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的女神一代接著一代地換,但「85 花」就像白月光,始終在觀眾的心里有著不一樣的地位。

尤其是像楊冪、趙麗穎、劉詩詩,這些都曾算得上是「頂流」的女演員們,只要有新作,依舊還是會有不少人追著看。
前幾天,許久沒有古裝作品上線的劉詩詩,因為新劇《一念關山》的開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這是劉詩詩時隔六年再度出演古裝劇,想起她塑造過的古裝角色,即便放到現在也算得上天花板,比如曾經的馬爾泰若曦就不知道賺過多少人的眼淚。

加上結婚之后,她就更多地回歸家庭,鮮少有作品和大家見面,所以這次劉詩詩新劇的造型一曝光,就引來大批網友的關注。

網友都說:" 你可以永遠相信劉詩詩的古裝。"
然而,《一念關山》的宣發花絮、海報、動態才更新一天,劉詩詩的粉絲群就 " 一致對外 ",開啟罷工模式,正式宣告暫停營業。

# 劉詩詩吧劉詩詩微吧宣布暫停營業 # 的話題還上了熱搜。

實際上,惹粉絲不滿的原因其實是該劇宣發時的番位問題。
劉詩詩的粉絲堅持認為劉詩詩出道早、作品多,再加上時隔多年回歸古裝戲讓眾人期待,完全稱得上「一人拖航母」,所以《一念關山》劉詩詩是一番毫無疑問。

但據網友稱,該劇在第一次官宣主演時,劉詩詩是單獨一行的一番,但這次開機的官宣,她卻變成了一行中并列的一番。
雖然都是一番,但粉絲不認可,說這就是在模糊番位。

而這一點在海報中也有體現:此次的群像海報,劉詩詩雖然占據著 C 位,但因為體型原因,和旁邊的男主劉宇寧相差較大,讓網友從視覺看上去,似乎對方才是重點。

如果僅僅是這些也還好,但之后劇方的操作更讓人迷惑:據粉絲稱,官方微博轉發主演的官宣微博時,回復男主的格式和其他人不同,說的是 " 寧是永遠的頭兒 "。

官方還在愛奇藝上更換了三次封面的海報,從劉詩詩和劉宇寧兩人的雙人照,到劉詩詩的個人照,再到最后干脆擺爛,放了個沒人的概念海報。

到最后,劉詩詩工作室不得不站出來回應粉絲訴求,稱 " 會謹慎遵守基本原則處理工作,堅決維護劉詩詩本人利益,會以劉詩詩的事業發展為考量采納大家的合理建議,請大家給予信任。"

但劇方未表態,也沒有什么新動作,所以粉絲并不買帳。
不過縱觀娛樂圈," 爭番 " 的現象并不少見。
其實,「番位」的說法是從日本的影視圈傳來的。說起來很簡單,就是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中,宣傳物料的排序,分為一番、二番、三番,等等。
一般來講,番位是根據演員的戲份決定,且一番僅能有一位演員,Ta 得是劇中的核心人物,也是宣傳期的重點,并且在參加獎項的評選時,只有一番有資格競選主角獎,其他演員只能競選配角獎。
自從番位的說法傳進來內娛,對粉絲來說,自己的偶像排在一番,是咖位和能力的體現,也能保證其在劇中的戲份和待遇。
所以,粉絲常常對番位不滿意也有情可原。
就像之前,一直被吐槽演技差,但資源卻沒斷過的 Angelababy 也經歷過番位之爭,當時的懸疑網劇《摩天大樓》在官宣時,演員的順序 Angelababy 在前,楊子姍在后。

可能是官微的官宣順序給了粉絲期待,以至于 Angelababy 的粉絲們都興高采烈地宣布自家偶像又接到了一番大女主的戲。

而 Angelababy 粉絲這一行為,被楊子姍的宣傳人員看到后,直接在朋友圈吐槽,暗示楊子姍才是一番女主。

雖然合同究竟是如何簽的尚不可知,但至少看得出無論圈內圈外,大家還是多少有些在意番位的。
不過網友都說,Angelababy 演二番也沒什么不好,對她來說,提高演技接個好劇本才更重要。
除此之外,還有已經因為男主埋了的古裝劇《青簪行》。
雖然因為吳某凡,該劇播出遙遙無期,大家都說飾演女主的楊紫倒霉,但這部劇在拍的時候,主演的粉絲們就大鬧番位,吵得不可開交,讓楊紫備受爭議。

原本《青簪行》是個大女主的故事,并且楊紫童星出道、科班出身,還因為《香蜜》和《親愛的熱愛的》人氣大漲,大家都覺得她肯定是妥妥的一番女主。

但吳某凡成為男主后,劇方就疑似把大女主改成了大男主。
自此爭番鬧得轟轟烈烈:楊紫的粉絲認為吳某凡無實績、演技差,沒資格壓番;吳某凡粉絲嫌楊紫顏值低、不高級。
雙方的 battle 愈演愈烈,讓楊紫不得不親自發聲制止事件繼續發酵。

而這場粉絲間的「爭番之戰」還被官媒點名批評。

不過,明星的番位之爭也并不能單純把責任推卸給明星或粉絲,有時候也有片方在其中作梗,導致紛爭不斷。
之前,彭昱暢、王大陸、魏大勛領銜主演的電影《小小的愿望》還沒上映,三篇聲明就搶占了兩天的熱搜。

當初,《小小的愿望》舉辦線下活動,一切看似正常。
可萬萬沒想到,彭昱暢工作室官方微博卻發布一則嚴正聲明,稱該片制片方違反合約。

片方為模糊重點,雖然把彭昱暢作為宣傳重點,但卻把王大陸的名字寫在彭昱暢的前面。
正是片方的這種違約行為,導致彭昱暢方感到受騙和不被尊重,不少觀眾也直呼 " 下頭 "。
其實,「一番背收視」一直是大家默認的游戲規則:如果作品成功,會被視為一番的功勞,但若作品失敗,一番也有必要承擔相應責任。
但如今的 " 一番 ",已經超出了其本來的意義。對粉絲來說,誰一番,就代表誰名氣高、誰厲害。
一番是核心、是招牌;二番是蹭的,是掛件。" 二番 " 的廣場天天打個不斷。


但一部作品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而真正有實力的演員也從不在乎誰的名字在前。
比如,胡歌在 2019 年電影《攀登者》中只是五番,排在了咖位和資歷都不如他的井柏然之后。只因他飾演的角色在影片的戲份確實不如井柏然,更像是客串。

當記者采訪時,胡歌說:" 如果在意番位,那就不是攀登者了。"

可能對于演員而言,一番作品的數量真的可以代表其能力,也在談資源時有更好的籌碼和底牌。但如果把過多的精力都放在番位上,可能反而得不償失。
不如好好打磨演技,提升實力,這樣無論在幾番,都能演得出彩。
畢竟當下的娛樂圈人才輩出,只靠話題不靠作品,一定走不長的。
(文章配圖來自網絡)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23e3e8b15ec077250e71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