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從蘋果出來的前高管,都很敢說話。
像蘋果的聯合創始人沃茲尼亞克(Wozniak),就靠批評蘋果成了網紅。

雖然早早離職,但從 iPhone 初代發售開始,沃茲尼亞克就是忠實蘋果手機用戶。
甚至對每人限購 2 臺的規定略有微詞。
因為他想讓 3 個孩子都用上 iPhone。

不過從 iPhone 5 開始,沃茲尼亞克就開始展現出「果黑」的特性。

因為相比同期的安卓手機,iPhone 5 真的太小了。
到了 iPhone 6,沃茲尼亞克甚至直接吐槽:
「早就該做大屏了。」

后面 iPhone 7 取消耳機接口、iPhone X 全面屏手勢操作復雜、相鄰兩代 iPhone 變化小等槽點,都逃不過沃茲尼亞克的毒舌。

除了沃茲尼亞克,iPod 之父托尼 · 法戴爾(Tony Fadell)也是非常放飛。

前兩天,法戴爾在評論歐盟法案要求 iPhone 使用 Type-C 接口時提到:
「歐盟是在強迫蘋果做正確的事,雖然有點晚。」

關于歐盟通過法案,強迫 iPhone 放棄 lightning 接口的事,估計大伙都有聽過。
今年早些時候, 歐盟委就達成了一項臨時協議,2024 年起所有智能手機都得使用 Type-C 接口。

到了 10 月 4 日,歐洲議會正式批準了這項協議。
具體規則就是,到 2024 年底,所有在歐盟銷售的手機、平板、相機等,都得配備 Type-C 接口。
到 2026 年春,協議范圍還會擴展到筆記本電腦。
這項協議更是以 602 票贊成、13 票反對、8 票棄權的大比分通過。
看來大伙對雜亂的接口積怨已久。

這項規定出來沒多久,就傳出蘋果所有產品都在明年結束前全部換成 Type-C 的消息。
知名分析師郭明錤表示,蘋果已經開始在 iPhone 上測試 Type-C 接口。
明年春季像 AirPods、Magic Mouse 等這類配件,會轉用 C 口。
至于手機上的 C 口,則要等到秋季的 iPhone 15 系列才能看見。

蘋果遲遲不肯換上 Type-C,原因其實很簡單。
就是想靠 MFi 認證撈錢。
2012 年 Lightning 接口亮相,這在當時確實是一個相對先進的方案。

但畢竟是蘋果的獨門標準,普通配件想要正常接入 lightning 則需要通過 MFi 認證。

而且想通過 MFi 認證一點也不簡單。
首先產品得經過嚴苛的審核,通過率僅有 2%~3%。
然后到了最關鍵的一步:給蘋果付費。

江湖傳聞每顆 MFi 芯片是 3 美金(約合人民幣 21 元)。
這也是帶 MFi 認證的數據線,比一般數據線貴的原因。
法戴爾在和網友的互動中也承認,自己是 MFi 的推動者之一。
但如今的他認為,蘋果長期止步在 lightning 接口的行為,其實是在濫用市場地位。

說人話,其實就是壟斷。
當然,盡管目前看來蘋果應該會在 iPhone 15 系列上全線使用 C 口,但也不排除果子會搞小動作。

例如推出歐盟特供版的 C 口 iPhone 15,或者拖到最后一刻的 iPhone 16 才轉用 C 口等等。
畢竟 MFi 這筆錢錢,對蘋果來講真的太好賺了。
到嘴的鴨子飛了,應該不好受吧?

只能希望到時蘋果老實點,別玩這些旁門左道吧。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42e6fbb15ec0386656e9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