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大爺(化名)今年 78 歲,除了高血壓病,平時身體很好,唯獨有一個特別的壞習慣,就是幾十年來幾乎都不怎么刷牙。他自認為不刷也沒問題,嘴巴里生不出什么大病。
就在一個月前,許大爺莫名其妙出現寒戰、發熱和咳嗽,吃了幾天頭孢,癥狀并沒有改善,仍持續發熱。
找不出原因的許大爺又到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門診進行檢查。結果胸部 CT 發現,許大爺肺部確實有問題,需要住院進一步查明原因。

許大爺左肺門腫大、左下肺支氣管血管束增粗,縱隔和肺門淋巴結腫大
離奇!常規治療難起作用
氣管鏡檢查 " 一探究竟 "
入院后,醫生立即為許大爺進行了各項檢查,根據常規治療手段進行了藥物治療。但許大爺仍有發熱,醫生立即調整藥物,依然無效。
然而,醫生復查肺部 CT,發現病灶還在進展,左下肺出現大片實變影。這究竟是怎么回事?醫生們立即和患者溝通,安排氣管鏡檢查 " 一探究竟 "。

氣管鏡檢查過程中,醫生發現氣管鏡下看到左上葉開口外壓性狹窄,黏膜充血腫脹,充斥著肺部黏液。左下葉進行肺泡灌洗送培養未發現細菌,抗酸和 XPERT 以及 GM 都是陰性,這也就意味著結核和曲菌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肺泡灌洗液送二代測序(簡稱 NGS)也未發現明顯異常,但醫生發現其中放線菌序列數有 337。
于是,醫生們結合氣管鏡下的表現,突然意識到會不會是放線菌感染呢?
咯出一口膿痰
坐實了放線菌感染
許大爺住院一周卻還在發熱,血培養和痰培養也是陰性,不僅患者和家屬焦慮,醫生也很著急。
接下來該怎么辦?醫生們和患者商量后決定再次進行血的二代測序檢測。這次結果里報告齲齒放線菌序列數 13。
在醫生的注視下,許大爺好好漱了漱口,然后深呼吸用力一咳,從肺部咯出一口膿痰。醫生迅速將痰標本送到微生物室,進行特殊培養基的培養。3 天后報告放線菌,終于坐實了放線菌感染!

于是,醫生們認真檢查了許大爺的口腔,發現其口腔衛生狀況簡直 " 一塌糊涂 ",壞牙齒一大把,而且平時也不定期清潔牙齒,有一些壞的牙齒也不及時找醫生處理。
這時候,許大爺回憶起了自己發熱前,曾因為牙痛吃不下飯。

醫生們發現問題的起源后,一方面邊通過改用抗感染治療,一方面給予患者漱口液勤漱口。許大爺的體溫終于恢復正常,肺部影像也有明顯吸收。


肺部放線菌不容忽視
癥狀較為明顯,應盡早就醫
醫生表示,放線菌是人類牙床、扁桃體和牙齒上的多態性寄生蟲。它們會引起局部或出血感染。大多數放線菌是人類寄生的細菌,通常不會致病。
然而,當身體整體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時,例如皮膚黏膜懸吊物的機械屏障損傷減小,特別是當同時伴有其他有氧感染,則會引起腹腔感染。口腔衛生差、拔牙、腹部手術、皮膚外傷等是誘發因素。
肺部放線菌病的臨床癥狀有不同的輕重。輕者可以有低熱或不規則的發熱、咳嗽、咳痰,偶有痰中帶血,乏力,貧血和體重下降。危重病人可排出混合有硫磺顆粒的膿液,劇烈胸痛、咯血,嚴重時可出現呼吸、吞咽困難,甚至死亡。
因此,肺部放線菌不容忽視,感染后的癥狀還是很比較明顯的,希望廣大患者一旦發現異常,切莫輕視,避免延誤診斷。
來源:杭州交通 918
(編輯 王鵬)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181a169e780bf92c0023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