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中國科學院
嫦娥從月球帶回來的土里都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嫦娥樣品揭示月球演化新證據(jù)嫦娥五號探測器帶回的月球樣品顯示月球在20億年前仍有活動,刷新了人們對月
媲美“中國天眼” 這個望遠鏡能看到外星文明嗎?
不久前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的奇臺射電望遠鏡正式奠基開工奇臺射電望遠鏡項目效果示意圖來源:新疆天文臺建
中國天眼FAST發(fā)現(xiàn)宇宙中最大原子氣體結構 比銀河系大20倍
品玩10月20日訊,據(jù)人民網(wǎng)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徐聰研究員領導的國際團隊,利
給牛仔褲染色的過程,跟做酸奶差不多……
正文共2484字,預計閱讀時間約為6分鐘作為必備單品,大家的衣櫥里是不是始終都有牛仔褲的一席之地?那
哈勃望遠鏡的先輩們,玩起了飛屋環(huán)游記
正文共4436字,預計閱讀時間約為12分鐘啥?望遠鏡還能坐氣球上天?是《飛屋環(huán)游記》更新了嗎?你怕不
火星烏托邦,曾經(jīng)有水?
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火星任務攜帶的火星車“祝融號”登陸,正式開啟了對這顆紅色星球的地面
4篇nature,5條魚,“從魚到人”探源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正文共4372字,預計閱讀時間約為12分鐘“如果沒有頜,生命將不可想象;沒有它,巨大的噬人鯊、兇殘的
火星任務新成果:“祝融號”揭秘淺表結構
9月26日,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火星研究團隊通報天問一號火星探測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表明,“
空調(diào)制冷開到26攝氏度最省電……秋風起,這些謠言也該降降溫了
◎本報記者陳曦剛剛過去的8月,酷暑難熬,許多人被高溫折磨得苦不堪言,每天靠躲在空調(diào)房里“續(xù)命”。不過
《科學》重磅!40條染色體變成38條,小鼠依然能正常生存
圖片來源:Pixabay最近,中國科學家在實驗中實現(xiàn)了哺乳動物在自然環(huán)境中,經(jīng)過100萬年才會自然出
詳解!“力箭一號”到底“牛”在哪兒?
7月27日12時12分,由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力學所)抓總、中科宇航公司參與研制的“力箭一
一箭六星!我國迄今運載能力最大的固體運載火箭“力箭一號”首飛成功
2022年7月27日12時12分,由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力學所”)抓總研制的“力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