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熱劇《歡樂頌》出第三部了。
雖然主角不一樣了,但還是熟悉的感覺。
22 樓 5 個女人的故事,還是一樣地曲折精彩。
人人有本難念的經。
我追了好幾天,感覺很有意思。
熱鬧的劇里,藏著很多人生真相。
以下 5 個,我想跟你分享。
01
真實的社會
利益常常大于正義
劇里,酒店經理朱喆,遇到了一個無理取鬧的客人。
這個客人,是一位對酒店很重要的簽約大客戶。
但此人品性很差。
他騷擾客房的服務員,被拒絕后惱羞成怒,用膠水封住了自己的行李箱,非說是服務員弄壞的。
然后要求免除 28 天的房費,并處理服務員。

另一邊,服務員當然很委屈。
不但被羞辱,被冤枉,如果酒店不主持正義,她還得被扣錢。
朱喆當然想揭穿客戶,保護服務員。
但向領導匯報后,卻被深刻教育了。
領導的意思是息事寧人,絕不能和客人硬剛。
因為這個客人和他的公司,和酒店有長期合作。
如果得罪了他,酒店可能要遭受很大的損失。
" 酒店利益為上,一個服務員,和簽約客戶孰輕孰重?"
領導發出靈魂之問。


領導警告朱喆,一定要好好處理。
如果因為無足輕重的服務員,得罪酒店的大客戶,那她的經理位置就可能不保。

這真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占理的雖然是服務員,但酒店為了利益,就是可以想都不想,就隨便對她處罰、甚至辭退。
劇里的發展還算美好。
朱喆用她的善良和本事,為服務員討回了公道。
但事情如果真發生在現實里,結果極可能是殘酷的。
有多少人,會愿意押上自己的職業生涯,去為一個不相干的弱者討公道?
大部分人都是現實的,當利益和正義發生劇烈沖突,很可能會下意識地去保護自己的利益。
而在這樣的現實下,我們能做的,有兩點:
第一,要強大起來,盡量不成為那個無人顧忌的弱者,那個人人踩踏的犧牲品。
第二,如果面對利益和正義的沖突,多存一點正義感和同情心,盡量為那個可憐人想一想,不要把事情做絕。
02
歪招有時更好用
劇里,那位客戶用膠水粘住了自己的行李箱。
服務員在他的床下找到了一瓶膠水。
但他百般狡辯,說不能證明那就是他粘行李箱的膠水。
這時候,準科學家葉蓁蓁,使了個歪招。
她講了一堆專業術語,言之鑿鑿地說,完全可以鑒定粘住行李箱的膠水,就來自那個有他指紋的膠水瓶。

無理取鬧的客人怕了,徹底服軟。
但其實呢,蓁蓁根本就是在嚇唬他。
鑒定膠水的技術,她自己也不確定行不行。
但為了制服狡猾的客人,她兵行險招,胡編幾句,成功唬住了對方。

還有。
潑辣女孩阿初的父母,在老家一直吵架。
她媽媽忙里忙外,伺候所有人。
而她爸,外遇、家暴,還是個甩手掌柜。
阿初不忍心看媽媽受苦,想讓她離開老家,來上海跟她一起生活。
但她媽媽肯定是不會為了自己享福,而丟下一家人不管的。
哪怕那一家人沒一個心疼她。
阿初不得已,也使了個歪招。
她假裝自己被狗咬了,生活不能自理,可憐兮兮地求媽媽來照顧。
結果媽媽痛痛快快就來了。
這個受苦多年的女人,終于開啟了新生活。

世事往往都很復雜。
很多時候,一個正確、美好的結果,很難用絕對正確的路徑去實現。
所以生活里還是不能太 " 老實 " 了,完全規規矩矩辦事,有時事情累死也辦不成。
為了正義的目的,有時可以用些無傷大雅的歪招。
大雨天老公非要出去玩,別跟他大吵了,試試裝病,請他留下來照顧?
孩子追著你問十萬個為什么,你答得口干舌燥頭昏腦漲,就別再絞盡腦汁想答案了,試著回問他 " 你覺得呢?"" 你想出一個好答案來告訴我好嗎?"
可能有點粗暴,但效果常常很好。
當然,所有歪招,前提一定是 " 目的正義 "。
還有,不能老用。
03
這種女人
不會贏得好婚姻
剛才說的阿初媽媽,是個特別典型的傳統女人。
滿腦子三從四德,一心為家操勞,無條件為家人付出。
結果她做得越多,老公就越懶,漸漸習慣了讓她照顧,甚至開始看不起她,覺得她就是一個免費保姆。
家暴,出軌,從不心疼她。

這個可憐的女人,一頭照顧著公公婆婆,洗臟床單都舍不得用洗衣機,累得要死要活。
另一頭,還得顧上丈夫,要是忙起來沒做飯,就可能被打兩個耳光。
阿初心疼媽媽,一直讓她別干了,別為這些不值得的人糟蹋自己。
可她怎么都不聽,一邊抱怨老公一家什么臟活都讓她干,一邊繼續埋頭苦干。

完全是一個付出型人格。
可是這樣的人生,可能幸福嗎?
很可能是辛苦一輩子,抱怨一輩子,也被人討厭一輩子。
何苦呢。
其實人都是在不停審時度勢的。
婚姻里尤其如此。
如果你長年累月地照顧一個人,另一個人就會習慣了被照顧,覺得一切理所當然。
阿初爸什么都沒有,還能在家里耀武揚威,就有阿初媽縱容的成分。
而這種縱容,往往就是在給自己釀一杯苦酒。
婚姻里,講感情,也要講經營,講策略。
兩個人一定要把彼此的責任拎清,各有各的擔當。
我可以為你付出一些,但你要清楚這是我基于彼此的感情,額外為你做的。
你要領情,甚至有所回饋。
否則我為什么要辛辛苦苦去伺候一個冷血鬼?
劇里蓁蓁說的一段話,我覺得很有道理。
不管對愛人,還是朋友、同事,都適用:
和人相處,最好是這樣,我先盡量釋放出善意,對你好。
如果得到了同樣善意的回報,那以后我就繼續對你好。
但是,如果你理所當然地接受了我的好,沒有反饋,甚至當我是冤大頭。
那么對不起,你以后就別想得到我免費的好了。

04
輕易評判別人
往往會打自己的臉
前幾天有個熱搜,叫 " 何憫鴻把嘴捐了吧 "。

在《歡樂頌 3》里,她的嘴確實很招人煩,一直被網友追著罵。
第一次見到合租室友朱喆,她就發朋友圈,說朱喆是 " 老黃瓜刷綠漆 ",還配了圖。

但沒過多久,她發現朱喆其實是個很好的人,很讓人喜歡。
于是看到人家穿綠色的衣服,又忍不住熱情贊美:你穿綠色很好看。

如此反復,非常打臉,也甚是尷尬。
何憫鴻人并不壞,只是過分單純。
她總是簡單直接地看人,看到表面現象就去評判,還總是忍不住說出來,或者發朋友圈。
然后不但一次次打臉,還給自己造成很不利的局面。

其實我們成年人,應該有一個最基本的認知:人是不能從外表簡單評判的。
那個 " 不理弟弟妹妹的狠心姐姐 ",可能之前受盡委屈。
那個對著媽媽大吼大叫的女兒,可能是在把媽媽拉出苦海。
那個一臉正義感的職場精英,可能心里都是歪歪腸子 ……
所以,如果你沒有體會過別人的經歷,不了解別人生活的全貌,還是不要輕下判斷。
僅憑個人的有限信息和膚淺認知,就去嘲諷別人,或者對別人的選擇指手畫腳,這是無知的傲慢。
輕則頻頻打臉,重則被眾人厭惡。
人家難受,自己也難受,雙輸。
05
最爽的報復
是讓嫌棄你的人
看到你越過越好
還是講我最喜歡的朱喆。
她職高畢業,沒學歷,家境又差。
當年遇到一個挺有文化的男人,花一年時間倒追,成了他的女朋友。
結果兩人同居了兩年,男人還是嫌棄她。
有次看到朱喆在酒店里刷馬桶,愈發覺得她配不上自己,于是要求分手,甩掉了這個 " 不體面的小服務員 "。

朱喆痛苦之余,讀書學習,發奮圖強,做到了高級酒店經理。
不但練就一身好本身,還有了很不錯的收入。
而另一邊,前男友反而始終窮酸,沒有長進。
他再也沒了當年甩她的底氣,回過頭來,想重修舊好。
可是女孩早已不是當年那個一無所有、委曲求全的女孩。
她坐在高檔餐廳里,淡淡地告訴男人,她過著怎樣的生活,以及要過怎樣的生活。

曾經對她嗤之以鼻的男人,終于傻了眼。

人這一生,可能遇到很多人。
戀人、同事、親戚,都可能有意無意地嫌棄你,傷到你。
怎么辦?
最好的對策,不是和對方拼個你死我活。
也不是偷偷忍受,默默認輸。
而是好好活出你自己。
每次從泥沼里爬起來,都是一次人生開掛的新機會。
好好努力,活出一身光彩,就是對那些嫌棄你傷害你的人,最好的報復。
06
22 樓的五美
就是你我
每一部《歡樂頌》,都是備受熱議的大劇。
因為 22 樓的 5 個姑娘,落到現實里,可能就是你,就是我。
她們的困境,可能就是我們的困境。
她們的渴望,可能就是我們的渴望。
追劇的意義,從來都不只是八卦。
我們更可以透過別人的曲折和碰撞,去反觀自己的人生。
悟出一些真相,得到一些啟發。
然后在自己的難題里,找到新的解法。
每個人的生活里,都有一大堆難題。
但我總相信,只要用心過,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五美如此,你也是。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038187b15ec041f90927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