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什么是人類共同的喜好。
家長里短的八卦一定當仁不讓。
看看長壽綜藝榜單就知道了。
《金牌調解》《愛情保衛戰》《調解現場》……
各個地方衛視總有一檔能拿出手的矛盾調解類節目。

它們是你在逢年過節走親戚的時候,電視上最常見到的畫面。
上至 70,下至 7 歲。
沒有人可以在嘉賓們討論到 " 房貸彩禮生男孩 " 的時候,能夠克制住自己不參與討論。
抓馬撕逼,誰不愛看?
但派爺今天想給大家推一檔調解類臺綜。
看完這檔綜藝,你才知道什么叫做 " 抓馬的神 " ——
《分手擂臺》

別的不說。
光是看到節目制作人是那個表情包大戶沈玉琳。
你就知道《分手擂臺》絕對足夠爆笑。

而事實上也的確。
綜藝總共 117 集,派爺集集笑出聲,找到 1 集無聊的都算我輸。
分手擂臺,顧名思義,一個想要大家給判判誰對誰錯的平臺。
且并不局限于情侶關系。

來看第一個故事。
潔癖婆婆 VS 骯臟媳婦
嘉賓上場。
婆婆拿著消毒水一頓大噴。
她穿著隔離防護服,戴著手套和帽子,全副武裝。
主持人要握手,她都要先給主持人消個毒。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做術前準備。


而流浪漢般的媳婦隨后登場。
衣服上油污汗漬粘連,皮膚全是灰塵。
最可怕的是頭發也像流浪漢一樣,幾個月沒有打理過,甚至黏上了碎屑。
一邊走還一邊啃蘋果。

原因?
因為婆婆是飯店的清潔部主任,從工作到生活都追求干凈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而兒媳婦家里是開工廠的,所以覺得臟點沒問題。
一點?
這是一點???

婆婆看到她這樣瞬間開火。
先是吐槽她新娘服穿了一個月都沒換,穿到變黃發黑。
更是大爆料,她內褲三周才洗一次!

說完還不夠。
婆婆回手掏出了一堆 " 證物 " ——
房間里的老鼠、沒扔的便當盒,還有收集了三年的鼻屎球!


(嘔——派爺先吐為敬)
而兒媳婦也絲毫沒有羞恥感。
一把搶過鼻屎球,舉向鏡頭——
" 這叫藝術品,我的夢想就是把它做得跟雪人一樣,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


笑噴,夠獵奇,夠大膽,夠惡心,就是臺綜那個味!

別急,還沒結束呢。
婆媳矛盾中總是隱形的那個中間人,也來到了現場。
丈夫摘下面具,全場直接噴了。
我去,陰陽人啊!

丈夫打扮得一邊干凈一邊邋遢。
和媽媽說話時,用干凈的側臉。
和老婆說話時,轉成邋遢的那面。
洗澡的時候只洗一邊,衣服只刷一半。

一碗水端平,他做到了極致。
知道生活的重擔很難抗,但誰知道是坐在垃圾車里喝消毒水的那種難抗啊!
看著他臉上那種看透世俗的表情。
派爺不得不說一句:
兄弟,你辛苦了!


看到這里,可能很多沒看過綜藝原片的人就想問了:
演的吧?真有這么離譜?
派爺在這里給大家打個包票。
《分手擂臺》,如真包換!
沒錯。
節目每一期在最開始的時候就告訴大家:
演,我們是專業的。
看看。

當內地還在對著各種綜藝一通分析是不是拿了劇本的時候。
二十多年前的臺綜已經舉著劇本問觀眾:
演的怎么了?
演的好,一樣能讓人欲罷不能。
比如被公認最經典的一期。
男友上來控訴交往三年的女友,說她有 " 六大怪 "。
什么說話腔調惡心啊、花錢太多啊、太喜歡玩具狗了啊 ……
乍一看也不是特別過分吧,怎么能到 " 怪 " 的地步了?

結果女嘉賓一開口直接震撼全場。
一句"oh my god,這是我的 baby",每個字的尾音都提到了意想不到的高度。
真做到了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占領派爺的噩夢長達一周。

baby,指的就是女孩手上的那只玩具狗。
這狗每天從起床到入睡從不離手,女嘉賓聲稱:
沒有它我會死。
結果男友一把奪過摔在地上。
女嘉賓急了,但沒完全急。
跳了半圈,再把玩具狗往天上掄了一圈。
最后捏著嗓子說:
你好討厭啊 ~

一套組合拳打下來,派爺被 K.O.
當然,做作的腔調并不是完全是這一期的精華。
不僅男方是來吐槽女方,女方也有大把話想說。
她指責男友,錢掙得不多,房子還被弟弟給占了。
男友反駁,掙得不多不還是給你買了一萬塊的衣服、拍了一萬塊的藝術照嗎?
你不高興就把衣服扔了、照片撕了,怎么還有臉來怪我。

女嘉賓開始嚶嚶嚶。
這時候女嘉賓的媽媽上場了。
她一來就先給了男方一個大逼斗,狂罵對方窩囊垃圾。
讓他趕緊認錯,并且一定要掏出兩百萬彩禮和女朋友結婚。

完全把主持人和觀察嘉賓整懵了。
一上來就動手這么生猛的嗎!

但最好笑的其實是" 劇情外 " 的部分。
前面也說了,這節目從頭到尾都是演的。
而表演的也全是真正沒有經驗的素人,因此總會出現一些狀況。
這集里,男友在對戲的時候忘記了要去搶她的狗。
女嘉賓便瘋狂使眼色,小聲地讓他 " 搶啊、搶啊 "。
結果忘了自己還戴著耳麥,聲音一點不落地被錄了下來。
笑死,舞臺事故了啊!

除了家長里短。
《分手擂臺》的業務范圍還涉及到了走進科學。
說男嘉賓抱著一把油紙傘上臺。
告訴大家,這傘里有冤魂。
他撿到了,所以魂魄要找他幫忙伸冤。

?請問這是在拍聊齋嗎
嘉賓演得很認真,一直不停地和他的傘說話。
別的不說,就說這信念感,完全能給內娛流量上一課了。

他告訴主持人,傘里的冤魂對他說,自己是被老婆害死的。
而這把傘的油紙,正是用他的骨灰制成。
就說瘆人不瘆人吧。
冤魂的老婆也來到了現場。
同樣是一上來就開始動手推搡,表示我老公已經失蹤三四個月了,你別裝神弄鬼。

隨后又出現了幾個人物,分別是冤魂的爸爸和出軌小三。
幾個人新仇舊恨,打個不停。
看得觀眾一邊眼花繚亂,一邊又興奮不已。

打著打著,主持人出來拱火。
說別打了,讓我們來聽聽油紙傘怎么說的吧。
讓冤魂說話?更離譜了!
但是為了收視率,有啥不行呢?

燈光暗下來,冤魂登場!
聽到臺灣腔機械音一個字一個蹦出來,最后還甩出了個傲嬌的 " 哼 "。
派爺又一次笑噴了手里的可樂。


做戲做全套。
老婆聽到這個聲音嚇了一跳,當場毛了,到處在演播廳里找老公。
最后真相大白,原來老公藏在后臺錄音室呢。

怎么講。
你說他們演得好吧,每個素人毫無經驗的樣子一眼就能看出有問題。
你說他們演的差吧,但就是足夠搞笑到能讓人入戲。
這或許就是節目的魅力所在。
你明知道它故事是假的,卻還是好奇,一檔綜藝節目可以演到什么地步。
而《分手擂臺》也滿足了觀眾的期待。
他們并不只是在舞臺上表演了一個 " 小品 " 式的節目。
更拉著鏡頭外的工作人員一起演。
甚至走到了戶外,上演各種街邊撕 X、尋死覓活的橋段。

電影里,有種拍攝技巧叫做" 打破第四面墻 "。
指的是讓演員直視鏡頭和觀眾對話,達成角色跨越銀幕的交互體驗。
《分手擂臺》的這種模式類似。
拓寬了戲臺,讓觀察的觀眾們也參與進 " 戲 " 里。
用如今的流行術語來說,就是" 沉浸式綜藝 "。
作為一檔已經是 20 年前的綜藝。
《分手擂臺》在形式上超前,在內容上又大膽顛覆。
甚至有幾期還討論到了同婚、代孕、私下重婚等等話題。

生命力絕對超越了大多數市面上的節目。
它假嗎?假。
它扯淡嗎?扯。
但沒有人可以否認,它就是有著讓人欲罷不能的優點。
當真人秀都在為了比誰更 " 真 " 而爭破頭皮,卻總是囿于俗套。
或許不如轉換一下思維,干脆往假了做。
畢竟,我們想看的除了真實,還有新意。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0320618e9f093ea96ce6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