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
內娛本月評分最高的真人秀。
竟然來自口紅一哥。
月初,由李佳琦主導的真人秀《所有女生的 offer2》上線播出。
在幾乎零宣傳,零明星助陣的情況下。
節目竟力壓《喜劇大賽 2》《我們的歌 4》,斬獲豆瓣 8.5 逆天高分。

首期播放量突破 398 萬,彈幕多達 5.3 萬。

原本以為,這只是雙十一滋生出來的種草節目。
沒想到,它完全顛覆了扒叔的想象。
首先,節目沒有煩人廣告,觀感流暢絲滑。
其次,每一期都言之有物。
而且它不只有知識科普,還加入了大量談判技巧、爆品情況、定價策略、品牌價值理念和發展瓶頸等內容。
通過這些內容,你可以看到 ↓
國際大牌與國貨的側重點有何不同?
國貨是否有技術壁壘?面臨哪些困境?
在目前大環境下,品牌們的價格底線在哪里?
以及,李佳琦是怎么跟品牌對決,又給消費者爭取到了什么福利機制?



接下來,切入正片。
先從節目形式說起。
它的形式是這樣,每期來 5-6 家美妝 / 護膚品牌代表,跟李佳琦和助理旺旺 battle 雙十一優惠機制。
品牌大致分為兩類:
國際品牌嬌蘭、雅詩蘭黛、修麗可、倩碧、玫珂菲、MAC、黛珂、馥蕾詩等。
國貨珀萊雅、薇諾娜、相宜本草、花西子、夸迪、逐本等。



觀眾很少有機會,能在一檔節目中,看到這些大牌代表集體出動。
當他們齊坐一堂,能很明顯看到國際品牌和國貨品牌在精神面貌上的差異。
國際品牌因為有長久的發展和積淀,且背靠大樹好乘涼,他們整體看上去是自信甚至張揚的。
而國貨品牌由于發展時間較短,整體看上去還是比較謙遜溫和。


有意思的是。
在國際品牌門類里,許多都出自同一個娘家。
比如,嬌蘭、馥蕾詩、玫珂菲隸屬于 LVMH 集團;雅詩蘭黛、倩碧、MAC 隸屬于雅詩蘭黛集團。
品牌之間的定價、功能、受眾均不相同,看上去仿佛不爭不搶、其樂融融。
但真的會因為出自同一個集團,就親如兄弟姐妹嗎?
未必。
比如,第一期提到優惠機制的時候,就有人說 " 你們嬌蘭怎么會輸給 fresh?" 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集團內部之間,誰是當紅辣子雞?誰是過氣網紅?都可以從這些代表的微表情里,得到答案。

不要小看精神面貌這件事。
張揚意味著強勢、胸有成竹,那么他們可能不會給到太多優惠。
謙遜意味著學習和傾聽,他們更想來這里交流溝通,聽取意見。
但無論是國際品牌還是國貨,他們來到《offer2》,都會做出統一的表情。
那就是大驚失色。



因為,李佳琦是真的魔鬼談判。
他的策略通常是,在買一贈一基礎上,再送正裝或小樣。
而且贈品不能胡亂塞一堆,必須要在功能和使用感上,與主品有延續性。
他要讓女生們在價格和體量上感到切實優惠。
比如,談希思黎全能乳液的時候。
李佳琦發現贈品太少了,而且只是花水小樣。他索性直接開口,要把小樣換成正裝。

再比如,談黛珂白檀水乳的時候。
同樣基于性價比考量,他提出把小紫瓶贈品換成正裝,并且再附贈一瓶正裝面霜。

談韓束藍銅套裝的時候。
李佳琦給出的條件是,在一套水乳的基礎上送膠原精華、眼膜。
然后再把贈品里的玻尿酸水乳,換成性價比更高的聚時光水乳。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
品牌每年給出的優惠信息非常多,在各種機制下看似省了錢,但最后一算甚至比去年大促貴了不少。
李佳琦也遇到了這樣的營銷障眼法。
確切說,節目里至少有 2 個品牌方有變相漲價的貓膩,這些手段都被李佳琦直接拆穿。
撕掉不真誠的外殼后,再給出他心水的機制條件。

在這種談判下,基本每個品牌,都會答應 1-2 個非常優惠的機制。
但他也碰過壁。
3CE 和 MAC 就是最難啃的兩個硬骨頭。
得益于產品質量和市場占有率,他們幾乎寸步不讓、針鋒相對。
比如,3CE 在談一個眼影盤的時候,最終只答應賣 2 盤參加津貼。
無論李佳琦怎么說,對方要么面帶微笑拒絕,要么索要更多的宣推條件,然后說自己沒有套路只有誠意。
談判現場,一度陷入僵持不下的情況,氣氛十分尷尬。

MAC 也非常硬氣。
在價格優惠和贈送小樣的機制上,幾乎沒有談判空間。

在談一款彩妝禮盒的時候。
MAC 最后給到的 offer,也只是把價格從 629 變成了 599 而已。

看到這里,你也許會發現一個真相。
這個節目看似是李佳琦不停逼逼叨砍價。
實際上,品牌在談判過程中,是非常容易拉好感的。
啥意思呢?
拿馥蕾詩舉例,它的炸裂單品并不多,在節目中不占優勢。
但品牌代表 ERIC,愣是憑借真誠態度和舒服談吐,狠狠拉了一波好感,讓數百萬觀眾重新看到了這個品牌,決定買來嘗試。
那么相反之下,如果品牌可替代性強,談判又強硬的話,就會非常下頭。

除了談判內容足夠精彩外。
這檔節目還有一個看點。
那就是力撐國貨。
扒叔前面有提到,節目中出現的國貨有珀萊雅、薇諾娜、米蓓爾、自然堂、相宜本草、花西子、夸迪、逐本等。
他專門做了一期國貨場,來集中介紹國貨的優惠機制和產品情況。
像珀萊雅、薇諾娜這種既有研發實力又有宣推預算的品牌,李佳琦更傾向于介紹爆品和爭取優惠。
但像一些出圈困難或者遇到發展瓶頸的國貨,他會站在對方的痛點上,給予長遠發展的中肯意見。

拿相宜本草舉例。
品牌今年是帶著凍干面膜來的,但李佳琦更想賣紅景天精華。
在他看來,這款精華研發實力很強,而且擁有美白特征,是國貨少有的實力美白選手。
但因為相宜本草的宣推策略過于保守,導致產品無人問津,掛直播間也賣不動。
出于對國貨的信任感,李佳琦在不過分打壓 offer 的基礎上,執意要推它。
就是想讓實力國貨,被更多消費者看到。

還有一個國貨的談判過程,讓扒叔很感動。
就是韓束。
這個牌子創立 20 年了,但出圈單品屈指可數,處于徘徊在遺忘邊緣的狀態。
李佳琦隱晦地表示,韓束這幾年的經營策略很有問題。
產品沒有成套系,也沒有強研發的硬實力成分,只有低價和無數贈品。
包括這次雙十一的選品策略也有問題。
這些問題最終都會反噬品牌價值,縮短品牌壽命。

這個時候,他會化身品牌顧問,從市場角度給出建議。
比如,他建議韓束把藍銅肽水乳當做接下來主推的產品,先把行業里的位置立起來。
然后將兩套水乳在大促中的定位分開,一套用來出圈,一套用來保生意。
這樣韓束在今年的大促中,才能保證有增量。


推廣國貨,是這檔節目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李佳琦自己也說了。
第一,國貨實力很強。
第二,他想傳遞出咱們自己的國貨精神和文化自信。
雖然國貨起步慢,但進步快、肯鉆研,學習能力強,目前已經在國內撐起了彩妝護膚圈的半壁江山。
扒叔覺得,大力推廣國貨也體現出李佳琦身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節目一共 8 期。
大致亮點,扒叔已經提煉分析完畢。
其實,看到最后你會發現。
李佳琦早就不是金牌銷售這么簡單。
他可以一邊跟研發師談成分,一邊跟銷售經理談機制,一邊再跟 PR 經理談品牌價值。
如此龐大的信息量,證明他有驚人的學習能力和商業頭腦。
說白了,他在節目中看似是銷售在砍價,實則是公司老板在談市場見聞和發展理念。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節目內容才足夠扎實,每一期都言之有物。
從談判過程可以看出,李佳琦非常強勢。
因為足夠強勢,所以他要自己主導這檔節目,不想被劇本操控。
也因為強勢,他好幾次與品牌方硬碰硬,貢獻了張力十足的看點。
難能可貴的是,他在強勢的同時,還能保持清醒且自知。
無論遇到如何強硬的品牌,他最后都會清醒回到自己的市場定位——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溝通橋梁。
扒叔也希望,這份清醒且自知,永遠不要變。
永遠給所有女生最好的 offer。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57a4008e9f093e9e3f0c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