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學家利用 " 中國天眼 "FAST
對致密星系群 " 斯蒂芬五重星系 "
及周圍天區的氫原子氣體進行了成像觀測
發現了 1 個尺度大約為
2 百萬光年的巨大原子氣體結構
尺度比銀河系大 20 倍
這是迄今為止在宇宙中探測到的
最大的原子氣體結構

" 中國天眼 " 探測到的 " 斯蒂芬五重星系 " 周圍天區的原子氣體分布
圖源:國家天文臺
看到這一成果
網友們紛紛表示 ↓

不過,最下面一條評論
是不是也戳中了你的想法?
這個成果到底是干啥的呢?
往下看 ↓↓
什么是 " 斯蒂芬五重星系 "?
斯蒂芬五重奏星系是一個位于飛馬座的星系群。于 1877 年由法國天文學家 E · 斯蒂芬發現,也是有史以來發現的第一個致密星系群。

詹姆斯 · 韋布空間望遠鏡拍攝的 " 斯蒂芬五重星系 "
圖源:NASA
雖然根據圖片來看,它是由五個星系構成,但實際上真正接近的只有其中四個,它們在引力的相互作用下,正在合并,并終將融為一體。
位于圖像最左側的是前景星系 NGC7320,距離地球約 4000 萬光年,另外四個星系則分別是 NGC7317、NGC7318A、NGC7318B 和 NGC7319,遠在 2.9 億光年之外。
這張斯蒂芬五重星系的 " 證件照 " 也是韋布望遠鏡目前為止拍下的最大圖像,全圖超過 1.5 億像素,由近 1000 個獨立圖像文件構成。照片中還包含著銀河系內的恒星以及更遠的百億光年外的星系。

詹姆斯 · 韋布空間望遠鏡
圖源:NASA
發現了原子氣體結構能做什么?
宇宙中所有天體的起源都離不開原子氣體。例如星系主要的演化過程就是不斷從宇宙空間吸收原子氣體,然后將其轉化為恒星的過程。因此,觀測宇宙中的氣體是天體物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
這項發現也對研究星系及其氣體在宇宙中的演化提出了挑戰,因為現有理論很難解釋為什么在如此漫長的時間里,這些稀薄的原子氣體仍沒有被宇宙空間中的紫外背景輻射電離。
而這也預示著宇宙中可能存在更多這樣大尺度的低密度原子氣體結構。
" 中國天眼 " 成就滿滿!
" 中國天眼 "FAST
是當今世界上口徑最大、靈敏度最高的
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截至今年 7 月
它共觀測發現超過 660 顆脈沖星
這個數量是同一時期
國際上所有射電望遠鏡
發現脈沖星總數的 5 倍以上

中國天眼
圖源:網絡
同時,它還幫助科學家們
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科學成果
比如在觀測快速射電暴方面
FAST 清晰地測到了電磁波偏轉角的變化
依靠它
我國探測宇宙天體的能力拓展到了 137 億年前
在射電天文領域
我國已從落后,發展為領先世界 20 年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514af88e9f0906ae1e1e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