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9 月 7 日,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上,iPhone 7 系列發布。
那個一見就愛,一用就花的亮黑色金屬機身,震撼了機哥好久。

當然,也讓這機子缺貨了好久。
不過,當年比 iPhone 更難買到的,是另一款產品 —— AirPods。

這個看起來像是外星人的小玩意兒,掀起了 TWS 耳機(True Wireless Stereo)的浪潮。
一時之間,市場上出現了多款 XXPods,甚至不同牌子的「AirPods」都有好多款。
耳機芯片、降噪方案等等的各種要素都在這幾年瘋狂升級迭代。
根據媒體的統計,到 2019 年,TWS 耳機的主控芯片就已經達到了 49 款。
不過,其中有一個也很關鍵的東西,前面這幾年都沒有經歷太大的變化 —— 藍牙標準。

關注 AirPods 的機友估計還有印象,2016 年的 AirPods,用的是藍牙 4.0。
這個標準,是 2010 年推出的 …
三年后,2019 年的第二代 AirPods,藍牙標準升級到 2016 年發布的 5.0 版本。

而 2016 年到去年,藍牙的標準也沒有迎來大版本或者多個特性的升級。
直到最近!
一個顛覆性的藍牙標準剛剛推出 —— 藍牙 LE Audio。

近幾年藍牙標準的首次重大升級,才終于來了。
據說,馬上就要發布的 AirPods Pro 2 和 iPhone 14,也會支持這個神秘的技術。

我們的各種 Pods 們,終于要變了。
藍牙 LE Audio
LE Audio,是藍牙標準里面,代表著「藍牙低功耗無線電通訊」的一種。
估計很多機友都不知道,藍牙是有過三套標準的。
根據藍牙標準的制定組織 Bluetooth SIG(藍牙技術聯盟)頁面的相關介紹,最開始是經典藍牙,也就是 Classic Audio。
這個最為常見。

2010 年,在推出藍牙 4.0 的時候,藍牙標準認證組織為了降低藍牙的功耗,提出了一種低功耗藍牙標準 BLE(Bluetooth Low Energy)。
第三種是高速藍牙。
藍牙標準是可以共存的,一款設備可以同時支持多種標準,這個碼住,后面要考。
三種標準里,最特殊的大概是 BLE 低功耗藍牙標準。

因為是個低功耗標準 … 在性能方面會比經典藍牙差。
想要馬兒跑又要馬兒少吃草,怎么可能嘛!
低功耗藍牙的傳輸范圍、傳輸數據的吞吐量都會比經典藍牙差,所以,大家一直都沒怎么宣傳過 BLE 這個東西。
但在 BLE 推出的 12 年后,藍牙遇到了一個新東西 —— LC3 編碼。

LC3 編碼的特性簡單粗暴 —— 在低功耗的模式下,提供超高的音質,而且保持低延遲。
他們花了整整 12 年,真就培育出了一種不怎么吃草,又能跑得快的馬兒!
這種編碼的誕生,讓藍牙技術聯盟樂開了花。
之前就有的低功耗標準,打磨多年,現在又來了個低功耗高品質的編碼 ……
水到渠成,全新的 LE Audio 誕生。

LE Audio 的第一個特性,就是能夠在更低功耗的情況下,提供媲美主流藍牙標準的音質。
當然,也能換一種描述 —— 在提供同樣音質的情況下,LE Audio 的功耗會更低。
這是依靠 LC3 編碼實現的。
根據藍牙技術聯盟公布的數據,LC3 將能夠在比特率降低 50%(功耗降低 50%)的情況下提供與 SBC 相同或略好音質。
SBC 是目前大部分耳機還在使用的一種編碼

通俗地講。
相同的音質下,LE Audio 的 LC3 編碼可以省電 50%,這你就有概念了吧?

除了 LC3,LE Audio 還有兩項好玩的特性。
第一,LE Audio 支持 Auracast 廣播音頻,并且支持助聽器。
這個特性,將允許單個設備將單條或者多條的音頻,分享到不限量的多個設備中。

舉個例子,如果你的電視機支持 LE Audio,那么佩戴藍牙耳機的你,和佩戴助聽器的朋友,都可以同時通過藍牙接收到電視機的聲音。
你還可以單獨調整每個耳機聽到的音源的音量。
電影院、健身房、課堂等等,以后都可以利用這個特性進行音頻的廣播。

如果機哥沒有理解錯的話,以后平板、電腦、手機也可以用上這個特性。
一人開音樂,全家聽廣播。
另一個叫多重串流。
這個簡單,之前你的手機和 TWS 藍牙耳機之間傳輸數據,是先從手機到一個藍牙耳機,再從藍牙耳機傳到另一個藍牙耳機的。
雖然不分主副耳機,但都是這么整的。

而 LE Audio 的這個多重串流,可以支持手機單獨向每一個耳機傳輸完全同步的數據。
真正實現完全同步的一推二。

這個技術,允許設備同時向多個 LE Audio 藍牙設備傳輸獨立的音頻。
那基于這一個功能,未來一個耳機看電視劇,一個耳機聽音樂 … 好像也不是什么難事?
這兩個特性,把藍牙標準「分享音頻」的特性直接拉滿。
一臺手機可以分別連接兩只耳機,也可以同時連接多套耳機設備,分享音頻。
加入了助聽器支持后,殘障人士的體驗也會進一步提升。

加上低功耗 LC3 編碼的加入,LE Audio 是真的能讓耳機徹底改變的新技術。
所以啊,藍牙技術聯盟把 LE Audio 定義為為未來 20 年無線音頻創新的基礎技術。

有點強。
但是!
藍牙發燒友,特別是索粉,可能會有異議。

因為啊,LC3 編碼它雖然省電,但素質還是比較一般的。
我把其他幾個標準的參數都都羅列一下你就懂了。
普通的藍牙標準,加上 LC3,有兩種編碼。
SBC 通用編碼:48kHz、16bit、256kbps
LC3:64~248kbps、8~48kHz、16~32bit
編碼后面的這些數字越大越好。

然后呢,蘋果之前一直都是用的一種叫做 AAC 的編碼。

它的參數是這樣子的:
AAC 高清編碼:44.1kHz、24bit、320kbps
和 SBC、LC3 區別不大,比 LC3 略差一些,所以蘋果換上 LC3 是升級的。
高通也有一系列自己的編碼,叫 AptX,已經更新了好幾代。

AptX:48kHz、16bit、384kbps
AptX HD:48kHz、24bit、5576kbps(170~270ms)
AptX lossless:44.1kHz、16bit、1Mbps(32ms)
高通 AptX 系列編碼的性能比標準藍牙要強不少,特別是音質這一塊。
后來推出的 AptX lossless 據說可以達到 CD 級別的無損音樂傳輸。

而談到音質,必然少不了索尼,索尼最為知名的藍牙編碼,是 LDAC。
LDAC:96kHz、24bit、990kbps
索尼的藍牙編碼只有一個特性 —— 能在藍牙傳輸的情況下,傳輸接近于無損的 Hi-Res 音質音頻。

支持索尼 LDAC 的藍牙耳機一直都是音質最強的代表。
在 LDAC 統治藍牙編碼多年后,盛微先進科技開發出了一種新的編碼 —— LHDC。
它的幾項標準和索尼 LDAC 一樣。
LHDC:96kHz、24bit、990kbps
所以,它也是繼索尼 LDAC 之后,第二個符合 Hi-Res Audio Wireless 標準的藍牙編碼。

如果比拼音質,248kbps 的 LC3 就是個渣渣。
但是嚯。
你耐不住人家 LC3 功耗低呀 … 相比 SBC 降低 50% 的功耗,這誰頂得住。
而且對于今晚的主角 AirPods Pro 2 來說,這更是大幅升級。
最最最關鍵的是。
這個是最關鍵的 —— LC3,甚至是整個 LE Audio,其實和前面的這些編碼都不沖突。

這不是個要不然 LC3、要不然 LDAC 的單選題。
是個「成年人,我都要」的多選題。
人家藍牙技術聯盟都說啦 ——
LE Audio 一定要支持 LC3,但不是只能支持 LC3 噠!

那,機哥肯定是選擇我全都要啊!
要高音質的時候切換高音質,要低功耗的時候切換低功耗。
誒!多一個選擇,簡直是美滋滋。
就等新 AirPods Pro 2 試試看啦!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18aba78e9f09327b60c38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