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蘋果九月初的那場發布會,在發布完 iPhone 14 和 Apple Watch 這倆系列后,就直接結束了。
整場發布會,對隔壁的 iPad 和 Mac 系列更是只字不提。
這好嗎,這不好。
但這意味著什么,我想也不用機哥多說。
蘋果這波操作,擺明就是把 " 還有一場發布會等著你呦 ~" 這幾個字,寫在臉上了。
至于這第二場發布會嘛 ...
諸多消息都指明,就是這個月了。

辣么,這第二場發布會,又會有啥新東東捏?
首先,就是大家期待已久的 iPad Pro 啦。
iPad Pro
嘿嘿,別急,機哥知道大家最想知道的是啥。
這又香又強的 M2,多是一件美事呀 ~

那這船新版本的 iPad Pro,有沒有可能喝一口 M2 的雞湯呢?
最近,越來越多的爆料都證明。
M2 的這波車,iPad Pro 2022 是上定了。

和上代 M1 處理器相比呢,M2 的 CPU 性能提升了 18%,GPU 性能提升 35%。
這些大家應該都挺熟的,機哥也就不再贅述了。
總之,還是性能強得離譜,還是地表最強移動端處理器。

但比起性能的提升,機哥更關心的,還是功耗和散熱問題。
畢竟,在極限性能壓榨情況下,M2 就連有風扇的 MacBook Pro 都壓不住。
更何況,iPad 既沒有風扇,也沒有散熱通道 ...

當然,機哥還是相信蘋果工程師們,會根據 iPad 的實際情況,調整好性能釋放的問題跶。
至于外觀方面。
高情商:傳承經典。
低情商:清理庫存。
自 2018 年啟用的直角邊框這一整體設計,不出意外的話,蘋果還會繼續延續個三五年。
無非是有點小修小補,比如前段時間爆料說,換個 4pin 的智能接觸點啥的。
但機哥還看到些小道消息說,蘋果又又又正在測試 iPad Pro玻璃后蓋的可行性。

為啥好端端的鋁合金后蓋就不用呢?
反應快的機友應該就想到了,這是在圖「無線充電」呀。
眾所周知哈,金屬與無線充電八字不合。
如果強行在金屬下安置無線充電線圈的話 ... 其實就相當于裝了個電磁爐。

當然,如果只是為了無線充電,這格局還是小了那么一丟丟。

機友們不要忘了,iPad 上的電池,可比手機的要多得多,隨隨便便就是六七千毫安時起步。
最大的 12.9 寸 iPad Pro,更是有塊 10448mAh 大電池加持。
四舍五入,就是個移動充電寶好伐?

有了無線充電線圈,不僅可以給 iPad Pro 提供新的充電姿勢,還能開啟反向無線充電,給 iPhone、AirPods 啥的應急續命。
這點,其實早在去年蘋果就有相關的專利披露。
專利里說,不僅僅是 iPad 可以反向充電,就連 Mac 也可以反向給 iPhone 這些移動設備充電。
好家伙,格局拉滿了屬于是。

只是充電功率就別想太好了,按機哥這么些年對蘋果的了解——祖傳 5W 保平安,大家知足吧。
不過,還有個細節。
當年,同樣機模的 iPhone 7(鋁合金后蓋)升級成 iPhone 8(玻璃后蓋)時,重量徒增了 10g。

So,這也不難推斷。
如果蘋果真的搭載玻璃后蓋的 iPad Pro,大家除了要關注易碎、劃痕外,重量也是一個感人的點了。
iPad 10
然后,咱們再來說說 iPad。
機哥知道,很多人都會對數字系列的 iPad 頗有微詞。
槽點,無非就是亙古不變的外觀、落后一代的 A 系處理器,以及讓人很難 " 真香 " 的 2K 元價位。

但又不得不承認。
iPad 數字系列,作為蘋果全家桶生態里的最低門檻,它存在的意義,就是盡可能去搶占安卓平板的飯碗。
所以,審視的角度,應該是和同價位,甚至是千元檔的各類安卓平板來進行對比,而不是和自家的 Air、Pro 相比。
從這角度看的話,iPad 數字系列,確實是同價位里最優先的選擇了。
只是,就 IDC 最近公布的 2022 年第二季度平板銷量數據來看。
雖然在第二季度里,iPad 還是拿下了全球第一的銷量,份額占 31%。但銷量同比去年,卻減少了 300 多萬部。

在整個平板電腦市場都疲軟之際,蘋果也急需要一款極有競爭力的產品,來打破僵局,繼續擴張市場。
而最好的,也是百試百靈的法子,就是換外觀。
據爆料顯示,今年的 iPad 10,終于要拋棄沿用 10 年之久的圓潤外觀,加入直角邊框大家庭啦。

外觀變了,但屏幕尺寸沒變,依舊是 10.5 英寸。
這個尺寸呢,既有著足以媲美大屏的觀感,又不會像 mini 那樣小巧拘謹。
屬于是可前可后,非常甜點的大小,繼續保持就好。

只是,更換為直角邊框后又會帶來個新的問題。
就爆料圖來看,它后置鏡頭,將會不可避免地凸起 ...
好家伙,提前預定 " 蹺蹺板 " 了。

總之,iPad 的外觀終于變了,但與Type-C的加入相比,機哥 jio 得后者意義反而會更大一些。
就是不知道,明年的 iPhone 15,有沒有可能也加入 Type-C 大軍呢。
畢竟,一家人整整齊齊才是真呀 ~

哦對了,說到一家人,怎么能少得了蘋果的親兒子 Mac 呢 ~
Mac 系列
既然桌面端的處理器 M2,都要下放到 iPad Pro 上了,那本就屬于桌面端的 Mac 又怎能少這份熱鬧捏。
早在今年 4 月,隨 Studio Display 發布后,就有開發者在內置固件中,發現了一個新款 Mac mini 的支持文件。
它不是 M1 的 Mac mini,而是 M2 的。

在剛剛出貨的 Studio Display 固件當中,發現了一個未知的機型——新款 Mac mini(Macmini 10,1)。我覺得是 M2 版的,不是 M1 Pro 版的。
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蘋果在后來的 WWDC 上,只發布了搭載 M2 的 MacBook Pro 和 Air,只字未提 Mac mini 這個小別致。
不過,再遲也不會遲過吃晚飯。
爆料顯示,這個月,蘋果會正式發布搭載 M2 的 Mac mini。

至于更快更強的真 · Pro,14 寸 /16 寸的 MacBook Pro 呢,也將例行升級至 M2 Pro 和 M2 Max 處理器。
只是考慮到 3nm 工藝才剛開始量產 ...
蘋果這波能不能上車,還是非常懸的。

如果沒上車成功,那今年,我們只能看蘋果怎么在 5nm 上,繼續耍大刀擠牙膏了。

哦對了。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得,在年初發布 M1 Ultra 的那場發布會上。
蘋果硬件工程副總裁 John Ternus,在最后提了一嘴 Mac Pro,然后留下一句:But that is for another day.(改日再談)

哪知這個 " 改日 ",竟然轉眼就是半年。
距離蘋果遷移 ARM 的兩年之約,如今就只剩下 2 個月了。
所以 Mac Pro,再不來,也得來了。
前段時間有透露說,終極版 MacPro,不是采用 M2 Max 也不是采用 M2 Ultra,而是采用 M2 Extreme 處理器。

至于是兩塊 Ultra 拼接而成,還是四塊,機哥覺得都不重要。
畢竟,這并不是咱們這些月薪 3K 的人,應該考慮的事情。

反正,機哥對蘋果 10 月的新機們總結就是:
例行升級,換湯不換藥
畢竟,今年蘋果因為趕不上 3nm 工藝,就已經有了些擺爛的兆頭。
這點,從前段時間那 " 毫無誠意 " 的 A16 上,就能窺探一二。
而所有的大招,似乎都指向了明年,將和成熟的 3nm 一同前來。
就比如,新的 Mac、新的 HomePod,以及鴿了多年的 VR 眼鏡。

又或者,是堆料更極致的機皇 iPhone 15 Ultra。

以及全面下放的靈動島。

還有遲遲到來的 Type-C。

所以,就連爆料達人 Gurman 都覺得,蘋果這次壓根就沒打算開發布會,而是計劃通過新聞稿的形式,在官網直接上架這些新機。

但我認為,蘋果更有可能會通過新聞稿發布的形式,直接發布 2022 年剩余未發布的產品。
畢竟,一點牙膏都不擠的新機,蘋果哪好意思還開場發布會啊。
又不是英特爾 ...
、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39ade28e9f09780a39f8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