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有人預測 2023 年將出一個世界巨星還記得伐?

隨著近兩年越來越多明星一落千丈,漸漸地,這件事也越傳越真。
楊紫調侃不是自己就是井柏然、陸虎說是我的朋友谷愛凌 ……

然后,也有人說:該不會是他們吧?
他們

7 月 1 日問的,現在那位網友可以把心放回肚子里了 ~
ESO 成員已經陸陸續續完成改名,至于組合能否繼續,答案是:仍在繼續,但團名改成EMO了 ~
雖然賊心不死,但毫無疑問,2023 預測又一次不出意外的失敗了 ~

當然,看熱鬧歸看熱鬧,但局長還是有必要和大家一起聊聊由 ESO 反映出來的無語又悲哀的荒誕娛樂。
他們全體改名的導火線如果真要追究,得從楊迪發小作文說起。
8 月 11 日那篇,楊迪明確表示絕不助長山寨風氣。

內容一發,引來無數人支持,同時也招來數不盡的謾罵," 你不就是模仿出身么,憑啥看不上人家 "、" 紅了就飄了 "……
講真,像楊迪這樣的模仿明星和 ESO 還真不一樣。

前者是在特定時間特定場景下進行一場模仿秀,或催淚、或搞笑 …… 都是為了節目效果。
即便目的是通過模仿出名,最終落腳也是做自己,被模仿對象對他們來說僅是錦上添花的存在。

而后者的目的同樣是出名,卻始終在蠶食被模仿對象的成果。

有人稱他們沒吃別人的苦,卻享受別人的光。
對此,王二博選手大為不滿,覺得大家雙標,是在酸他們紅了。

還嫌網友不說劉德華模仿者、邁克爾杰克遜模仿者、王寶強模仿者,卻跑來說我們。

其實這句話很好解釋,他們如果真覺得自己在模仿,何必起混淆視聽的名字呢?
鹿哈、王二博、黃子誠、王俊卡 ……
直接說自己是鹿晗模仿者、王一博模仿者、黃子韜模仿者、王俊凱模仿者 … 不就成了么?

模仿可以,但他們確實越界了,這幫人居然想玩真的,上綜藝、拍 MV、甚至想出道 ……
被指出存在侵權行為,賣賣慘改改名,扭頭又以 EMO 的形式活動。
換湯不換藥,從個人到團體始終沒有太大的變化。

當然,玩真的可以,先把努力成果拿出來溜一溜,不要光在外形上下功夫。
打著追夢的口號,卻把一首歌跳出五六七八九種舞的味道,請問要干嘛?

而且,更搞笑的是,這種風氣竟然有種生態鏈的感覺。
ESO 蹭 EXO、鹿哈蹭鹿晗、鹿啥蹭鹿哈、關大彤曾鹿哈 ……

期間,還不斷有人加入,王子韜、張藝西、古力哪吒 ……
唯一女成員:古力哪吒

不久,又出現由范蒸蒸、潘瑋坡、阿岳組成的 EMO 男團。

還有華晨灰、蔡徐困、王源源 …… 不管長得像不像,反正是硬蹭。

他們這個群體甚至存在鄙視鏈,蔡徐困瞧不上鹿哈,嫌涂脂抹粉、打扮女氣。
而一邊瞧不上一邊主動連麥,連上了又開始吵架。

有一次特別無語,倆人 battle 的時候,鹿哈說蔡徐困既然模仿蔡徐坤就捯飭的好看點,邋里邋遢是黑人家。
蔡徐困急了," 我是致敬偶像 "。
對對對,穿著背帶褲拍著籃球致敬。
被鹿哈懟的啞口無言,依然嘴硬 " 我是致敬偶像 "。

說實話,有時候看那幫人這呀那的,真心覺得群魔亂舞,娛樂無下線。
但更讓人悲哀且無奈的是,居然有無數年輕人買單。
ESO 回歸被里三層外三層重重包圍、還有粉絲應援、橫幅、鮮花 ……

而這也恰好反映出一個問題,一代又一代人的審美、要求正斷崖式下跌。
不用說網紅圈,娛樂圈新生代偶像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早在零幾年的時候,超女快男、好男兒、我型我秀 …… 舉辦得如火如荼。
那陣仗可比什么偶練、青你 …… 熱鬧多了 ~

參賽選手從海選到地區選拔再到總決賽,敢往前拼全靠一腔熱血,能沖過一關又一關則是靠實力。
沒辦法,唱將太多了,如果不使出渾身解數會很快被淘汰。
一般能闖到全國十強的人,實力早在一輪又一輪的比賽中得到驗證,李宇春、張靚穎、周筆暢、譚維維、陳楚生、張杰、魏晨、蘇醒 ……

后來,很大一批秀人迫于生活回歸普通人,也有很多人仍掙扎在娛樂圈 ……
如今,0713 再就業男團憑搞笑重新出圈。

雖然常被他們逗的不行,但一聽他們認真唱歌,雞皮疙瘩瞬間起來了 ~
有能力作歌作曲、有實力全開麥 ……實打實想唱就唱!

反觀近些年的選秀節目。
" 練習生 "這個詞從 H 國流行到國內后,越來越多青少年加入練習生大軍。
可仔細觀察一下就能發現,不少人只是頂著練習生的帽子,讓外界聽起來好聽罷了 ~
至于真正練習時長,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比如董巖磊,只練習10 天就去參加偶練。
講真,局長剛聽到那會兒差點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聽,10 天?Are you sure?
這完全說明,純粹是聽說有個出名的機會,然后想試試能否瞎貓撞上死耗子。

登臺的時候,董巖磊倒挺坦誠,直接說自己沒舞蹈、聲樂基礎。

表演完,李榮浩很委婉地點評,像我朋友在 KTV 過生日,突然來一個不熟的人點了首《情非得已》。

當時看董巖磊的 part 覺得挺搞笑,但完了想想,莫名有種悲哀的情緒涌上來。
曾經的選秀,是在全國各地層層選拔,通過努力拿下地區冠軍,然后再匯聚一堂爭全國冠軍。

如今的選秀,只練習 10 天,唱不行跳更不行,居然也能進入比賽現場?
要知道,這可是經過篩選留下的一百號人。
有時候真想問一下,選了個啥?
當然,其中不乏實力在線的練習生,比如樂華七子。
后來了解才知道,他們得看跟誰比。

參加偶練前,朱正廷、Justin 曾參加過 H 國的 101。
論實力,朱正廷的中國舞和舞蹈功底確實出現過高光時刻。
但在動不動就擁有好幾年練習生涯的 H 國練習生里,確實不起眼。
而同行的 Justin 更是沒多少驚艷畫面。

在 H 國 101 里算是普通的存在,一回國,倆人立馬成了眾練習生眼中的優等生。
不否認韓娛有許多詬病的地方,但咱有一說一,國內從練習生到出道未免過于速成了些。
簡單給大家舉幾個例子,東方神起隊長練習時長 5 年、SJ 隊長利特練習時長 5 年、EXO 隊長金俊勉練習時長 7 年、少女時代前成員鄭秀妍 7 年 ……
沒出道的那段時間,每天都要經歷嚴苛、高強度的訓練。

當然,其中也有時間短的,SJ 的厲旭只有兩三個月、A Pink 鄭恩地 0 天 ……
但他們的練習時長短歸短,實力卻毋庸置疑。

反觀國內的一些練習生,有幾個能沉下心日復一日地泡在訓練室里?
根本扒拉不出幾個,敢真唱不墊音的愛豆更沒有幾個。

這還不算什么,更可笑的是,居然有許多粉絲瘋狂追捧。
除了包裝過的外形能看,要文化沒文化、要實力沒實力,干啥啥不行塌房第一名。

就這還能在娛樂圈眾星捧月,可見如今的追星群體有多盲目。
有人說娛樂不可怕,可怕的是越來越多人在娛樂中缺乏思考能力。
So~ 咱們再回過頭看 ESO,484 也能明白為啥火了?

雖說喜歡 ESO 的人很多都是起哄湊熱鬧,但也一定程度上給了熱度。
而在當下流量為王的時代,熱度即金錢。
漸漸地,那幫人在不知不覺中給他們打通了一條捷徑。
乍看不覺得有什么,可從長遠思考 …
如果通過耍寶扮丑就能大撈特撈,試問誰還愿意踏踏實實做事?
一旦有醬紫的先例,對更年輕一代的人來說,又會造成怎樣的負面影響?
猶記得小時候問長大想做什么,大多數小孩都會天真的回:科學家、警察、醫生 ……
如今再問,已經有小朋友說:想當網紅!
悲不悲哀?就問你悲不悲哀?
或許有些人覺得 ESO 也是為了生活罷了,尤其看了幾個成員的改名致歉賣慘視頻,又覺得外界對他們咄咄逼人。
講真,麻煩收一收同情心,當下娛樂環境的地板夠低了,如今縱容這類型群體繼續蠶食,只能說 … 是照那些仍勤勤懇懇靠作品說話、苦練基本功的人的臉上扇巴掌。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082d4fb15ec06a222578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