0 SSD 獲得更快的順序讀寫速度。眾多主板品牌匹配支持 PCIe 4.0 的處理器推出了多款產品,價格不一,也是為 PCIe 4.0 SSD 的普及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對于想要追求平臺性能的用戶,目前肯定推薦 Intel 第 12 代酷睿 +DDR4 內存(DDR5 內存)+PCIe 4.0 SSD 或者是 AMD 銳龍 5000 系列 +DDR4 內存 +PCIe 4.0 SSD。開學季來臨,加上近期閃存普遍跌價,搭配電商平臺以及品牌給出的優惠,可以用更驚喜的價格體驗到 PCIe 4.0 SSD 更快的傳輸速度。
不想換平臺,PCIe 3.0 SSD 也能再戰幾年
看到 PCIe 4.0 SSD 的強勁性能,是不是已經心動了?而這一切性能的展現,都需要在 PCIe 4.0 平臺上才能實現,尤其是高端旗艦級產品更需要有性能更強的 CPU 來支持。你要是不想換平臺,選擇一款 PCIe 3.0 SSD 也能再戰好幾年。
對于很多用戶來說,主流配置更多的是要求性價比高,還要能保證用四年不落伍。實際上,這個要求并不難滿足的,選擇 PCIe 3.0 SSD 也能玩游戲,日常學習使用完全夠用。就算以后你在預算充足的時候,升級了全新平臺,現在選購的 PCIe 3.0 SSD 也是可以繼續使用的,畢竟 M.2 接口是向下兼容的。如果日常使用電腦的機會并不是很多,入門級 PCIe 3.0 SSD 的速度都能滿足你日常制作傳輸一些文檔、圖表,以及影音娛樂需求。

當然,在價格上,甜品級 PCIe 3.0 SSD 是有很多選擇的。如果你在使用電腦過程中,對于傳輸速度并沒有太高的要求,建議你將原本打算升級 PCIe 4.0 SSD 平臺的預算用于選擇大容量硬盤。每個人的數據量都是在不斷增長的,并且增長速度不同。與其糾結那點傳輸速度(要是主板不支持,PCIe 4.0 SSD 速度也不會很快),不如選擇更大容量的 PCIe 3.0 SSD,這才是更迫切對的需求。
不管你選 PCIe 4.0 還是 PCIe 3.0 SSD,國產存儲也有驚喜
近年來,國產存儲加大研發投入,在主控、閃存方面都獲得了巨大的突破和進展。經歷了實體清單、疫情造成的芯片荒,國產存儲在這樣的多重影響之下逐步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這為以后消費級市場國產存儲的進一步價格優勢奠定了基礎。如今國產存儲正在以越來越快的研發速度追趕一線品牌,為未來市場上出現性價比更高的產品做好了準備,這對于消費者來說是非常高興的事情。
在固態硬盤產品線中,國科微、英韌科技、聯蕓主控已經應用到多款國產產品中,而長江存儲的閃存發展成績也是可喜可賀的,長江存儲最近已向一些客戶交付了其自主研發的 192 層 3D NAND 閃存的樣品,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前正式推出相應產品。相信今年,國產存儲品牌還將會給消費者交出更具有競爭力的新產品。
編輯|熊樂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0250068e9f0975ec655e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