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歲的李先生(化名)
40 年前因胃穿孔做了胃大部切除術
術后生活一切恢復正常
以為這件事已經結束了
然而,這場 " 胃 " 的暴擊卻沒有停止
去年開始李先生突然察覺到肚子脹
緊接著就是吃不下、睡不著
人也變得消瘦無力
短短 1 個月體重下降了 30 斤
這種 " 斷崖式 " 體重下降,終于引起了李先生一家人的警惕。結果令人萬萬沒想到地是,醫院檢查后發現李先生原來肚子里滿滿都是 " 水 "。更令人震驚的是,胃鏡檢查發現 40 年前的手術部位如今潰爛出血,病理結果診斷為 " 殘胃癌 "。
啥是殘胃癌?
跟 40 年前的手術又有啥關系?
李先生一家人犯起了迷糊。這里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腫瘤內科主任醫師鄭松解釋到,有些患者因胃部疾病接受了胃大部切除術,術后很多人可能都認為既然胃已經大部分切除了,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但事實并非如此,因為在行胃部手術的同時,另一種隱患卻悄然而生,那就是殘胃癌。
突如其來的噩耗給了李先生深深的打擊,除此之外,屬于胃癌晚期的李先生腹腔已經發生廣泛轉移、腹腔黏連,失去了手術機會。這下李先生覺得自己徹底 " 跨掉了 ",渾身更沒有力氣了。
手術難做,不做更難受。李先生家人經過了解后,來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腫瘤內科尋求解決辦法。
除了手術?還有啥辦法?
腹腔熱灌注化療成了 " 救命稻草 "
鄭松主任解釋到,對于李先生這樣的情況,可以通過全身化療結合腹腔熱灌注化療,達到腫瘤細胞減滅的目的,進一步緩解患者癥狀,為今后的胃癌手術創造條件。聽到鄭松主任堅定的答復,李先生一家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消化腫瘤內科團隊隨即為李先生進行了多次全身化療、腹腔熱灌注化療,結合基因檢測結果聯合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綜合治療手段。在團隊和家屬的聯合努力下,李先生腹脹和腹水的情況很快得到了控制,治療后的 CT 和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原先腹盆腔多發的轉移腫瘤明顯縮小,精神和體力明顯恢復,血腫瘤標記物也降到了正常水平。

鄭松主任最后提醒大家,行胃部手術的患者并不是從此就高枕無憂了,這類應該時刻警惕著殘胃癌的發生。特別是在術后 10 年,應依照專科醫生的建議,定期進行規律復查,做到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更好的捍衛這得來不易的健康。
來源: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編輯 李蔚蔚)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0adfca9e780bf92c0021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