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熱傳的一段視頻顯示:在重慶地鐵車廂一處座椅上,因他人遺留有奶茶漬,乘客只能將就坐在邊上。兩名女孩發現后,拿出隨身攜帶的濕巾跪地擦拭。拍攝者稱,兩人大概五六年級的樣子,擦了將近 3 分鐘。
地鐵車廂具有開放性和流動性,乘客素質也參差不齊。雖然不少地鐵有禁食的規定,但依然有人自行其是、我行我素。座椅上遺留有奶茶漬,雖然這可能是有的乘客無心之失,但擦拭和清理奶茶漬應該是基本的道德自覺和文明自律。失范者的 " 無意識 " 甚至視若無睹,不僅損傷了地鐵車廂的環境衛生,也影響了其他乘客正常使用座椅,從而降低了公共資源的使用價值和利用效率。
面對座椅上的奶茶漬,對此不滿意的乘客選擇了何種策略?" 退出 " 和 " 表達 " 成為最常見的行為策略。一方面,既然這個座椅不適合坐下來,有的乘客就選擇去別處坐,甚至寧可站著;另一方面,有些乘客也會通過各種渠道發聲,對失范者進行批評乃至鞭笞。只不過,失范者很可能已經離開,表達不滿除了發泄情緒之外,并沒有太大的作用。
" 跪地擦拭奶茶漬 " 并非角色義務,而是主動的責任與擔當。當不少成年人都選擇回避、繞行或者麻木、冷漠地無視的時候,兩位未成年人給他們上了一堂關于教養與文明的課程。
在社會學視野中,人的現代化就是從 " 消極公民 ",轉變為理性參與公共事務的 " 積極公民 "。所謂積極公民,是指以公共生活為出發點,積極參與行使公民權利并履行公民義務的公民。不等不靠,不推不擋," 跪地擦拭奶茶漬 " 突破了公共事務上的 " 搭便車困境 "。
勿以善小而不為,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將參與公益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彰顯了兩名女孩 " 柔軟的力量 ",讓地鐵環境更加美好,也讓同在一個地鐵車廂的人們實現了 " 溫暖的相遇 "。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2e6f9e9e780bf92c0026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