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 重量 888 公斤,運行在 720 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 …… 它是中國太陽物理學家自主提出的中國第一顆綜合性太陽探測專用衛星——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SO-S)。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衛星效果圖
7 月 11 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宣布,這顆空間科學衛星將于今年 10 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展開對太陽的探索之旅。同一天,"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 " 正式啟動征名,征集時間將持續到 7 月 24 日。
中國第一顆綜合性太陽探測專用衛星
太陽,是與我們關系最密切的一顆恒星,也是唯一一顆可以詳細研究的恒星。它為我們帶來了光明和溫暖,同時也對地球產生重大影響。
" 想飛上天,和太陽肩并肩 ……" 一句歌詞里的夢想照進了現實。全日面矢量磁像儀、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太陽硬 X 射線成像儀,"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 " 搭載 3 臺有效載荷,設計壽命大于 4 年,研制時間超過 5 年,它是中國太陽物理學家自主提出的中國第一顆綜合性太陽探測專用衛星。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 LOGO
現代快報記者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了解到,"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 " 由中科院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部署和研制,將于 2022 年 10 月發射,展開對太陽的探索之旅。
利用太陽活動第 25 周峰年的契機,"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 " 將對太陽上兩類最劇烈的爆發現象——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以及全日面矢量磁場開展同時觀測,研究 " 一磁兩暴 ",即太陽磁場、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的起源、相互作用和彼此關聯,也為災害性空間天氣預報提供支持。
主要科學目標:太陽磁場、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
太陽黑子、太陽耀斑、日冕物質拋射 …… 太陽具有豐富的現象,其中一些具有特別顯著的特征。
無論是黑子、太陽耀斑或日冕物質拋射,它們的根源都是太陽磁場。變化的太陽磁場不僅可以在光球層產生黑子,還能觸發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太陽磁場、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三者簡稱為 " 一磁兩暴 ",這也是 "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 " 衛星的主要科學目標。
盡管太陽距離地球平均達 1.5 億公里,但一旦太陽 " 發威 ",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產生的磁云會裹挾著大量帶電高能粒子,直奔地球而來,對地球環境,尤其是與現代生活息息相關的電磁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鑒于這些情況,持續地對太陽活動進行監測是非常有必要的。
據介紹,"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 " 衛星的三臺有效載荷,將用于測量太陽磁場,觀測日冕物質拋射和太陽耀斑。該衛星成功發射后,將詳細記錄第 25 個太陽活動周的 " 太陽風暴 "。
衛星入軌后,每天將產生大約 500GB 的探測數據。衛星全部科學數據和分析軟件將面向全球用戶開放共享,共同實現 "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 " 衛星科學目標。屆時,圍繞該衛星觀測結果的研究將成為國際熱點,科學家在研究 " 一磁兩暴 " 自然規律的同時,也會及時預報太陽爆發對人類的影響,造福全人類。
啟動征名,最終名稱作者可親眼見證發射
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等單位邀請廣大公眾,為即將發射的 "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 " 起一個中文昵稱,延續中國人為衛星命名的詩意和浪漫,傳承人類的科學探索精神和人文情懷。

△征名海報
活動征集時間為 2022 年 7 月 11 日至 24 日。需要注意的是,所取名稱需避免與已有衛星名稱重復,要高度貼合 "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 " 衛星的科學目標。文字簡練、便于記憶、易于傳播,并富有科學文化內涵,彰顯中國人的科學探索精神和文化自信。征名方案需包含不少于 15 個字,不多于 200 字的名稱釋義。

△掃描上方二維碼即可參與征名活動
入圍 10 個名稱的作者將獲得 "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 " 衛星首日封等定制文創產品。最終名稱作者將有機會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見證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發射,如因不可抗原因或其他特殊原因無法前往發射場,活動主辦方將為最終名稱作者提供參觀 "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 " 衛星科學應用系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的機會。
現代快報 + 記者 阿里亞 胡玉梅 儲希豪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供圖 紫臺提供的太陽衛星的宣傳片 編輯 陳海靜 )