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華碩舉行了 " 登峰造絕 " 輕薄筆記本新品發布會,發布了包括華碩靈耀 X Pro 在內的多款輕薄筆記本新品,而且這些新品也是華碩筆記本推進 " 華碩好屏 3.0" 戰略的核心產品,其中華碩靈耀 X Pro 這款產品給筆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影響。

它有開創性的傾斜鍵盤設計,并且將之前華碩 ProArt 創 16 上的創作旋鈕設計借用了過來,進行了小小的改變,更加扁平化和觸控化,除此之外,16 英寸的 16:10 比例屏幕讓我對其 OLED 系列屏幕再無任何挑剔可言,而除了這些,拿到這款產品之后筆者發現它其實還有更多的亮點,不過首先,我們先對靈耀 X Pro 的規格來了解一下,這款靈耀 X Pro 的詳細規格如下:






作為面向創作者用戶的產品,靈耀 X Pro 的設計風格還是走的簡約路線,用色則是偏向沉穩的,整體來說這個外觀風格還是很有格調的,而除了外觀風格之外,拿到手之后靈耀 X Pro 的質感確實驚艷到我了。
靈耀 X Pro 采用了一體成型的金屬機身,據稱是由航空級 6000 系列鋁合金數控技術加工而成,從而提供了異常堅韌的結構強度。靈耀 X Pro 的鋁金屬處理工藝包含了 20 道裁切流程,超過 60 道程序,最終將 7050g 的鋁金屬雕琢成僅 765g 精密機構件。這樣的機身最終呈現給人的感受就是絕佳的質感與視覺上的享受,而且還保持了輕便與堅固的屬性。




華碩靈耀 X Pro 筆記本的傾斜式鍵盤設計可謂是它身上最令人驚艷的一點,因為其他的亮點或多或少在其他產品上都有跡可循,而這個傾斜式鍵盤設計盡管也可以說是之前華碩靈耀 X 雙屏 Pro 這類副屏傾斜設計的延續,但是將筆記本電腦的鍵盤設計成傾斜的本身就是個很開創的事。
這樣設計的好處有很多,首先我們知道標準鍵盤的按鍵設計從側面看就是有一定傾斜的,這樣符合人體工程學,可以降低打字疲勞,而筆記本受制于其便攜性的要求,天然難以實現這一設計,而華碩靈耀 X Pro 通過巧妙的轉軸聯動,讓打開筆記本的時候鍵盤區域可以自動抬升一定角度,合上筆記本的時候又具有最薄的厚度,可謂巧奪天工。
這樣設計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散熱能力,通過將鍵盤部分抬升,相比傳統設計的筆記本產品而言華碩靈耀 X Pro 的進風面積增大了許多,自然可以有更好的散熱表現,可以讓華碩靈耀 X Pro 具有長時間高性能的發揮,讓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華碩靈耀 X Pro 的創作旋鈕設計在之前的 ProArt 創 16 上已經見過,但是它們又不完全一樣,華碩靈耀 X Pro 的創作旋鈕在體積上實現了更加扁平的設計,這可以讓華碩靈耀 X Pro 的機身更加輕薄,同時在交互體驗上華碩靈耀 X Pro 的旋鈕偏向于觸控交互。

該按鈕實現的功能方面還是一樣的,這個旋鈕對 Adobe 旗下的軟件進行了深度適配,擁有超過 70 種功能可用于提高創作流程的操作,如改變畫筆尺寸和畫面飽和度、調節涂層透明度或快速撤銷指令等,還可以調整屏幕亮度、音量或下滑一頁。

作為 " 華碩好屏 3.0" 戰略的核心產品,靈耀 X Pro 延續了其 OLED 屏幕家族優秀的屏幕素質,經過測試其具有 100% 的 DCI-P3 色域覆蓋和 sRGB 色域覆蓋,而且 Adobe RGB 色域覆蓋也達到了驚人的 96.2%。
除了色域之外,好的色彩表現離不開準確的色準,而華碩靈耀 X Pro 通過了潘通色彩認證來保證色彩的準確性,經過我們的測試其在內置的 Display P3 顯示模式下校正前平均 ΔE 為 0.45,最大 ΔE 為 1.09,擁有極為優秀的色準表現。
色溫方面,靈耀 X Pro 測試的結果是 6604K,比標準的 6500K 稍微偏冷一點點,而實際觀感并無差別,亮度方面,在傳統的 SDR 顏色空間下測試的最高亮度為 367.3 尼特,已經可以滿足戶外陽光下也有較好的可視化體驗,而如果在 HDR 顏色空間下會更高,據稱可達 550 尼特。



" 華碩好屏 " 戰略現在已經進步到 3.0,這個以 OLED 屏幕材料為核心的戰略讓華碩筆記本在屏幕色彩方面可謂吊打其他廠商,這是 OLED 屏幕的本身的素質決定的。但是作為對于頂級屏幕的要求,筆者喜歡的除了高色域、高色準之外,還要求其在顯示內容的效率方面有最佳的體驗,而這方面來說,以目前的技術來看 16 英寸的 16:10 比例屏幕是最佳的設計,可以在便攜性的前提下具有廣闊的顯示面積,同時 16:10 比例讓交互體驗相比 16:9 屏幕有極其明顯的提升,可以說華碩靈耀 X Pro 的屏幕是筆者心目中無可挑剔的最佳屏幕。






除了高色域、高色準、16 英寸的 16:10 比例這些亮點之外,這塊屏幕還是支持觸控的,并且可以選配觸控筆,觸控屏極大的提升了這款設計本的交互方式,也有了更多的應用場景,比如對于工作流程中有繪畫需求的創作者來說,簡單的草圖就可以直接通過這款屏幕來實現,這對于創作者用戶來說吸引力極大。并且一個好消息是,目前這款產品正在活動期間,下單就送觸控筆還有雙肩電腦包。
華碩靈耀 X Pro 的這個觸控板面積非常大,尺寸為 150x90mm,由于身邊并沒有 16 英寸的 MacBook Pro,筆者無法詳細對比,但是從筆者的印象來說,華碩靈耀 X Pro 的觸控板面積與 16 英寸 MacBook Pro 的觸控板面積是差不多的,并且華碩靈耀 X Pro 的這個觸控板也是帶有震動反饋的,配備有 LRA 線性馬達,當然在震動反饋方面來說,與 MacBook Pro 還是有點差距的。最后,作為華碩的創造性設計,華碩靈耀 X Pro 這款觸控板也是可以切換為數字鍵盤使用的。
接口方面,華碩靈耀 X Pro 具有 1 個 USB 3.2 Gen 2 Type-A、2 個雷電 4 接口、1 個 HDMI 2.1 接口、1 個 3.5mm 復合音頻插孔、1 個 DC 電源輸入接口和 1 個 Micro SD Express 7.0 卡槽,2 個雷電 4 接口和 1 個 Micro SD Express 7.0 卡槽無疑是亮點設計,2 個高速雷電 4 接口都支持快速充電、8K 顯示器和高達 40Gbps 的數據傳輸,而那個 Micro SD Express 7.0 卡槽的數據傳輸速度高達 985MB/s。

電源方面,該機配備了一個 200W 的電源適配器,在保證充足供電來滿足性能釋放的前提下擁有較為便攜的重量和體積。


拆掉 D 面之后可以看到靈耀 X Pro 的空間利用率極高,可以說是最大限度的保證了輕薄,而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是其散熱模塊,其使用了 3D 曲面 VC 均熱板,擁有數倍于傳統熱管的導熱效率,并搭配兩個 97 葉片的 12V 大風扇,和超大規模的散熱鰭片,使得熱量能迅速導出。
不過為了極致的追求輕薄,可以發現靈耀 X Pro 的內存是板載形式的,意味著沒有擴展空間,同時極致的空間利用率也沒有多余的硬盤擴展位存在,如果之后有更大的存儲需求只能進行替換。最后占用空間最大的電池部分可以看到是 96Wh 的規格,提供了很好的續航基礎。
測試方面,首先是 PCMark 10 整機性能測試,測試時將華碩靈耀 X Pro 的風扇模式切換為高效能模式,接入電源并且將狀態欄的電池模式設置為最佳性能,同時網絡選擇飛行模式,其他均采用默認設置,測試結果如下:

對于涵蓋各種簡單任務的一般 PC 使用場景來說,PCMark 10 測試程序的官方建議是達到 4100 或更高的常用基本功能分數;對于典型辦公室工作和輕媒體內容工作,官方建議是達到 4500 或更高的生產力分數;然后對于編輯照片、視頻或其他數字內容處理,官方建議是達到 3450 或更高的數位內容創作分數。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到華碩靈耀 X Pro 在這些方面都具有遠超建議的分數成績,足可以完美應對以上的應用環境。

這款華碩靈耀 X Pro 搭載了 i9-12900H 處理器,Intel 7 制程工藝,采用全新 Alder Lake 架構,大小核設計,擁有 6 個性能核和 8 個能效核,性能核具有超線程技術,故而一共具有 14 核心 20 線程,單核最高加速可達 5.0 GHz,在上面的各項考察 CPU 性能的創作測試中都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表現。
此外,在 CINEBench R20 多線程 10 分鐘循環測試和 CINEBench R23 多線程 10 分鐘循環測試中可以看到,其相比單次的多線程測試而言降幅非常小,意味著這顆 i9-12900H 在靈耀 X Pro 中可以長久穩定的處于高性能狀態。

靈耀 X Pro 搭載的獨立 GPU 是 RTX 3060 筆記本電腦 GPU,具有 3840 個 CUDA 核心,配備有 6GB 的 GDDR6 顯存,顯存位寬 192 位,顯存數據速率為 12Gbps,在動態增強 2.0 技術下最大功耗可達 95W,這個性能釋放可以說兼具了性能表現和能耗比的考慮,也就是說在輕薄設計的前提下盡量實現了較高的性能釋放,各項考察 GPU 性能的創作測試表現也都很不錯。

靈耀 X Pro 用的是 LPDDR5 內存,時序為 64-52-52-112 CR1,從測試成績來看內存讀取速度是 73GB/s 的水平,內存寫入與復制則為 63GB/s 和 72GB/s 的水平,內存延遲為 108.5ns。


用 CrystalDiskMark 測出來這臺華碩靈耀 X Pro 內置的 SSD 的最大連續讀取速度為 6921MB/s,而最大連續寫入速度則為 5179MB/s,4K 隨機讀取最大可達 236K IOPS,4K 隨機寫入最大可達 150K IOPS。
CrystalDiskMark 的實際表現測試來看,連續讀取速度為 4028MB/s,連續寫入速度則為 3379MB/s,4K 隨機讀取可達 20K IOPS,4K 隨機寫入可達 44K IOPS,延遲方面 4K 隨機讀取延遲為 48μs,4K 隨機寫入延遲為 22μs,總的來說是一款高端的 PCIE 4.0 SSD 的表現。
這里采用 AIDA 64 FPU 單烤 CPU 來進行 CPU 單烤測試,以及同時運行 AIDA 64 FPU 和 3DMark Fire Strike 壓力測試來進行雙烤測試,用 HWinfo 來記錄數據,測試過程中,室溫為 25.1 ℃。測試時將華碩靈耀 X Pro 的風扇模式切換為高效模式,接入電源并且將狀態欄的電池模式設置為最佳性能,同時網絡選擇飛行模式,其他均采用默認設置,測試結果如下:

經過測試華碩靈耀 X Pro 中的這顆 i9-12900H 最高功耗可以釋放到 102W,后續穩定在 95W 的功耗釋放。溫度方面,最高一個核心的溫度最高到過 97 攝氏度,后續穩定在 96 攝氏度左右,平均的核心溫度則低很多,后續穩定在 88 攝氏度左右。

要實現雙烤的最大性能釋放,需要在 ProArt Hub 解鎖該機的最大性能釋放狀態,那就是風扇模式可以設置為全速模式,在此狀態下可以看到,其搭載的 RTX 3060 可以得到穩定的 75W 功耗支持,而 CPU 的功耗后續穩定在 75-80W 之間,整機性能釋放超過 150W。溫度方面 ,CPU 核心中溫度最高的那個溫度后續穩定在 95 攝氏度左右,GPU 熱點溫度后續穩定在 72 攝氏度左右。

續航測試時,亮度調整為 50%,將華碩靈耀 X Pro 的風扇模式切換為靜音模式,Windows 系統中電池模式設置為最佳能效,同時網絡選擇飛行模式,關閉背光鍵盤。在 PCMark 10 的現代辦公續航測試中從 100% 電量到 2%,華碩靈耀 X Pro 取得了 10 小時 26 分鐘的成績,測試過程中的性能得分為 4718。
華碩靈耀 X Pro 算是筆者目前心目中接近完美的一款筆記本電腦產品,并且很令人震撼的是,它讓人覺得—— " 原來筆記本電腦也可以設計的這么有差異化!"
差異化方面最明顯的兩個地方就是傾斜鍵盤設計和創作旋鈕設計,傾斜鍵盤的設計符合人體工程學,可以降低打字疲勞,同時完全沒有妨礙其輕薄化。而且這樣的設計除了帶來其他筆記本產品上無法帶來的鍵盤輸入體驗之外,還增加了其散熱表現,通過鍵盤部分的抬升,形成三面進風,提高了進風量,而且鍵盤距離發熱區域更遠,讓高負載的時候鍵盤仍然有很清涼的打字體驗。
創作旋鈕設計讓這款創作本與其他創作本相比形成了絕對的領域優勢,這個旋鈕對 Adobe 旗下的軟件進行了深度適配,擁有超過 70 種功能可用于提高創作流程的操作,如改變畫筆尺寸和畫面飽和度、調節涂層透明度或快速撤銷指令等,還可以調整屏幕亮度、音量或下滑一頁,生產力可謂大大提升。
而說它完美,則是除了上面說到的巧奪天工的設計之外,它在很多方面也做到了極致到無可挑剔的程度,比如帶有 Micro SD Express 7.0 卡槽,并且數據傳輸速度高達 985MB/s;觸控板面積巨大,達到了 150x90mm,并且還配備有 LRA 線性馬達,帶有震動反饋。

靈耀 X Pro 的屏幕更是做到了究極完美的程度,它不僅有 100% 的 DCI-P3 色域覆蓋、Display P3 顯示模式下平均 ΔE 為 0.45 的高色準,色彩表現優秀,而且分辨率也達到了 4K,擁有細膩的顯示效果,并且在 2.4kg 的重量下做到了 16 英寸的尺寸,顯示采用了 16:10 比例,相比 16:9 屏幕有極其明顯的體驗提升,最后最后,這塊屏幕還是支持觸控的,并且可以選配觸控筆,不僅僅是對于創作者用戶,可以說對于所有用戶群體來說都是完美的存在。
最后再說性能和便攜性,靈耀 X Pro 以 35.50 x 25.10 x 1.78cm(最薄處 1.69cm)的尺寸、2.4kg 的重量帶來了 i9-12900H 處理器和 RTX 3060 筆記本電腦 GPU 的配置,而且 i9-12900H 處理器單烤可以穩定在 95W 的功耗釋放,其 RTX 3060 筆記本電腦 GPU 也可以在動態增強 2.0 技術下維持 95W 的功耗釋放,可以說在性能和便攜性方面都取得了絕佳的表現。
對于靈耀 X Pro 的購買建議,筆者認為除了對 GPU 有很高要求的單機游戲玩家之外,只要你預算足夠,都可以考慮這款產品,特別是數字內容創作者或者對屏幕要求極高的用戶。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04def38e9f0967b13e7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