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積分兌換禮品,
是商家回饋顧客的活動,
更是當下常見的一種 " 薅羊毛 " 方式,
但有人為了 " 薅 " 這些禮品,
打起了平臺漏洞的主意,
甚至使用修圖軟件
惡意套取大量積分。
近期,
結合夏季打擊整治 " 百日行動 ",
上海浦東警方
成功破獲這樣一起詐騙案件。
犯罪嫌疑人張某因涉嫌詐騙罪
已被浦東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男子冒用他人收據,并 P 圖修改信息 浦東警方供圖(下同)
7 月底,前灘地區某商場向浦東公安分局前灘派出所報案,稱有人多次利用平臺漏洞惡意套取大量積分后兌換高價值禮品,給商場方面造成損失。據商場反映,他們的積分兌換活動主要通過微信小程序來實現,客戶只要在微信小程序上上傳在商場消費的收銀條照片,就能兌換相應積分。但在春節前后,他們發現有兩個賬號存在異常,不僅在短時間內迅速成為鉆石會員,還瘋狂兌換禮品。經過商場甄別,發現該賬號上傳的收銀條都是偽造的,隨后便將相關賬號封號處理,不料此后再次發現一個賬號使用同樣的手法套取大量積分并兌換禮品。于是,商場立即報警求助。

前灘派出所了解案情后,立即會同三林公安處開展調查。經過對上述 3 個賬號的注冊信息進行深入調查,發現張某存在重大作案嫌疑。同時,根據商場方面的后臺記錄,民警發現其中一個賬號曾于 7 月初出入過商場的貴賓室,結合商場內的公共視頻,民警確認使用該賬號的正是張某。8 月 4 日,民警趕赴位于寶山的張某家中,一舉將其抓獲,并在家里發現用積分兌換的品牌化妝品、平板電腦、耳機等涉案物品。

男子被警方抓獲
到案后,張某對自己的違法行為供認不諱。據張某交代,起初他只是偶然發現商場的微信小程序存在漏洞,利欲熏心的他從大眾點評等網站上收集他人曬出的收銀條,然后利用修圖軟件對收銀條上的消費時間、金額等進行篡改,再利用后臺積分管理不嚴格等問題,直接上傳偽造的收銀條圖片套取大量積分,繼而騙取高價值禮品。期間,張某的兩個賬號相繼被平臺發現問題后進行封號處理,不料早已被貪念蒙蔽雙眼的他,選擇再次注冊賬號進行作案,前后累計案值 3 萬多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張某因涉嫌詐騙罪已被浦東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警方提示:" 薅羊毛 " 無可厚非,但切不可使用偽造、篡改等非法手段來 " 薅羊毛 ",切莫因貪圖一時小利而追悔莫及。同時,商家應當加強平臺管理,及時 " 查漏補缺 ",避免給不法人員可乘之機。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0ed6fe9e780bf92c00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