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則小品的過度解讀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第二季第二期,有一則名叫《代號大本鐘》的小品。
初看,意猶未盡,總覺得喜劇表層下藏著些什么;
二刷,便確信,這是一則諷刺喜劇;
再刷,作者的深意,猶如撥云見日、水落石出。

1944 年,二戰進入尾聲;
法西斯大勢已去,戰場上節節敗退;
盟軍暗藏地下的情報機構,也屢獲奇功。
米歇爾(灰色軍服)就是英軍楔入納粹心臟的一顆棋子,代號「大本鐘」的他,眼看勝利在望卻無抽身退路,決意以身殉國。

然而,由于情報科長漢斯(黑色軍服)的智商過于感人,讓事情發生了轉機。

劇情的主線就是貓鼠游戲——
漢斯的任務是揪出「大本鐘」,而米歇爾則盡可能地隱藏身份。
事實上,米歇爾無需刻意隱藏。
光憑漢斯漿糊一般的腦回路和自以為精明排除法,就把自己繞進了邏輯的迷宮中再也走不出來。
最后,漢斯得出結論:大本鐘,就是他自己。

這個喜劇的效果也因此而來:所有觀眾都知道謎底就在眼前,但漢斯總是一次次錯過顯而易見的正確答案。
通常情況下,「抓內鬼」劇情的結局,是正義方的臥底金蟬脫殼,邪惡方的首腦抱憾而終。
然而,《代號大本鐘》的結局卻 180° 調轉——
米歇爾被射殺,而漢斯不僅活了下來并成功洗白橫跳到了盟軍一方。
如果把這則小品當做短片來看,這樣的結局恐怕很難過審。
要不是漢斯的傻 X 人設,即代表著壞人活了下來,這是典型的歷史虛無主義啊 ~
漢斯傻嗎?
至少從他粗糙的邏輯思維來看,真算不上聰明;
米歇爾厲害嗎?
至少從他屢屢成功傳遞情報來看,他的能力一定不俗,而一個能力不俗的特工,一定兼具沉著、機敏、勇敢、聰明等多種品格。
那么,問題就成了:
為什么在一出沒有邏輯硬傷的故事里,正義的干將會被邪惡的傻子殺死?
僅僅是因為荒誕嗎?
解開這個問題,便讀懂了《代號大本鐘》的高明之處。
嚴正聲明,以下解讀純屬個人理解,與創作者無關,因為在謝幕環節,評委問創作者土豆,漢斯上校怎么回事?
土豆想都沒想,嗯,他就是單純的傻。



嗯,大家要噴,噴我好了。
隨后土豆又補了一句:諜戰電視劇《潛伏》里,老狐貍吳敬中一定知道余則成就是臥底。


直到這里,潛藏在喜劇表層之下的諷刺開始浮現,我才確信沒有過度解讀。
因為《潛伏》最后一幕,便是余則成在吳敬中綿里藏針的脅迫下,與翠屏、與大陸、與信仰做出了決絕。
這也是一個親者痛仇者快的悲傷結局。
如果說《潛伏》批判的是國民黨高官的貪腐和機關的內耗,那么《代號大本鐘》則諷刺的是無處不在的權力依附和陰魂不散的辦公室政治。
漢斯之所以始終將米歇爾「排除」在外,原因只有一個:
米歇爾是元首派來的。



如果米歇爾是間諜,屢次傳遞情報導致前線失手,那這個鍋的源頭,最終會指向元首。
而元首是不會錯的。
即便錯了,那也要假裝不知道,不僅任由它錯下去,還要給錯誤一個足夠合情合理合法的解釋。
對權力頂峰絕對崇拜和恐懼的環境,孵化了絕對服從的下屬:希特勒殺害幾百萬猶太人都易如反掌,何況處死一個小小的情報科長。
米歇爾央求漢斯 " 懷疑懷疑我 ";
但作為調查者的漢斯主動為嫌疑人洗脫嫌疑,底層邏輯,也是對權力的攀附——
頓頓吃炸魚薯條、逢人聊天氣、出門帶雨傘,這些全世界周知的英國人行為特征,漢斯卻以 " 丘吉爾不會派這么明顯的間諜 " 來為米歇爾開脫。



在漢斯認知里,希特勒、丘吉爾、羅斯福、斯大林這類人物,是不會犯錯誤的,因此他有宗教般的虔誠。
具備如此尖銳的觀察力和一眼洞悉關系鏈條最頂端能力的人,會是個傻子嗎?
在等級森嚴的權力結構中,尤其是在看不見硝煙的情報戰場,能當上掌握生殺大權的情報處處長,僅憑一時的運氣,大概率是不會發生的。
回想吳敬中老奸巨猾,眼看大勢已去,極盡一切可能吃拿卡要、大肆斂財。而這里的漢斯,未嘗不是另一個玩弄辦公室權術的吳敬中。

在這個故事中,編劇在第一幕便交代,大本鐘必死。
果不其然,他死于倒數第二幕。
雖然終有一死,但從自盡、到被漢斯射殺,事件的性質已經發生了 180° 轉變。
前者,是慷慨許國的英雄;
后者,是死不瞑目的炮灰。

由于盟軍聯絡依靠的是摩斯密碼,這也代表著無法根據音容笑貌對上號,只要完成上級指派的任務,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大本鐘,哪怕是一條狗。
就這樣,漢斯頂替了米歇爾的身份,成為了大本鐘。
"1917 年加入憲兵隊,潛伏 27 年未被發現 "
" 故國三千里,代號大本鐘 "
隨著這句鏗鏘有力的臺詞,漢斯從一個侵略者,轉換成了抵抗者,從不義到正義,短短兩個鏡頭,實現身份的洗白。


這樣的橋段我們在《無恥混蛋》和《冒牌上尉》中都看到過,可不同的是,這個故事中橫跳的人,全然沒有前作中的機警和算計。
自始至終,漢斯只做了一件事:裝傻。
這反轉、這智商、這隨機應變,能是一個傻子想出來的?
所謂大巧若拙,說的就是漢斯吧。
實際上,我們也能看出漢斯「裝傻」的蛛絲馬跡。
漢斯前后共有兩次「姬無命」式發問:難道我是大本鐘?
第一次,是帶有試探性地裝傻充愣,以便真正的大本鐘放松警惕,米歇爾此時已經有了掏槍動作;

第二次,語氣中帶了篤定,借他人之口,證實自己的身份。

在不到 20 分鐘的小品中,為什么要重復同一個信息點?
張麻子說,沒有你,對我很重要。
眼看大勢已去,戰敗國的陰影籠罩心頭,漢斯這時的心理活動則是:誰是大本鐘不重要,大本鐘活著,對他很重要。
《代號大本鐘》僅用短短 20 分鐘,并且還是輕松詼諧的方式,就說透了諜戰劇中個體宿命與時代浪潮的主題。
這個故事對我們打工人有什么啟發?
第一、永遠不要低估看似木訥的上司,很多時候,他都是藏而不露;
第二、戰爭年代、亂世之下,做一個啥都明白的傻子也未嘗不可,畢竟小命最重要。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4676d88e9f095f606515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