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對于新款 iPhone,評測依然 " 急不得 "
不久前,我們三易生活為大家帶來了蘋果此次秋季新品的全系上手體驗內容。在其發布后不少朋友都提出,希望我們盡快對全新的 iPhone 機型進行詳測。

說實話,要想 " 盡快 " 肝出 iPhone 的評測內容,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方面,是因為蘋果每一代都是軟硬件共同換代,這就造成了很多時候評測所需的測試環境(比如一些重要的工具軟件),必須更新后才能適配新品。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蘋果本身在新品的宣傳、設計上,采取了與大多數主流品牌不太一樣的策略,往往不會將新品的變化說的那么 " 直白 "。換句話來說,也就是我們需要用更多的時間、更細致地進行使用和體驗,才能將許許多多其實挺重要的變化和進步一一挖掘出來,并呈現在大家眼前。

正因如此,這次我們打算將 iPhone 14 Pro Max 的評測分為至少兩篇來呈現。首先,我們將就新機的外觀、性能和部分軟件體驗進行介紹,后續會專門針對 iPhone 14 Pro Max 的影像部分、拍照體驗和樣張畫質,帶來一篇盡可能詳細的解析內容。
好了,接下來就不再贅言,進入今天的評測部分吧。
家族造型依舊,但細看發現全是變化
必須承認的是,在營造產品外觀辨識度方面,蘋果可能是整個消費電子行業最 " 熟練 " 的廠商。畢竟哪怕是從未關注過這一代 iPhone 發布的朋友,初次見到 iPhone 14 Pro Max 也能認出 " 這是一臺 iPhone"。

其實這并不奇怪,如果將 iPhone 14 Pro Max 與前代產品 iPhone 13 Pro Max 放在一起,大家就能很明顯地看到新機上大量對于經典家族設計的延續。


比如說,iPhone 14 Pro Max 依然延續了從 iPhone 12 系列開始的直角邊造型風格。

可以看到,亮閃閃的不銹鋼中框配上完全沒有一點曲面的前后直板機身,在辨識度拉滿的同時,相信也能讓許多 " 痛恨 " 曲面屏的消費者感到無比滿足了。

又比如說在機身背部,iPhone 14 Pro Max 也繼續沿用了玻璃 + 金屬 + 藍寶石鏡頭的矩陣后攝模組設計,甚至就連 LED 補光燈和 Lidar 傳感器的位置都沒有發生改變。
不過,要是真的以為蘋果在這代產品上直接 " 沿用 " 了以前的造型設計,就想得可能太簡單了。

首先從機身尺寸上來說,iPhone 14 Pro Max 相比前兩代產品,機身高度(160.7mm)和寬度(77.6mm)其實都略有縮減。雖然拿在手上可能感覺不太出來,但這也意味著它的屏幕邊框又收窄了那么一點點,無疑工藝上確實是有一定進步的。

當然,盡管機身變窄變短了一點,但 iPhone 14 Pro Max 畢竟是一款 " 大尺寸 " 機型。7.85 毫米的機身厚度和 240g 的重量,也決定了它 " 分量十足 " 的握感。所以對于手小的用戶來說,更小更輕的 iPhone 14 Pro 或許才是明智的選擇。

其次,熟悉 iPhone 的朋友可能已經注意到,最近幾年每一代的 iPhone 都一定會有一個 " 本世代限定 " 的配色版本。比如在上一代的 iPhone 13 系列中," 遠峰藍 " 就是那個辨識度極高的 " 代表色 ",而到了 iPhone 14 Pro 和 iPhone 14 Pro Max 上," 代表色 " 顯然就是此次全新的 " 暗紫色 " 了。

不過雖然說是 " 暗紫色 ",但實際上從我們手頭這款機型的觀感來看,其機背顏色實際上在不同的光照強度和觀看角度下,會呈現出從槍灰色、粉紫色,一直到暗紫色的多層級變化。

很顯然,這樣的效果主要來自于機背的 AG 磨砂工藝處理。而這也使得 iPhone 14 Pro Max 和 iPhone 14 Pro 相比于明顯更偏純色的 iPhone 14 或 iPhone 14 Plus (上圖中尺寸最小的機型為 iPhone 13mini),看起來要更有檔次得多。
首發新款屏幕,全天候顯示辨識度拉滿
看完了外觀設計、機身配色,以及尺寸的變化,接下來讓我們將目光集中到 iPhone 14 Pro Max 的正面,來談談此次所采用的這塊屏幕,以及屏幕上的 " 靈動島 "。

在此次 iPhone 14 系列中,有且僅有 iPhone 14 Pro 和 iPhone 14 Pro Max 換用了全新的屏幕面板。
請注意,這里的 " 全新 " 并非指的是相對于以往 iPhone 機型的概念,而是確確實實、字面意思上的 " 全行業最新 "。沒錯,蘋果這次很可能首發了智能手機行業中前無古人的一塊旗艦級面板。

這塊面板有多厲害呢?以 iPhone 14 Pro Max 為例,這塊 6.7 英寸屏幕具備 2796*1290 分辨率、200 萬:1 的對比度、P3 廣色域,還同時兼容 HLG、HDR10 和杜比視界三種高動態范圍標準。
與此同時,和前兩代的高配 iPhone 機型相比,iPhone 14 Pro 與 iPhone 14 Pro Max 所采用的這塊新面板,還將 HDR 模式下的峰值亮度從 1200nit 提升到了 1600nit,并新增了峰值亮度高達 2000nit 的戶外顯示模式。也正是 2000nit 的最高亮度值,使我們確信其所配備的應該不是現有的任何一種 OLED 基材,而是首發了全新的方案。

這還沒完,由于這塊屏幕面板使用了新的發光基材,再加上支持 1-120Hz 的自適應刷新率,在蘋果自研算法和系統優化的配合下,也成就了 iPhone 14 Pro 和 iPhone 14 Pro Max 的新功能—— " 全天候顯示 "。
何謂 " 全天候顯示 "?簡單來說,如今絕大多數 Android 旗艦機型都具備的 " 息屏顯示 " 功能,也就是在息屏后會關閉 OLED 屏幕上的大多數像素,僅留下少數像素繼續工作,從而顯示簡單的時間、提醒等信息,同時還能大幅降低屏幕功耗。但由于 OLED 屏幕的像素被關閉后呈黑色,所以無論是什么品牌的機型," 息屏顯示 " 總會呈現出黑黑的界面、并配上少數圖案和文字的設計。
或許蘋果方面覺得這樣的 " 息屏顯示 " 過于單調,不符合自身的設計美學,又或者他們只是單純想要秀一下新款面板的威力。總之,iPhone 14 Pro 和 iPhone 14 Pro Max 的 " 全天候顯示 " 并不會關閉屏幕上的像素,而是通過大幅降低像素的亮度和屏幕刷新率,再配合 iOS 系統本身極其優秀的功耗控制,從而實現在待機時讓屏幕依然能顯示 " 完整 " 鎖屏壁紙、通知、小部件等內容,同時還能讓此時的屏幕功耗保持在極低的水準。

以結果來說," 全天候顯示 " 的確比其他機型的 " 息屏顯示 " 呈現的信息量和美觀度,都要高得多,并且最為重要的是,這也使得 iPhone 14 Pro 和 iPhone 14 Pro Max 的外觀辨識度更高了一些。
當你看到一臺正處于 " 息屏顯示 " 狀態的 Android 手機時,或許還無法第一時間認出這是什么機型,但至少在目前這個階段,當看到一臺屏幕上顯示著暗色鎖屏界面、且一直不息屏的手機時,那自然就是 iPhone 14 Pro 或 iPhone 14 Pro Max 了。
" 靈動島 " 流暢度極佳,直觀式操作是最大亮點
當然,要說到 " 辨識度 ",自然就不能不提到此次同樣是 iPhone 14 Pro 和 iPhone 14 Pro Max 專屬的 " 靈動島 " 了。

" 靈動島 " 是什么?說得直白一點,它其實可以被看作是一種特殊的 " 挖孔屏 ",與特定軟件顯示和交互設計的結合方案。

首先從最基礎的觀感上來看,可以看到采用了 " 靈動島 " 設計后,iPhone 14 Pro Max 屏幕上的黑色區域,比起上代機型的面積有著顯著縮小。

請注意,雖然現在看到的 " 靈動島 " 是一整塊島型,但實際上它的面積其實是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位于左側、面積較大的跑道形 FaceID 傳感器開孔,位于右側、面積較小的圓形原深感前攝開孔,以及將兩者 " 包裹 " 起來的黑色顯示區域。同時," 靈動島 " 區域(包括兩個開孔位置)的表面玻璃,也同樣是帶有觸控傳感器的。也就是說,與過去異型全面屏開槽處屬于中框的一部分不同," 靈動島 " 在操作邏輯上是屬于 " 屏幕內 " 的一塊區域,是可以觸控的。
那么在實際使用中," 靈動島 " 又能帶來怎樣的改變呢?
在目前的 iOS 16.0.1 中," 靈動島 " 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蘋方面已將 Face ID、相機和麥克風的隱私提醒等動畫效果與 " 靈動島 " 融合在了一起。雖然乍看之下,這似乎是個很小的變化,但實際上,新的 FaceID 動畫不只是更顯眼、更流暢,它的位置也更接近傳感器和前攝本來就在的區域(靈動島)。所以從理論上來說,可以使得用戶更好地 " 直面 " 前置傳感器,變相提升了識別成功率。

其次," 靈動島 " 支持同時顯示兩組交互控件。比如在一邊聽歌、一邊用計時器的時候," 靈動島 " 就會出現一個氣泡分裂的動畫效果,單獨 " 彈 " 一個計時器的控件。此時不再需要像其他機型那樣去下拉通知欄,而是直接在 " 靈動島 " 里,就能對這兩個后臺應用進行控制。
請注意,這不只是 " 少了一步操作 " 這么簡單,對于大多數的普通消費者來說,靈動島很可能就是目前最直觀、替代通知欄的應用操控解決方案之一。

網易云音樂、喜馬拉雅等主流音樂軟件,目前已經適配了靈動島
最后,根據蘋果方面公布的開發文檔顯示," 靈動島 " 在目前的系統版本里已適配了 Now Playing 和 Callkit 這兩個 API。這也就意味著只要是使用了這兩個 API 的應用(比如很多音樂播放和網絡電話),理論上就已經可以通過 " 靈動島 " 來實現免下拉通知欄的快速控制。不得不說,在新功能的適配方面,蘋果確實要比其他競爭對手明顯更有優勢。
A16 的性能到底提升了多少?用實測來告訴大家
在今天這篇評測的最后,我們將解析此次在 iPhone 14 Pro 與 iPhone 14 Pro Max 上配備的全新 A16 仿生芯片。
看過此次新品發布會的朋友想必還記得,與 " 滿血版 " 的 A15 相比,A16 的半導體制程從 5nm 升級到了 4nm,晶體管數量從 150 億增加到 160 億,CPU 依然采用的是 "2 大 4 小 " 的組合、最高主頻從 3.24GHz 增加至 3.46GHz,GPU 也依然擁有 5 個核心簇,但主頻不明。
同時,其內存子系統從上代的 LPDDR4X-4266 升級為 LPDDR5-6400,內存帶寬從 34.1GB/s 增加到了 51.2GB/s,上漲幅度超過 50%。所集成的神機網絡單元算力也從 15.8TOPs 小幅增加到了 17TOPs,依然是 16 核的配置。

乍看之下,A16 的變化似乎并不大?其實在此次發布會結束后,有不少觀點都是這樣認為的。但根據 SoC-L 的數據庫顯示,實際上 A16 的 CPU 中隱藏了一個很大的改變,那就是它的底層指令集從上代的 ARM v8.5-A,升級到了新的 ARM v9-A。
雖然蘋果方面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實現了 iOS 生態的全面 64 位化,所以 A16 升級底層指令集這件事,理論上不會帶來 Android 陣營那樣嚴重的兼容性問題。但這實際上也就意味著,如今運行在 A16 上的很多應用,本身可能還是在用 ARM v8 指令集,沒能充分發揮 A16 真正的性能潛力。

不僅如此,根據 SoC-L 披露的信息顯示,A16 的 GPU 雖然表面上依舊號稱是 "5 核 ",但實際上其每個 " 核心 " 包含的 ALUs(算術邏輯單元、也就是大家熟悉的 " 流處理器 ")數量,是比 A15 翻了倍的。因此,A16 的 "5 核 GPU" 實際上擁有多達 1280 個 ALUs,幾乎已經相當于 PC 上中端獨顯的水準。
當然,光有這些理論解析是不夠的,還得拿實際的跑分成績說話。

首先是 CPU 部分的性能,在 GeekBench 中 A16 取得了單核 1887 分、多核 5651 分的成績。請注意,GeekBench 的 CPU 跑分是可以跨平臺對比的。所以大家就知道,同為 ARM v9 指令集,蘋果的 A16 到底比 Android 陣營的旗艦 SoC 領先多少了吧。


其次,是 GFXBench 的一眾離屏圖形測試場景??梢钥吹?,雖然 A16 疑似有著比 A15 多出一倍的 GPU 流處理器規格,但在這些 3D 測試中的成績,卻并未達到 A15 的兩倍,基本上領先幅度少則 10%、多的也只有不到 50%。
在我們看來,這極有可能意味著 A16 的 GPU 擁有一個非常低的運行頻率(要知道 A15 的 GPU 頻率高達 1.2GHz,在移動 SoC 中屬于特別高的)。換句話來說,蘋果在 A16 的 GPU 上可能采用了 " 低頻率多核心 " 的思路,以換取更高的能效比。當然,這會大幅提高芯片本身的制造成本,但顯然非常符合蘋果的風格。

在 3DMARK 的測試中,我們手頭的這臺 iPhone 14 Pro Max 的成績,也基本上僅僅只比前代機型高出了 12% 左右。

最后,則是安兔兔評測的綜合成績。但需要注意的是,與 GeekBench 不同,安兔兔評測的總分是不能跨平臺對比的,所以 A16 的 100 萬分,不能與 Android 機型的 100 萬分等同。
但安兔兔評測 iOS 版本的跑分是可以縱向比較的,在蘋果的產品線里,iPhone 14 Pro Max 的這個成績是個什么概念呢?簡單來說,它比 iPhone 13 Pro Max 足足快了 20%,同時僅比搭載 M1 的 iPad Air 慢了約 8% 而已,是不是很嚇人!

《和平精英》HDR 高清畫質 60 幀模式,平均幀率 59.41、平均功耗 3277mW

《原神》全高畫質 60 幀模式,平均幀率 58.79、平均功耗 5191mW
不過真正 " 嚇人 " 的,還是 A16 在我們三易生活此次游戲測試中,所展現出來的能效比。
是的,在幾乎相同的幀率表現下,A16 的游戲功耗卻僅有同世代 Android 旗艦 SoC 差不多一半的水平。這是什么概念呢,站在廠商的角度,這就意味著蘋果用相同的(臺積電 4nm)制程,造出了性能比競爭對手高大約 30%,實際重負載功耗卻僅有對手一半的芯片。
而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說,這也就意味著在同樣的時間里用 iPhone 14 Pro Max 來打游戲,只會消耗同期 Android 旗艦機型約一半的電量。當然,如果不考慮機身內部的散熱堆料,僅在芯片發熱量上自然也就好得多了。
總結:造型與性能再次突破,體驗未來還能更好
總的來說,作為一款 " 年度換代 " 產品,iPhone 14 Pro Max 目前的表現可以說在已經給了很大驚喜的基礎上,又讓我們對它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為什么這么講呢?一方面,無論是從外觀設計、新的屏幕用料、還是芯片性能和游戲能效實測結果來看,iPhone 14 Pro Max 在很多方面再一次領先了競爭對手。特別是其首發的超高亮度屏幕、基于可變刷新率的 " 全天候顯示 " 功能,以及堪稱無敵的游戲功耗,在現階段幾乎都沒有對手。

另一方面,全新的 " 靈動島 " 交互設計,以及基于新指令集的 CPU,都需要未來更充分的適配才能更好地發揮出本來的 " 威力 "。換句話來說,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所測的 iPhone 14 Pro Max,或許還不能代表它的 " 完全體 "。

當然,我們知道大家還在期待什么。關于 iPhone 14 Pro Max 這套全新的后攝模組、新的防抖系統,以及新的影像算法,我們還正在抓緊測試中,還請多給我們一些時間,相信不會讓大家失望。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29be728e9f0934ff191d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