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8 日,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在 Twitter 上指出,最新調查顯示,蘋果 iPhone 15 的兩款高端機型,其音量鍵和電源鍵可能會采用不可按壓的設計,以取代機械式物理按鍵,按鍵內部將會配備 Taptic Engines 震動馬達提供物理反饋,讓用戶產生 " 按下去 " 的錯覺。

(圖片來自 Twitter)
郭明錤還補充到,由于全新的虛擬按鍵設計,每臺 iPhone 所使用的震動馬達數量從原來的 1 個增加到 3 個。因此,Taptic Engine 供應商立訊精密和瑞聲科技將會是最大的受益者。此外,蘋果這一舉動也會讓 Android 廠商跟隨,用來創造新的賣點,這對手機震動馬達行業無疑是利好。
樂觀的話,我們有機會在明年的 iPhone 15 Pro/Pro Max/Ultra 上看到這項全新的技術。考慮到產品的差異化和噱頭點,iPhone 15/Max 則保持原樣,繼續使用物理按鍵。

(圖片來自雷科技)
從可行性的角度上來看,不可按壓式的虛擬按鍵很容易實現,只需要在原有按鍵的位置增加一個類似 3D Touch 的壓感層,就可以成為虛擬按鍵。安卓廠商這邊,vivo 和魅族都在自己的無孔概念手機中提出過這一概念,但只有 vivo 的 NEX 3 是真正把虛擬按鍵技術帶到消費者面前。
小雷體驗過 NEX 3 的虛擬按鍵,手感確實不錯,邊框基本融為一體,沒有物理按鍵突出的段落感,同時也直接解決了按鍵松垮的問題。按下之后還會伴隨著 X 軸馬達的震動,新鮮感還是很足的。

(圖片來自 vivo 官方)
虛擬按鍵唯一的不足之處在于需要點時間適應,盲操的錯誤率有點高,而且握持的時候比較容易誤觸。所以,后續的旗艦基本沒有再使用虛擬按壓了。
但如果是為了兩個虛擬按鍵多增加兩個震動馬達,小雷認為就不太現實了,蘋果的 Taptic Engine 體積巨大,比安卓旗艦的都要大得多,一個都占用了 iPhone 許多空間,更別提塞下三個。iPhone 只靠一個馬達進行物理反饋基本就夠了,而且按鍵這種本來操作頻次就不高,完全沒必要做得這么極致。

(圖片來自蘋果)
無孔化是蘋果 iPhone 必然的發展路線,今年取消了 SIM 卡槽,明年進一步取消物理按鍵,直到把充電接口也淘汰掉,這樣還有利于加強機身防水性能。小雷希望蘋果這次改動能做好一點,別像靈動島那樣做個半成品出來就好。
(封面圖來自蘋果)
原文地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5bb21db15ec0139e4dc6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