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花兒街財經
2022 年上半年,手機行業日子不好過。IDC 數據顯示,上半年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下滑 10%,各企業營收慘淡、利潤見底。
消費動力不足直接導致手機使用壽命的大幅延長,蘋果官方設置的 iPhone 壽命值為三年,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用戶換新手機的時間往往更長。當手機和家電一樣變成為耐用品,銷量難提升,通過高端化來提升客單價就成了企業的不二之選。
近兩天來,華為、蘋果先后發布新機,高端市場再起硝煙。
作為高端市場的兩大傳統玩家,蘋果和華為的高端戰略也有差異,前者拿出了擅長的 "upsell" 策略,而后者在外部各種因素的干擾下,不得不放棄一些加分項,更像是降維而戰。
蘋果 upsell
北京時間 9 月 8 日凌晨,蘋果公司推出了三款產品,iPhone 14 系列手機仍然是主打。
iPhone14 系列手機不再有 mini 版本,而是增加了采用 6.7 英寸屏幕的 iPhone14 Plus。《華爾街科技眼》注意到,多款入門級或低端 iPhone 已不在此次產品序列之中。看來,14 系列的手機產品核心策略就是砍掉低端。
蘋果手機問世后,走的是極簡產品主義,SKU 少,產品定位較高,但在實際的市場競爭中,該產品策略也會隨行就市,做出適當的調整,比如 mini 機型就是針對價格敏感型用戶推出的。
未來,這樣的低端機型是否會重新出現,還不得而知,但可以觀察到 ,Pro 在產品序列中的占比越來越高。2019 年,蘋果首次引入配置更高、專業性更強的 Pro 機型。當年推出的 iPhone 11 機型中,Pro 的比例只有 31%,但在 13 產品序列中,Pro 產品的占比已經達到 41%。
可以說,為了提振業績,蘋果拿出自己最擅長的 "upsell" 的銷售策略,也就是通過各種產品和銷售策略組合,讓消費者買更高端、客單價更高的產品。這也很容易理解,既然走量不理想,就寄希望于單價要略高一點
從新產品的各個維度,也都不難看出蘋果 " 百尺竿頭,再高端一步 " 的想法。
首先是基礎功能。蘋果官網描述 iPhone 續航的表現時寫道 "iPhone14 Plus 續航在 iPhone 全系排頭名。iPhone14 也電力十足,夠你從早用到晚。"iPhone14 最長續航達 20 小時,iPhone14 Plus 最長續航可達 26 小時。
另外是新穎設計,iPhone 14 Pro 系列的 " 靈動島 " 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發布會前就有消息透露稱,蘋果會將屏幕挖孔設計從劉海變成藥丸,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次發布的 iPhone14 Pro 系列將藥丸與 App 適配交互。這樣藥丸就會根據用戶在使用軟件時相關應用場景不同而隨之變化,以豐富用戶體驗。
還有就是創新功能:iPhone14 Pro 新推出了屏息顯示功能,當用戶將 iPhone14 正面朝下放置或將其裝入口袋時,屏幕會自動變暗來節省電量。
蘋果在影像系統方面主要在 Pro 產品線上發力,Pro 首次采用搭載四合一像素傳感器的全新 4800 萬像素主攝,像素數量比起前代產品的 1200 萬翻了兩番。四合一像素傳感器可根據拍攝照片進行調整,還具備第二代傳感器位移式光學圖像防抖功能。
在定價方面,iPhone14 標配版價格與 iPhone13 價格持平,iPhone 14 Pro 系列以上配置產品價格均比 iPhone13 系列上市價格略高。
其中 iPhone14 128GB 價格和 iPhone13 一樣,保持 5999 元不變,256GB 比 iPhone13 漲了 100 元,512GB 漲價 300 元。
iPhone 14 Pro 128GB 和 Pro Max 128GB 系列起步價與 iPhone13 持平,但 256GB 版本比 iPhone13 漲 100 元,512GB 版本比 iPhone13 漲 300 元,1TB 版本比 iPhone13 漲 500 元。
iPhone14 系列承載著蘋果提升業績的重任,2022 年第二季度,蘋果凈營收為 829.59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5596.75 億元),同比增長 2%;凈利潤 194.42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1311.50 億元),同比下降 10.6%。蘋果能否通過 upsell 的高端戰略提振業績,還需要市場檢驗。
華為降維而戰
有意思的是,老對手華為搶先蘋果一步發布 Mate50 系列手機。華為的宣傳語是 " 領勢而上 ",但實際上其產品策略更像是降維而戰,與蘋果恰恰相反。
首先,Mate50 不再具有徠卡加持。早在 2016 年 4 月華為首次推出帶有徠卡標的華為 P9 。從 P9 到華為 Mate40 , 前后 7 年的時間里,徠卡的光環為華為招攬了不少用戶。
不過,今年 3 月底,華為結束了與徠卡戰略合作后,華為 Mate50 系列搭載了華為自研的 XMAGE 影像系統。據華為介紹,XMAGE 把可變光圈設計融入手機影像系統,大幅度提升了移動影像光學系統的能力。此外,Mate50 系列手機在自動模式下擁有四檔智慧光圈,可根據不同場景智能匹配光圈大小。
不過資深科技行業人士認為,可調光圈無法成為華為手機的核心賣點或者說影像技術護城河。實際上,原蘋果供應鏈廠商歐菲光,也于近日發布了與華為采用同一原理的可變光圈攝像模組——通過在鏡頭前端增加可變光圈馬達的方式,實現了單鏡頭從 F1.4 到 F4.0 四級光圈可調。之前三星 Galaxy 8 和索尼 Xperia 也早已搭載了此項技術。
不可否認,7 年前的華為還需要徠卡加持來提升自身價值,那么如今的華為是否有實力在手機影像領域獨當一面?答案見仁見智。不過少了徠卡這個加分項,會對手機攝影愛好者的選購產生一定的影響。
第二,也是最大的缺憾就是 Mate50 無法使用 5G 網絡。由于華為在 5G 配件上被限制,因此此次華為 Mate50 系列只能使用 4G 通信。5G 和 4G 區別主要在速度、延時方面。速度上,5G 網絡速度是現在 4G 網絡速度的 100 倍;延時上,5G 網絡將網絡延時從原來 4G 網絡的 30-50ms 縮短到了 1ms。
因此,即便是華為之前的忠實用戶,也有不少表示由奢入儉難,很難忍受從 5G 到 4G 的降維使用體驗和心理缺憾。
即便如此,華為終端 BG CEO 余承東放話:" 能超越 Mate 的,只有 Mate。"
產品優勢上難找亮點,就只能在售價方面找補優勢。此次,華為 Mate50 系列與蘋果 iPhone14 系列均發布 4 款機型,華為 Mate50 售價為 4999 元起,華為 Mate50 Pro 售價 6799 元起,華為 Mate 50 RS 保時捷設計售價 12999 元,以及華為 Mate50 E 售價 3999 元起。
從售價來看,蘋果 iPhone14 系列比華為 Mate50 系列在基礎版上貴了 1000 元。在價格優勢上來看上,華為 Mate50 系列確實略勝一籌。
手機行業的寒冬,各家企業都把高端戰略作為殺手锏,但細分產品策略卻是大相徑庭。未來,我們會對手機廠商的高端戰略進行很詳細的解讀。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1adf808e9f09784e0b1b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