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 9 月 28 日凌晨,英特爾正式發布代號 "Raptor Lake" 的第 13 代酷睿臺式機處理器,首批推出了六款產品 ( 均未鎖頻 ) ,采用進階版的 Intel 7 制程工藝 ( 第 3 代 SuperFin 晶體管 ) 以及性能核、能效核組成的高性能混合架構。

全新 13 代酷睿帶來了以下 13 大新特性,也算是 " 酷睿 13 香 " 了:
更高頻率更多核心更強性能:最高 5.8GHz 睿頻頻率 ; 最多 24 核心 ; 更大的 L2 緩存,更高任務處理效率 ;25% 的功耗就能發揮與前代相近的性能 ;15% 單線程性能提升 ;41% 多線程性能提升 ; 超 70 款游戲深度優化 ; 高達 24% 游戲性能提升 ; 超過 60 款內容創作應用調優適配,PS、AE 性能提升超過 30%; 支持高達 5600MT/s、5200MT/s 的 DDR5 內存,并兼容 DDR4。
更多產品組合選擇:芯片組向后兼容,前代芯片組也能享受最新性能,也就是說英特爾 600/700 芯片組主板都可兼容 13 代酷睿臺式機處理器。

超頻體驗:XMP 3.0 提供多種超頻模塊,與 Intel Dynamic Memory Boost 搭配使用,輕松實現 DDR4/DDR5 內存超頻 ; 可視化 XTU 套件,調節每個核心性能,還有一鍵超頻功能 Intel Speed Optimizer,讓小白用戶也能體驗超頻。
13 代酷睿的性能核采用了 Raptor Cove 架構,可帶來最高 600MH 頻率提升,并且能夠以更低的電壓獲得與上代 Alder Lake 相同的頻率,或者在相同電壓下擁有更高的頻率。例如,Raptor Cove 可以用低于 50mV 的電壓獲得 5.2GHz 頻率。當然,這些能效比方面的特性或許在移動端產品的表現上更令人期待。

此外 Raptor Cove 架構帶來了翻倍的二級緩存,為每個性能核提供了 2MB 的二級緩存,且更加智能。通過動態預讀取方法、機器學習實時數據遙測,帶來性能提升。另外 13 代酷睿 i9 擁有的 36MB 智能緩存具有動態包容、非包容兩種模式。英特爾介紹,包容模式是把所有的 MOC 數據放在智能緩存中,可助力提升單線程性能提 ; 而非包容模式是有選擇性的把 MOC 數據放入緩存,對多線程性能有優化的效果。通過機器學習對數據進行遙測,讓處理器則可以通過動態策略設定智能緩存模式,按照各種應用場景設定適用的包容或非包容模式。

13 代酷睿臺式機處理器支持雷電 4,擁有多達 16 條 PCIe 5.0 通道以及 4 條 PCIe 4.0 通道。其中,酷睿 i9 ( 未鎖頻 ) 可支持 Intel Adaptive Boost Technology 和 Thermal Velocity Boost,從而在運行特定工作負載時,根據功率和熱余量適時地提升處理器睿頻。
本次發布的六款第 13 代英特爾酷睿臺式機處理器 SKU 型號列表如下。另外,英特爾表示 13 代酷睿臺式機處理器將包括 22 款處理器、超過 125 款合作伙伴設計的機型。同時在移動端,13 代酷睿也將延續上代的 U、P、H、HX 系列組合。

對比上代 i9,全新酷睿 i9-13900K 擁有 8 顆性能核,數量翻倍的 16 顆能效核,共 24 核 32 線程 ; 二級緩存從 14MB 增加到 32MB,三級緩存從 30MB 增加到 36MB; 性能核最高睿頻頻率從 5.2GHz 提升到 5.8GHz,能效核最高睿頻頻率從 3.9GHz 提升到 4.3GHz; 不過性能核基礎頻率、能效核基礎頻率均降低了 0.2GHz,分別為 3.0GHz、2.2GHz; 最高睿頻功率從 241W 提升到了 253W。仍舊是提供 20 條 PCIe 通道,128GB 內存容量,支持 DDR4 3200,但最高內存速度從 DDR5 4800 提升到 DDR5 5600。

另外 13 代酷睿 i5/i7 相較上代,能效核數量也都翻倍,緩存都有增加,處理器睿頻頻率均提升了 0.2GHz,因此酷睿 i5 也終于躋身 "5.0GHz 俱樂部 "。

游戲性能
首先是酷睿 i9-13900K,在英特爾測試的 32 款游戲中,相比上代有超過一半達到了 5% 以上的性能提升,如《英雄聯盟》提升達到了 24%。另外,在酷睿 i5-13600K 與上代的對比中,憑借更高的頻率、緩存以及能效核,在《全面戰爭:戰錘 3》的測試中性能提升達到了 13%。

在于 AMD 銳龍 9 5950X 的對比中,12 代和 13 代酷睿都更勝一籌。《漫威蜘蛛俠重置版》、《Arcadegeddon》兩款游戲,酷睿 i9-13900K 的優勢均超過了 50%。但相比銳龍 7 5800X3D,酷睿 i9-13900K 被縮小了差距。
除了平均幀數對比,英特爾也進行了游戲中低幀數情況下對比。在游戲測試最低的 1% 幀數統計中,酷睿 i9-13900K 仍舊領先銳龍 9 5950X,《銀河破壞者》的幀數優勢達到了 107%。

不僅是憑借更高頻率、更多核心來提升游戲體驗,英特爾也與游戲開發者進行廣泛合作,帶來平臺級優化。
內容創作性能
在內容創作方面,選擇 PS、PR、AE、CAD、Revit 等軟件進行對比,酷睿 i9-13900K 相比銳龍 9 5950X 最高提升達到了 69%。

另外在內容創作者經常面對的多任務處理場景中,得益于高性能混合架構,性能核與能效核會靈活動態執行用戶前臺、后臺的工作,因此 13 代酷睿的表現也更加出色。例如同時使用 Adobe 的 ME 和 PS 進行視頻轉檔、照片編輯,酷睿 i9-13900K 相比上代快了 27%。同時執行 Blender 和虛幻引擎的場景下,酷睿 i9-13900K 快了 34%。

英特爾也與 ISV 合作,進行軟硬件協同優化,提升性能和實現功能特性。如 Foundry 表示,在英特爾技術加持下,其客戶工作速度最高提升 150%。
更極致的超頻體驗
剛剛已經介紹了 13 代酷睿帶來的更多超頻特性,英特爾表示針對極客超頻者,13 代酷睿在液氮加持下性能核可超過 8GHz,DDR5 速度超過 10000MT/s。

隨 13 代酷睿一同推出的向后兼容的英特爾 700 系列芯片組帶來了多達 28 條 PCIe 通道 ( 其中 20 條 PCIe 4.0 ) ,更多的 USB 3.2 Gen 2x2 ( 20Gbps ) 端口等。
全新 13 代酷睿處理器以及英特爾 Z790 芯片組將于 10 月 20 日開始發售。英特爾表示,已經于 OEM、渠道等合作伙伴一同為全新第 13 代酷睿上市做好準備,包括超 70 款主板,140 多個渠道客戶覆蓋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

那么英特爾的 "13 香不香 " 呢?敬請關注天極網后續帶來的新品評測 !
one more thing:英特爾多設備協同技術 ( Intel Unison )
移動互聯時代手機已經成為用戶 " 核心 " 終端設備,使用頻率還在 PC 之上。但是在手機和 PC 之間一直有個痛點困擾用戶——數據同步。傳統的同步方式包括藍牙、網盤、數據線,或者借助微信等第三方軟件,體驗難免差強人意。如華為等品牌雖然支持無線連接、多設備協同功能,但畢竟對于終端有限制,一些 PC 用戶無法體驗。
如果你想讓自己手機里的文件更輕松的傳輸到電腦上,或者在使用電腦時盡可能不用手機,英特爾給出了一個解決方案。
CES 2022 上宣布收購 Screenovate 之后,英特爾推出了英特爾多設備協同技術 ( Intel Unison ) 軟件解決方案,能夠無縫連接 PC 和設備,實現統一、易于使用的跨操作系統體驗。

據介紹,英特爾多設備協同技術 ( Intel Unison ) 的初始版本可支持 iOS 和 Android 設備,簡單配對后支持以下功能:
文件傳輸:不僅實現 PC 和 Andriod 或 iOS 設備間文件快速傳輸,還通過擴展 PC 功能,讓用戶通過手機拍攝照片或錄制視頻,并能夠無縫地在 PC 上實現編輯操作。
電話、短信——通過訪問手機上完整的聯系人列表,用戶可以直接從 PC 撥打和接聽語音電話,以及發送和接收短信。同時,在 PC 還可接受、管理電話通知,保證手機與 PC 時刻連接,避免手機靜音時錯過重要電話、信息。
英特爾多設備協同技術 ( Intel Unison ) 今年將在宏碁、惠普和聯想的部分搭載第 12 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并通過 Evo 認證的筆記本電腦上亮相,明年初將擴展到更多搭載第 13 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的設備。英特爾表示該技術未來將支持更多設備、操作系統。當然這項多設備協同技術的具體體驗,大家也可以關注天極網帶來的后續內容。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3323eb8e9f09628b7194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