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成都Big榜(ID:chengdubigbang),編輯:吹風,原文標題:《大源籃球場,撿瓶子都能發財的地方》,頭圖來自:成都Big榜
遠看,一排一列,若無其事地背著手,像在排隊領超市的雞蛋。

往前走兩步,以為是在看壩壩電影,播放的可能是《戰狼》。

里三層外三層的圍觀,小燕子當年斗雞的場面都沒有如此熱鬧。

立前站后,每一個人都摩肩接踵,有一個空位就見縫插針,盤腿往地上一坐,或者干脆登高望遠,踩在共享單車上。
上一次見到這么多人,在東安湖銀沙灘,但大源籃球場的密度,更高。

大源籃球場,成都直男含量較高的地方,也是撿瓶子的勝地。
突然就紅遍了朋友圈,隔三差五都有人去湊熱鬧,每一個視頻打開都是人頭攢動,以為老家辦喜事,村里的人都聞風趕來。
反正就是人多到像烏鴉在開會,連廣場舞的嬢嬢都不敢喊他們讓開。

一
從大源地鐵站C口出來,就能感受到汗流浹背的熱鬧,一陣一陣的歡呼聲,就會把你帶入后操場,一看已經人滿為患。
籃球場就是一個正常的籃球場,如果不是看的人多,也沒那么多人看。

唯一的地勢優勢是,籃球場是一個洼地,被一圈的斜坡草坪圍起來,很像學校里的開放式操場,也給了足夠的觀賞區域。
早起的鳥兒會提前打卡,占據看臺的第一排,把腳吊在空中,為蚊子準備自助餐。

草坡的旁邊,也有一組臺階,像樓梯一樣,一層一層往上坐,但距離場地遠,基本上只能斜視,小孩看不見就會東奔西跑。
于是一位母親就會冒火,“你要么進去打,你要么坐下來”。

內場的位置,不要一千八,只是偶爾會被球砸,成為“幸運”觀眾,內場觀眾的心躍躍欲試,偶爾會突然來一個空氣投籃。
而一生要強的爸爸,也會抱著女兒在球場的邊緣進行一個打卡。

旁邊的滑板U形池也是渾然天成的看臺,就是門檻有點過高。
一個壯漢爬上去之后,也慫恿媳婦爬上去,“我穿的拖鞋”,我以為是委婉拒絕的意思,轉頭一看兩個人正在拔河。

從禿頂的中年大叔,到才放暑假的大學生,不管是藏龍臥虎籃球高手,還是看不懂球搖著蒲扇的嬢,這一刻都并肩而看。
熄了火的摩托車,買了菜不歸屋的輪椅,都是后援會的縮影。

而籃球場的中央,也早已架起了四個機位,陣仗大到像在打NBA,主持人拿著話筒維護秩序,一個廣場舞音箱播放音樂。
三十幾度的地面,小姐姐熱到不敢開腔,拿起紙飛飛一直扇風。

不僅是有三百六十度的直播機位,也有大源志愿者的吆喝與熱心。
因為人流量過大,籃球場一圈衍生了三個賣礦泉水的流動攤位,打球的人要喝,看球的人也渴,冰粉車看了也趕來分一杯羹。


六點鐘開始,打工人都是餓著肚子來的,本來只想看一眼,結果看了“億”眼。
坐在第一排啃面包的,抱著奶茶墊一下肚子的,一位一米九的兄弟提著外賣從人群中穿過,估計等會兒是要上場的選手。

不上場的兄弟悠閑自在,球場上風馳電掣,手機里的麻將則進行得如火如荼,時間計劃管理大師,手起球落,一個清一色關三家。
也有人一邊看現場,一邊在手機看現場直播,找一找鏡頭里的自己。

二
以前是取號吃飯,現在是取號打球,因為想上場的人比較多,于是形成了激烈的車輪戰,一組接一組的挑戰,贏的繼續留下。
有有備而來的球隊,也有臨時在現場吆喝組隊成功的限定團體。

因為人多,加上直播間的一萬八千人,可想這個壓力是有多大。
不敢說是灌籃高手,至少也是鉑金打野,沒有點功夫哪敢上去耀武揚威,主要是也沒有裁判,臺下觀眾的反應就是很真實。

混在人群中,可以聽到專業解說,至少一點術語是到位的。
但站在嬢嬢旁邊,一套成都語氣詞大全,“哦豁”,“嚯喲”,“哎呀”,過一會兒又為籃球配音,“咚”,“哐”,“咣”。

雖然觀眾多數時候會鴉雀無聲,但只要有一個空心三分球,全場就會歡呼鼓掌。
然后壓力又給到后一位號碼牌,換衣服的換衣服,拍球的拍球,工會組織的運動會都沒有如此努力,一擰衣服,水直往下流。

一個才放學的姑娘越看越不想走,伸著小手對整個球場指點江山。
外婆一直喊她走,“回去吃飯了”,她站得更靠前了,然一輛消防車駛過,“那邊著火了”,姑娘才又轉入另一個熱鬧中去。

指點江山的人多,時不時耳邊就會蹦出一句,“這個球我都能進”,但旁邊的兄弟會潑冷水,“我幫你取個號”,曬干了沉默。
過一會兒,說大話的人給自己找臺階,“如果xxx和我一起我就上了”。

因為過于用力,每一分都要力爭的態度,以至于上場的球員受傷的頻率也高。
直播間的人問主播為什么不打球,“打了,已經打脫臼了”,話音才落,場上又有人因為猛烈撞擊而倒下,圍觀的人更多了。

本來有點困的人突然也睜開了眼,很像大學課堂老師講起自己的八卦。
坐在我旁邊的母親趕快教育兒子,“男孩子不服輸,但要注意安全”,兒子問什么是骨折,母親的解釋也通俗易懂:“骨折就是零件壞了”。

男孩子意氣風發,偶爾也有小朋友上場過招,女籃球員是寶藏,男生的眼睛會變成熒光棒,男生不敢去搶女生的球,會被罵渣男。
一個男生舉起相機拍照,旁邊的兄弟問,“場上哪個是你女朋友”。

有沒有一種可能,大源籃球場也可以變成另一個成都相親角?
女生越多,場上打得越兇,打得越兇,就會有女生上前遞水,但評論區的對話是,“我們去物色一下?”,“感覺pang汗臭”。

路人走過會冒一句,“網紅景點嗎”,大源籃球場確實吸引了不少網紅打卡拍照。
鏡頭的另一邊,志愿者也在接受采訪,“在自媒體發了小視頻,被越來越多人知道”,這個地兒吸引的不止是周圍居民,甚至包括CBA的職業球員。

三
公園里的壩壩籃球場,確實比專業球場平易近人,不止不收門票,而且有一種看武林中人過招的刺激感,重點是可以看熱鬧。
氛圍不用多說,夏天的燈光球場,日落的草坪,光影與籃球碰撞,互不相識但志同道合的互相點頭示意,撲面而來的是充滿青春的荷爾蒙。

觀眾席中,有人搖著蒲扇席地而坐,或者帶著貓遛著狗陪伴在側,看熱了把小風扇打開吹一吹,也可以不顧形象往后一攤,不想回寢室既視感。



只是管理球場的大爺會一邊撿瓶子一邊朝著球場大喊一句,“再給你們十五分鐘”。
聽聞此聲,主播們關直播的關直播,并向粉絲們承諾“明天會給你們帶來更專業的解說”,有人則開始打掃衛生收拾板凳,社恐的人也在結束時沖上場投了一個三分球……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成都Big榜(ID:chengdubigbang),編輯:吹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