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顧四周,你可能會發現好幾副 AirPods。
不知從何時開始,AirPods 占據了我們的生活。地鐵上的陌生人、自習室的同學、隔壁工位的同事,越來越多的人戴上了 AirPods。
而且更為神奇的是,他們似乎從沒摘下過 AirPods。
為什么他們一整天都在戴 AirPods?他們不嫌累嗎?
———
AirPods,帶上就忘
別說,他們還真不嫌累。
AirPods 的輕若無物,以及半開放式設計,都讓它的佩戴體驗極其舒適。
有人在網上發帖,說有一天忽然感覺自己耳朵有點癢,他把手伸到耳朵里,才發現里面是他的 AirPods,他完全忘記自己還戴著 AirPods 了。
二十年前,人們偶然會發生戴著眼鏡找眼鏡的搞笑行為,十年前,人們打著電話找手機,而現在,人們戴著 AirPods 找耳機。
所以,很多人能戴一整天 AirPods,不是為了聽什么,他們只是單純的忘記摘了。
至于 AirPods 突然間到處都是,不怪你不仔細,實在是因為,它太不顯眼了。
不同于那些印著大 LOGO 的耳機,AirPods 造型簡潔,沒有 LOGO。它不會張揚地宣告自己的存在,也不會像首飾一樣閃閃發光。

Airpods 系列以小巧精致的設計深得民心 / unsplash
戴著 AirPods 的人,注定與那些刻意裝逼的人不走一路。
AirPods 意味著品味,優雅,和低調。它的蘋果屬性,以及吊打同屆的硬實力,讓它迅速征服了年輕人。
在蘋果公司 2018 年一季度的可穿戴設備類別中,AirPods 同比增長 60%,足以看出其受歡迎程度。
而且,無論在哪個時代,誰征服了年輕人,誰就征服了世界?;ヂ摼W的存在,更是為 AirPods 的流行加了把火。
沒有 AirPods 的人,靠梗圖聊做安慰。

而擁有 AirPods 的人,無不震驚于它的體驗。他們迫切希望別人知道 AirPods 有多好用,熱情甚至超過了傳教。

在愛情中,你只要勇敢一次,一切就都不一樣了。而在生活中,你只要戴上一次 AirPods,一切也會不一樣。
有人靠拍 AirPods 搞笑視頻收獲百萬點擊,也有人買了幾十副 AirPods,送給仍然在戴有線耳機的潛在信徒們。
有人只是想拍個 vlog,卻意外種草了 AirPods。有研究調查了 vlog 博主對 AirPods 2 的宣傳作用,結果發現,vlog 博主的專業知識、感知享受和消費者的態度,直接預測了消費者對 AirPods 2 的購買意向 [ 1 ] 。

B 站中關于 AirPods 的測評、開箱、使用攻略等視頻播放量極高 / B 站截圖
而一旦你成為 AirPods 大軍的一員,你的地位就不一樣了。有 AirPods 的前輩,會像女王加冕一般,神圣而莊重地歡迎新人加入。

有了 AirPods,你會隨時隨地想黏著它。青年們不能失去 AirPods,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充電的短暫時間,他們度日如年;充電完成的瞬間,他們如獲新生。

但很可惜,魚和熊掌不能兼得,AirPods 同樣如此。它戴起來很舒服,也很容易丟。
AirPods 的生命周期通常較短,在世事變遷極快的現代,一年的時間,足以讓你丟掉一副全新的 AirPods。

你也可以努力面對現實,重組家庭。豆瓣有 4 個 AirPods 交流小組,為那些因意外而離異的 AirPods 家庭提供相親機會。

不要以為 AirPods 只是年輕人的玩物,有人在豆瓣發帖,說自己的老爸拿到 AirPods 之后,引得小區里一眾大爺大媽紛紛效仿,都想讓孩子給買。
這也讓一些消失在歷史中的東西重回現實,AirPods 出現以后,中年人的腰帶又有了用處。BB 機泉下有知,應該也會感到欣慰。當初皮帶上的位置,終于后繼有人。
不過有得必有失,AirPods 讓你獲得了別人羨慕的目光,也可能會產生一些誤會。
在某些人眼里,AirPods 和助聽器劃上了等號。因為他每次和戴 AirPods 的人說話,總是要說好幾次,對方才反應過來:" ???你剛說啥?"

但是別誤會,除了 AirPods Pro,其他的 AirPods 隔音性沒那么強,他們不是聽不見。可能只是單純地,不想和你說話罷了。
———
AirPods:離我遠點
是的,AirPods 還可以幫你告訴別人:我現在不想聊天。
有人發推," 如果你看到我戴著 AirPods,那你還跟我搭什么話?" 這條推文獲得了 8.8 萬個贊,以及 2 萬轉發。

這說明在人們心里,戴著 AirPods= 不想說話,就像地鐵里不能外放短視頻,應該成為新時代的社會規范,至少是常識。
這讓 AirPods 成為了社恐的最大幫手。
現代年輕人幾乎人均 " 社恐 ",在心理學上,這種回避社交的狀況屬于 " 社交焦慮障礙 "。
根據《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中對 " 社交焦慮障礙 " 的診斷標準,社恐會對社交感到害怕,主動回避社交情況,并且會產生各種焦慮 [ 2 ] 。
雖然大部分人的程度較輕,達不到真正的社恐,但是他們對社交的焦慮也是存在的。
對他們來說,如何盡可能省事地避免與人交談,是一門研究。有人戴口罩,有人戴墨鏡,有人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
而現在,不用這么麻煩,只需要戴上 AirPods,你就獲得了社交的免死金牌。
上了出租車,你可能不想和司機說話,但沒事情做,不自覺就要聊起來。而現在,AirPods 拯救了你,你什么都不用做,只要不把耳機摘下來就行了。

戴上 Airpods,能夠幫助你在無聲中傳遞拒絕信號,構建私人空間 / pexels
戴著 AirPods 耳機穿過校園,可以讓你與人們保持一定距離。有人接受采訪說 " 如果你沒有心情和別人說話,或者你很著急去做什么,那 AirPods 會給別人一個視覺信號。"
當你步入商店,不想應付極致熱情的導購,你也只需戴上 AirPods。只要戴著它,海底撈的小哥也要知難而退。
除了社交,在工作中 AirPods 也妙用無窮,比如摸魚。
亞特蘭大一家廣告公司 Moxie 的創意總監休斯頓 • 梅表示 : " 戴著 AirPods 會讓你看起來像是真的在埋頭工作 " [ 3 ] 。
當你戴著 AirPods 時,看起來可能在說重要的事情,這能讓你在辦公室里更加自在。誰知道你是在聽音樂,還是在和客戶打電話呢?你的同事和領導可不知道。
當然,AirPods 也不只是用來摸魚,如果你想,它也能增加你的工作效率。
有實驗在教學場景中播放舒緩的背景音樂,結果發現學生的笑容和學習效率都因音樂而增加,老師的反饋同樣證實了這一點 [ 4 ] 。
還有研究對軟件開發者進行了測試,對比了他們聽音樂和不聽音樂時的工作產出。結果顯示,聽音樂時,他們的工作質量更高,完成任務需要的時間更短,心情也更好 [ 5 ] 。
多項科學研究顯示,聽音樂是人們調節情緒的重要方法之一,且它對幸福感和積極的心理都非常有效 [ 6 ] 。它還能讓顯著減少你的壓力和焦慮 [ 7 ] 。
再加上現在開放式工位越來越多,人們不得不面對嘈雜的辦公環境。這個時候,能讓你舒適地享受音樂的 AirPods,就成了打工人的必備物品。

戴上 airpods,可以等于更好地摸魚 + 高效地工作 / unsplash
如果你不想聽音樂,那還有降噪款 AirPods Pro。有人表示,AirPods Pro 讓他更容易進入 " 心流 " 狀態 [ 8 ] 。
心流是心理學中的一個概念,是一種專注于正在實施的某種行為時,所表現的心理狀態 [ 8 ] 。
就像藝術家在盡情投入創作一樣,在這個狀態時,人們通常效率極高,且不愿被打擾。
沉浸在這種狀態中,可以使人更高效地創造和工作。
不過,AirPods 的這么多好處,也不是全靠 AirPods 自己。更深層的原因,來自它背后的那個名字,蘋果。
———
蘋果,
早已在不經意間改變了你的習慣
事實上,AirPods 并不是在一開始就如此受人認可。在蘋果剛公布 AirPods 的消息時,人們普遍不看好這個產品。
有人覺得這就是偷懶,不就是把耳機的線剪掉了嗎?

有人覺得這玩意看著就容易丟,到最后還是得買個線防丟,那簡直比有線耳機還蠢。

剛發售時,結果也確實沒那么好,但很快,人們就感覺到了 AirPods 的厲害。
普通耳機戴上,要按鍵打開,然后等待一秒鐘,聽到 " 滴 " 的一聲才能確定。而 AirPods,你只要戴上,就能在四分之一秒內配對,無需任何多余操作。
更別提自研芯片帶來的摘掉就自動暫停的功能,這是習慣了有線耳機加手動操作的人所無法想象的。
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它能在 iPhone 和 iPad、Mac 之間自由切換,智能自動跟隨。
如果用其他耳機,當你換個設備可能就會摘下耳機,但蘋果,讓你無縫銜接,再不用摘。它用 AirPods,培養出了 " 不摘耳機 " 的習慣。

高效的連接設置,給我們更好的使用體驗 / unsplash
這些創新而優秀的功能,讓 AirPods 很快統治了市場。
Strategy Analytics 的一份報告顯示,AirPods 在 2019 年銷量近 6000 萬副,占全球真無線藍牙耳機銷量的 50% 以上,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小米和三星,市場份額均不到 10%。從營收上來看,AirPods 的收入占到了全球真無線藍牙耳機耳機銷售總額的七成以上 [ 9 ] 。
當然,沒有 iPhone、iPad、Mac 打下的基礎,AirPods 也不會這么火。蘋果最新的產品,從 iPhone7 到 13,到 iPad,都沒有耳機插口,這就是蘋果在鼓勵購買無線 AirPods。
這正是蘋果最擅長的地方。
喬布斯很早就決定,要走軟硬件結合的路線。他希望產品之間能夠相互結合,相互聯動,從 iPod 和麥金塔,再到 iPhone、iPad、Mac 全家桶,蘋果一直都做到了上手容易、使用舒適,以及用戶第一。

有多少人購買蘋果,是因為它的全套智能生態 / unsplash
人們本來沒有使用觸屏手機的習慣,在 iPhone 之前,人們習慣的是 9 宮格,習慣的是卡頓,清內存。而 iPhone 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你開始習慣觸屏,習慣用 Home 鍵返回,習慣同時開多個軟件不清內存。
這是件很自然的事,人們天生就愿意使用簡單好用的工具。
后來你買了 iPad,開始在床上看劇,開始不帶電腦上課,后來到 iPad+Apple Pencil 成為考研黨指定學習工具,以及其他人的愛奇藝啟動器。
從你習慣用鼠標,到習慣用 Mac 的觸控板,習慣筆記本的輕薄。
從你習慣帶 U 盤,到手機和電腦之間無縫互通,不再拷貝文件和照片。
這些,都是蘋果用創新產品培養出來的習慣。不摘 AirPods,同樣如此。
在這個廠家們狂開發布會,到處宣揚產品里無用升級的年代,我懷念那個默默無聞,一鳴驚人的蘋果。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2d521d8e9f09420016e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