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武漢市民金先生
路過武漢市東西湖區一所小學時
發現學校牌匾當中有幾個繁體字
難以辨認
如此操作是有什么講究嗎?
武漢市民金先生表示,武漢市東西湖區武昌實驗小學中 " 實驗 " 寫的是繁體字 " 實驗 ",小學生不認識這名字,希望記者能到現場去看看。

記者來到武漢市東西湖區的一所小學門口,就墻上繁體字 " 實驗 " 隨機采訪了幾位路人。

武漢市民:" 前面幾個字看得清楚,但那兩個繁體字確實不認識。"

武漢市民:" 作為成年人,家長應該會認識,小學生可能會有點難度。"
現場看到,這所小學的全稱是湖北省武昌實驗小學臨空港分校,校名分為上下兩行固定在學校大門外墻上,上面一行字當中 " 實驗 " 兩個字用的是繁體 " 實驗 ",其它字用的是簡體。學校工作人員介紹,東西湖區與武昌區協商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合作舉辦湖北省武昌實驗小學臨空港分校,今年秋季投入使用。

湖北省武昌實驗小學臨空港分校工作人員表示,湖北省武昌實驗小學這么多年來,各個分校都是用的這塊校名,這個字體是毛體,它是一個繁體字,用的是書法字體,因為湖北省武昌實驗小學重視書法教育,它不光是校名,還有辦學理念、課程設置。
隨后,記者也走訪了湖北省武昌實驗小學和武昌實驗寄宿小學,發現校名中都是用的繁體 " 實驗 "。
記者走訪了武漢多家小學,發現學校校名大多還是以簡體字為主。對此,市民們也表達了不同的看法。

武漢市民:" 還是用簡體字好一些,至少大家看得懂。"

武漢市民: " 我覺得用正楷字比較好,更符合我們的認知和習慣。"

武漢市民:" 我還是比較認可繁體字,有點傳承度。比如說像毛主席的題詞,這就是他的一貫風格,這樣寫出來我認為是可以的。"
繁體字,承載了中華燦爛的文明,以其美觀而倍受人喜歡,但是在日常使用中也是有講究的。
我國第一部專管說話、用字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已于 2001 年 1 月 1 日正式實施,第十七條規定,下面六個地方可以使用繁體字和異體字。文物古跡、 姓氏中的異體字、書法篆刻等藝術作品、題詞和招牌的手書字、出版、教學、研究中需要使用的、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批準的特殊情況。除了六種特殊情形外,在公共設施、廣告招牌、企業事業組織名稱、公文、商品包裝說明等諸多場合,都不得亂用不規范的簡化字、繁體字和出現中英文混用等現象。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193c669e780bf92c0023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