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一阿婆
莫名其妙出現食欲下降、乏力、
腹痛、惡心、嘔吐、頭暈等癥狀,
到醫院一查,
原因竟是 ……
阿婆患上 " 恙蟲病 "
呼吸衰竭進 ICU
曾阿婆今年 68 歲,8 月中旬突然莫名其妙出現食欲下降、乏力、腹痛、惡心、嘔吐、頭暈等癥狀,她到當地診所治療,但癥狀并沒有好轉。于是在 8 月 21 日來到安溪縣中醫院就診。因為有發燒癥狀,醫院先以發熱原因待查收住內科。入院后先后進行各種檢查、通過多種藥物治療,但病情繼續加重,體溫最高達到 39 ℃。同時血壓呈進行性下降,不得不加用升壓藥維持,并出現了肝功能不全、心肌酶升高等表現。隨后曾阿婆轉入重癥醫學科進一步診治,轉入后考慮膿毒癥休克、肺部感染、多臟器功能不全。醫生立即通過多種手段綜合治療,但病情依然無好轉,甚至出現呼吸衰竭加重現象,只好通過氣管插管接呼吸機輔助呼吸。
安溪縣中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連秋明綜合這個季節多發螨蟲叮咬,考慮曾阿婆可能是在田野里勞作時不小心被恙蟲叮咬而感染 " 恙蟲病 "。他分析,曾阿婆有發熱,降鈣素原、C 反應蛋白增高,胸部 CT 提示肺炎,診斷為肺炎。所有的病原微生物(細菌、病毒、真菌、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體等)都可以導致肺部感染。其中最常見的是細菌,比如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同時,一個高熱的患者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還需要考慮常見的傳染病,比如登革熱、恙蟲病、鉤端螺旋體病等等。而恙蟲病在夏秋季的閩南并不少見。他立即將曾阿婆的血液、痰液標本及時送基因測序和外斐氏檢查。8 月 27 日,基因測序反饋血和痰標本中均找到恙蟲病立克次體。真相終于大白,曾阿婆的確是患上恙蟲病。醫生立即對癥下藥,曾阿婆病情迅速好轉,并于 9 月 5 日痊愈出院。
恙蟲病無特異性表現
市民田間勞作需防恙蟲病
醫生提醒:夏秋季節是恙蟲病高發期。由于恙蟲病無特異性表現,容易導致誤診、漏診和延遲診斷,一旦發展為多器官功能衰竭,嚴重時可危及生命,只有對癥下藥,才能幫助患者重獲健康。
恙蟲病又名叢林斑疹傷寒,是由恙蟲病東方體(恙蟲病立克次體)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是一種以嚙齒類為主要傳染源,恙螨幼蟲為傳播媒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很多動物(比如各種老鼠)身上都有恙螨,恙螨是螨蟲的一種,是一類肉眼不易看見的微型害蟲,生活在草地、灌木與藤本植物中。幼蟲幾乎是看不見的,遇到宿主動物或人時即附在皮薄、潮濕區的毛囊中 ( 通常在踝關節周圍、腹股溝或腰圍部位 ) ,叮咬組織液,3-5 天吸飽后落于地面。
恙螨叮咬處通常會出現紅色丘疹,繼而成為水泡,以后形成黑褐色焦痂。恙蟲病立克次體侵入人體后,會引起全身小血管炎癥,通常起病急,可累及多系統多臟器,以呼吸、消化、神經系統和腎臟損害較多見?;颊邥霈F發熱伴全身酸痛的癥狀,如果侵襲呼吸道,會有咳嗽胸悶的表現;如果侵襲心臟,那就會有心肌炎表現;侵襲肝臟,會有肝炎、轉氨酶升高等表現;嚴重者可發生死亡。
市民外出旅游、工作、田間勞作者應盡量穿長衣、長褲和高幫鞋;不要赤腳下地,避免皮膚暴露,防止蜱、螨蟲、蚤等蚊蟲的叮咬。離開草叢、野外旅游或者田間勞作回家后一定要及時更換衣物,及時洗澡。重點檢查、擦洗,腋窩、會陰、腹股溝等皮膚皺褶處,尤其是容易被恙蟲叮咬的部位。如果有野外活動或者皮膚暴露的經歷,出現高熱或者高熱不退,發現恙蟲所致特異性皮損特點的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進一步診療。
來源:泉州網
(編輯 李蔚蔚)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1ec6279e780bf92c00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