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變身!

(不愧是中二的島國,連蟑螂也不放過)
穿著機械盔甲,活脫脫就是一個 " 賽博小強 "。
慢著,拖鞋先別著急拿出來,這個 " 賽博小強 " 大有用處。
這是日本用馬達加斯加蟑螂改造而來的一個半機械蟑螂,身長 5.1~7.6 厘米。研究它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進行搜救工作。
它可以被遠程操縱,還能實現遠程充電續(xù)航,甚至能夠在極端情況下工作,
目前相關研究成果已經發(fā)表在《npj- 柔性電子》上。

" 賽博小強 " 能耐真這么大?
不妨先來看看它的廬山真面目。
可自動充電的賽博小強
先來仔細看下這半機械蟑螂整體長啥樣。

可以看到,所有的電子元件都裝在蟑螂的背部。
在靠頭的這一側,安裝了無線運動控制模塊,用來控制整個蟑螂的運動狀態(tài)。這個模塊是沿著蟑螂的背部曲線 3D 打印的,因此可以很好地固定住。

有了電子元件,肯定就需要供電系統(tǒng)。這個半機械蟑螂的主要電力來源于太陽能,在其尾部有附著一個4 μ m厚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組件。

可千萬別小看這僅 4 μ m 厚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它是此次研究突破的一個難點。
在蟑螂活動時,它的尾部會發(fā)生骨骼重疊,這對于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安裝是一大挑戰(zhàn)。
因此,為了保證蟑螂尾部能夠進行正常的活動,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腹部超薄膜安裝設計策略。
具體來說,就是用樹脂粘合劑將薄膜附著在蟑螂腹部,當變形時,骨骼重疊的部分可以自然地去除粘合劑,薄膜呈現出中空結構,僅選擇性地粘附在不重疊的部分。

除此之外,尾部超薄有機太陽能電池模塊在功率上也實現了突破,論文的通訊作者 Kenjiro Fukuda 表示:
太陽能代持模塊實現了 17.2mW 的功率輸出,是目前最先進的昆蟲能量收集裝置的功率輸出的50 倍以上。
有了電源系統(tǒng)和運動控制模塊,那人是怎樣控制蟑螂行動的呢?
很簡單,操縱者通過藍牙連接遠程控制,將運動信號從外部服務器無線傳輸到蟑螂的運動控制模塊。
運動控制模塊便會根據接受到的信號產生相應的刺激信號(說白了就是電擊),進而控制整個蟑螂的運動。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被問及控制昆蟲會不會給它們造成痛苦時,Fukuda 表示:
根據有關昆蟲的研究,蟑螂不會感到疼痛。
前文已經提到,半機械蟑螂可以被用來開展搜救工作,并且一系列設計也都是在考慮到蟑螂的靈活性下開展的。
那它的靈活性到底如何?不妨來看看~
靈活性幾乎與真蟑螂無異
話不多說,直接上效果圖。
在沒有進行太陽能充電之前,遠程控制對蟑螂是無效的。

而在經過太陽能充電后,蟑螂明顯活躍了,可以通過遠程來操縱蟑螂的行動。

比如說,動動手指,就可以輕松讓蟑螂拐個彎。

至于目前的 " 賽博小強 " 能不能用于現實的搜救工作,Fukuda 說道:
現在的系統(tǒng)只有一個無線運動控制系統(tǒng),因此不足以進行城市救援等應用。
要進行搜救工作,還需要給蟑螂植入集成傳感器和攝像頭等其他必要設備。
但這并不妨礙半機械蟑螂有這方面的潛力,不過用蟑螂做成半機械昆蟲,似乎對 " 蟑螂恐懼者 " 們不是很友好。

甚至有網友直呼能不能換種生物。

其實換種生物還真可以,這種半機械的設計同樣適用于蟬、甲蟲等其他昆蟲。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到可以在極端環(huán)境下工作時,不少網友還聯(lián)想到了 " 輻射條件 ",而在就去年,日本批準了排放核廢水的計劃(細思極恐)。

對于研究出的 " 賽博小強 ",你怎么看?
歡迎下方評論區(qū)留言~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2400658e9f094aa23068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